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XX高速XX连接线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承办单位XX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XX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由XX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大型城建类企业,注册资金20亿元,受市政府直接领导,由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代行出资人职能。
XX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建设投融资和城市建设经营主体,以打造“生态、秀美、宜居、和谐”的XX为己任,主要经营业务范围如下: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作为建设项目业主组织实施。
⑵项目开发与经营,包括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开发与深度开发,如房地产、置业等。
⑶市政府授权国有资产、城市特许经营权的管理与运营。
⑷对外投资与资本运作。
⑸其它经营业务。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1.2.1编制依据⑴《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⑵《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⑶《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⑷《XX市胥家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⑸建设部颁发的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⑹建设部颁发的《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⑺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⑻其它相关法律法规;⑼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2.2研究工作范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定额标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着重对项目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地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节能、环保与消防、项目招标与进度、投资估算、社会效益分析等内容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论证。
1.3项目概况1.3.1项目建设地点XX市胥家桥片区内,XX往北延伸至XX高速XX互通和G107线排屋里。
1.3.2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XX高速XX连接线道路相关的临时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交叉工程、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等。
1.3.3路线走向、主要控制点及建设规模⑴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路线北至G107线排屋里(里程桩号:1467+600 )处,并与G107线形成互通式立体交叉,南至XX北路处,全长4.5Km。
以G107排屋里为起始桩号K0+000,往南于K1+420处下穿规划中的岳九铁路,于K1+750处下穿XX高速公路,并与XX高速形成互通,继续往南布线,于K4+500处接已施工完成的XX北路,XX北路往南跨X026并接巴陵东路末端与武广高铁XX站站前路。
⑵建设规模XX高速XX连接线工程路线全长4.5Km,道路红线宽度为50m。
1.3.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方案建设里程全长4.5Km,估算投资总额为3.5亿元,其中工程费用2345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368万元,基本预备费3182万元。
详见投资估算表。
资金来源为XX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自筹。
1.3.5主要技术指标根据本项目在公路网中的地位、作用,结合沿线地形条件和远景交通量预估,依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和《XX市胥家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关于道路网络的规划,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推荐采用设计车速为80km/h、道路路基红线控制宽度为50m。
本项目具体主要技术指标如下:⑴道路等级本项目拟建道路为城市快速路。
⑵设计速度结合项目区城市交通规划和规划道路在本地区道路网中的功能和地位,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本次规划道路设计速度按80km/h计。
⑶路基宽度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为Wr=50m。
具体道路分幅为:5.5(Wa)+4.5(Wpb)+3(Wdb)+24(Wpc)+3(Wdb)+4.5(Wpb)+5.5 (Wa)Wr——红线宽度;Wa——路侧带宽度;Wpc——机动车道或机非混行车道的路面宽度;Wpb——非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Wdb——两侧分隔带宽度。
⑷路面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标准轴载,BZZ-100KN。
⑸路面结构设计年限沥青路面15年。
⑹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5研究结论本项目是XX高速XX连接线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估算3.5亿元,路线长4.5km,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XX高速XX连接线道路相关的临时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交叉工程、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等。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XX市胥家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项目符合国家、省市政府的政策、规划、法规等规定,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建设条件具备,工程规模适度合理,建设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构建XX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缓解现有路网的压力,解决区域交通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加强对外交通联系均有重要作用。
