日本的战国时代
日本战国时代
要了解一个名族,首先要了解其历史,日本民族也一样。
战国时代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时代,在这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中,许多的传奇人物纷纷登场,为解决天下事或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秦齐燕赵韩魏楚七雄并立,没有孙庞斗智、长平鏖战,没有合纵连横、苏张对峙,没有完璧归赵、渑池争锋,但是它展现出的魅力风采,却毫不亚于先秦,三国等时代。
日本的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义政时期的应仁之乱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纷乱及群雄割据的一段时期。
最终,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混战,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户幕府,1615年灭丰臣氏,正式统一全国。
在这个时代,以幕府将军(也称作征夷大将军)和幕府分封在各地的守护职威信下滑,原本辅佐守护的守护代、各地土豪、甚至平民崛起成为大名。
各地大名进而称霸一方,甚至于成为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都成为可能。
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铁炮)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
到了战国中、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
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各国诸侯逐渐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改采以现金雇用武士为其作战。
同时,早期各诸侯的国人土豪联合体制也逐渐转型成集权独裁的军国政体。
于是大规模的会战成为常态,统一的新幕府也自战火中历练诞生。
安土桃山时代应该是从公元1560年信长在桶峡间讨死今川开始,直至1612年德川家康去世为止。
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结束了日本自从平安时代以来长达几百年的群雄割据局面,为一个稳定的日本社会贡献了力量(另外要注意的是,这个时代是日本武士阶级的一个畸形时代,虽然忠义还广为流传,但是整个时期充满了“下克上”的反叛,只有狡猾、坚忍、没良心的人才在这个时期存活下来了。
整个安土桃山时代,其实主要是3个人的时代,1、织田信长 2、丰臣秀吉 3、德川家康。
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时期的诸侯之一,一生传奇颇多。
在桶狭间合战中,他高唱“人间五十年,宛如梦幻,天下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后以四千兵马于热河神宫附近奇袭今川义元的二万五千军队,并砍下今川的首级。
他也是第一位在日本史上大量运用火器的领主,在长筱一站中,用铁栅栏后的三千铁枪击溃武田家号称无敌的一万五千骑兵。
织田与德川家康结成同盟,史称“清州同盟,"统一尾张、美浓后把主城从清州城移至美浓稻叶山城,并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城,取周文王凤鸣岐山,一统天下之意。
而后开始推行“天下布武"的策略,要以武力统一全国。
在灭掉越前朝仓氏、近江浅井氏并流放足利义昭(幕府),击败毛利水军之后,完全控制了中部。
正当义气飞扬的他准备攻打西部的毛利时,他的大将明智光秀,因憎恨信长斩首波多野家家主而迫使波多野家将杀了作为人质的光秀的母亲,也因为不堪信长的羞辱和猜忌,起义包围了他下宿的本能寺,信长不愿被擒,于是自焚而死。
信长被人认为是明君,也是魔鬼。
他有温和大度的一面,也有常人无法理解的残忍奸恶的另一面。
这个自称为“第六天魔王"的人给后世留下了多少的憎恶和向往。
信长的时代是日本崇尚中国文明的时代,也是日本开始引入西方技术的时代。
织田信长在武田信玄死后立即消灭忠于足利氏的浅井朝仓两大名,接着放逐足利义昭。
室町幕府至此终结。
1590年,丰臣秀吉发动小田原之战,攻灭北条氏政,统一关东地区。
为镇抚关东各大名的势力,丰臣秀吉将德川家康改封到关东。
为后来德川称雄埋下伏笔。
同年,丰臣秀吉击败伊达政宗等奥州诸大名联军,征服东北地区。
至此,日本统一。
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土地分封不均的不满及明朝不与之通商和自己的侵略
欲望,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
1592年丰臣秀吉下令侵朝。
明派军队援助朝鲜。
经五年战争后,形势逐渐对日军不利。
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遗命从朝鲜撤军。
丰臣秀吉筑大坂城。
其统治时期称为桃山时代。
丰臣秀吉死后,其家臣分裂为近江,尾张两派。
一直韬光养晦的德川家康乘机联合尾张一派,在关原之战(1600年)中消灭西军,丰臣一系势力大衰。
德川称雄日本并于1603年受封征夷大将军,开始了江户幕府统治。
为最终奠定德川家长久统治的基础,德川家康在自己死前两年内发动大坂冬和大坂夏之战。
大坂夏之战(1615年)中德川军攻陷大坂,丰臣秀吉之子丰臣秀赖自杀身死。
忠于丰臣的家老武士几乎全部战死。
显赫一时的丰臣家被消灭。
德川受封江户(现东京),其政权称江户幕府。
至此,日本最终统一。
战国时代结束,进入江户幕府时代。
可以说,日本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是日本从中古社会向近世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时代,它对日本后世有着莫大的影响,以至于我们现在仍能从现代日本身上寻觅到若干战国时代的影子。
对日本战国时代进行研究,能够非常集中地了解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