所以,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XX市概况⑴XX市经济社会现状XX古称巴陵,又名岳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湖南的文化、经贸、交通次中心城市。
①XX市社会环境XX东倚幕阜山,西临洞庭湖,北接万里长江,南连湘、资、沅、澧四水,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XX目前代管汨罗市、临湘市2个县级市,辖XX县、华容县、平江县、湘阴县4个县,XX楼区、云溪区、君山区3个区,设有国家级XX 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南湖风景区和屈原管理区,总面积15019平方公里,总人口552.31万,其中,城镇人口为272.29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XX先后被批准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XX是一个富(资源丰富)、优(区位优越)、美(风景优美)、久(历史悠久)的好地方。
XX是湖南唯一的临江城市,地处一湖(洞庭湖)、两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三省(湘、鄂、赣)、四水(湘江、资江、沅水、澧水)、多线(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京港澳、随岳、XX高速公路、107国道、长江)等多元交汇点上,是长江中游仅次于武汉的又一个“金十字架”,长沙和武汉之间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特别是洞庭湖大桥的通车,构成了“承东联西”、“南北贯通”的便捷交通网。
1992年,XX被国务院确定为长江沿岸首批对外开放城市。
城陵矶港早在清朝时期就是湖南对外开放设立海关的唯一口岸,1996年,长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的城陵矶港经全国人大批准,正式对外轮开放,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唯一国家一类口岸,也是湖南省的航运中心,2008年吞吐量稳居全国内港第七。
2009年松阳湖新港区开港运营,临港产业新区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已取得较大的成效,2014年7月8日,国务院已通过XX城陵矶综合保税区审批,标志着XX城陵矶综合保税区申报成功。
②XX市经济环境XX市是名副其实的“湖南第二大经济体”,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武汉城市圈湖南唯一成员城市、长株潭城市群成员城市。
XX经济总实力位居全省第二,居全省地级城市之首。
近年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XX市局部自然灾害的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努力践行民本XX执政和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五市一极”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⑵市政规划分析2007年6月,XX市政府决定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并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2009年9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根据该《规划》,2030年XX市城市人口规模为160万,用地规模为15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发展战略为:东扩、北进、南延、西联、中提,城市用地主导发展方向为:东扩、北进、南延,其中,“东扩”即向武广客运专线XX东站和木里港方向拓展,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新区建设,形成新的区域性中心,“北进”即向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方向拓展,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和工业,形成城市北部临港产业新区。
根据城市空间导向因素及现状空间形态,中心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为沿洞庭湖、长江带状组团式结构形态,各组团之间以洞庭湖、芭蕉湖、松阳湖、白泥湖生态绿地相间。
中心城市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为“一主三副”:一主即主城区,三副即云溪、路口和君山城区。
①主城区:南起湖滨、奇家岭、北至城陵矶华能电厂和泰格林纸、西起洞庭湖、东至随岳高速公路。
以居住、商贸金融、行政办公、文化教育、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服务、休闲度假为主,采取紧凑发展的模式,用地布局为XX市级商业中心、东茅岭市级商业副中心、七里山—冷水铺工业、木里港—康王工业、奇家岭—郭镇文教五片区,用地面积95k㎡。
②云溪城区:包括云溪、松阳湖、道仁矶。
以港口物流、工业为主,用地布局为城陵矶(松阳湖)港口物流、临港工业、精细化工、岳化工业、云溪居住五片区,用地面积36.7k㎡。
③路口城区:包括路口、文桥和陆城。
以工业为主,用地布局为长岭石油工业、陆城居住、路口居住及配套服务片区,用地面积9.3k㎡。
④君山城区:包括柳林洲、林阁佬、濠河和君山岛。
以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居住为主,用地布局为挂口居住、九公里公共服务、濠河和君山岛旅游休闲、林阁佬工业四片区,用地面积14k㎡。
2.1.2项目的由来拟建的XXXX高速XX连接线位于湖南省XX市境内,是XX市进出XX 高速的一条重要南北向通道,也是连接国道G107-XX高速公路-武广高铁XX站间的重要纽带。
该项目不仅承接着XX高速XX互通进出XX市区的交通量,还承担着XX市区中东部与北部地区的交通联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优化区域公路网络结构,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解决区域交通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加强对外交通联系均有重要作用。
图2-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为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尽快改善区域交通环境和完成城区与XX高速XX互通口的接驳任务。
2016年2月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和生主持召开会议,就XX高速XX连接线等项目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
市委常委、副市长唐道明,副市长陈恢清,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唐文发,市政府秘书长谈正红以及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明确本项目列入2016年城建计划,由XX市城建投担任建设业主。
按照城市道路建设的规划和标准,从现在的XX北路往北延伸至XX高速XX互通和G107线,全长4.5Km,争取2016年底与XX高速XX互通同步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