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售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_张瑞梅

零售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_张瑞梅

企业家天地2013年第8期中旬刊配税收调节体系。

作者简介杨葵露(1975.2-),女,湘潭大学法学院在职研究生,任职于长沙市地税局。

注释①赵向萍,最优税收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施正文,分配正义与个人所得税法改革[J].中国法学,2011(5)。

③郭凡,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税金融,:29。

④郭丹,《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建议———以个税的税制与费用扣除为基点》,载《城市经济》2013年第7期。

⑤刘隆亨,《个税法》修改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法学杂志,2006(1)。

⑥董再平,《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完善》,载《税务与经济》2005年第4期。

⑦高培勇主编,个人所得税:迈出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脚步[D].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6:4。

⑧贾康、梁季,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0,4。

⑨胡绍雨,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根本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13(1):85。

⑩高培勇主编,个人所得税:迈出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脚步[D].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6:31-32。

⑾郑雪影,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J].现代商业,2011(7):105-106。

⑿侯明,从实质公平角度看新个人所得税法.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J],2012,6:77。

⒀王秋晓,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2(677)。

参考文献[1]郑玲、徐扬、弓瑞琼,关于我国现行个税制度存在问题及改革完善的探索[J].人力资源,2012(1)。

[2]任红梅,提高源泉扣缴效率的国际经验借鉴[J].涉外税务,2013(03)。

[3]胡志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J].涉外税务,2013(02)。

[4]陈炜,英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的实践经验与启示[J].涉外税务,2013(01)。

[5]高培勇主编,个人所得税:迈出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脚步[D].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6。

[6]王美兰,刍议个税调整新方案[J].全国商情,2011(7)。

[7]伦美荣,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潍坊学院学报,2012.6(3)。

[8]丁玉荣,对我国新个人所得税法的思考[J].科技探索,2012(6)。

[9]王秋晓,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商场现代化,2012(8)。

[10]刘军,适应我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的征管能力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1.7(7)。

商品流通企业中的零售业是商品实物流转的过程,商品流转是指通过买卖行为,把工农业产品由生产领域送达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

零售企业是指从批发企业或生产部门购进商品,销售给个人消费,或销售给企事业单位等用于生产和非生产消费的商品流通企业。

零售业处于商品流转的最终环节,目前在会计处理方法上有售价金额核算法和进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又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制”,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进价金额核算法又称为“进价记账、盘存记销”,是指仅以进价金额反库存商品的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会计处理售价金额核算法平时库存商品按售价计价,适应于商品售价稳定的情况下使用。

优点是简化了存货的核算,并把大量按各种不同品种开设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归并为按实物负责人来分户的少量的明细账,从而简化了核算工作。

为了正确核算商品的进、销、存业务,一般应设置“在途物资、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购进商品时:要按商品含税售价借记“库存商品”账户,按商品采购成本贷记“在途采购”账户,将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对于结算凭证和商品入库同时发生的业务及结算凭证先到、商品验收入库在后的业务,均按上述程序进行处理。

对于已经验收入库的商品,在月末结算凭证尚未到达,则应按商品暂估价入账,即按商品的售价借记“库存商品”账户,按商品的暂估价贷记“应付账款”,将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下月初用红字冲回,以便下月在结算凭证达到后支付货款或开出零售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张瑞梅内容摘要商品流通企业中的零售企业处于商品流转的最终环节,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根据对库存商品核算的不同,有售价金额核算法和进价金额核算法。

本文对这两种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这两种核算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101企业家天地2013年第8期中旬刊并承兑商业汇票时,按正常程序通过“在途物资”和“库存商品”及“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进行处理。

销售商品时:每日营业终了,各实物负责人应根据当日的主营业务收入、交款单或送款单和进货凭证以及其他有关凭证,编制“商品进销存日报表”,将其和有关凭证一并送财会部门据以记账。

在售价金额核算法下,销售商品的账务处理仍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每日按商品售价反映主营业务收入和销货款的收取情况;即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二是每日按已销商品的售价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并注销库存商品;即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库存商品按售价计价,按售价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因此此时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金额相同,体现不出营业利润。

月末进行两项调整,在会计处理上体现出营业利润:(1)月末再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把按售价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调整为进价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2)由于零售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包含增值税销项税额,因此月末还将增值税从主营业务收入中调出。

具体是先算出销项税的金额,再借记“主营业务收入”,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和售价金额核算法的比较进价金额核算法又称为“进价记账、盘存记销”,库存商品的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进价记账。

购进商品时:按商品进价借记“库存商品”账户,按商品采购成本贷记“在途采购”账户要按商品含税售价借记“库存商品”账户。

对于结算凭证和商品入库同时发生的业务及结算凭证先到、商品验收入库在后的业务,均按上述程序进行处理。

对于已经验收入库的商品,在月末结算凭证尚未到达,也应按商品暂估价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和售价金额核算法一致。

销售商品时:按售价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账户,此时的主营业务收入也是含增值税的。

如果此时也结转成本,即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因为库存商品按进价计价,主营业务收入是按售价出售的,因此两者金额不一致,能体现出营业利润。

月末时进行一项调整:月末时进价金额核算法不需要按售价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调整为进价成本。

只需进行第二项调整。

即售价金额核算法一样,把增值税从主营业务收入中调出,先算出增值税销项税的金额,再借记“主营业务收入”,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从以上两种核算方法的处理上可以看出,单从会计核算原理上讲,售价金额核算法比进价金额核算法繁琐。

商品购进时,售价金额核算法要增设“商品进销差价“科目;销售时两种核算方法一致;月末时售价金额核算法要进行两项调整,而进价金额核算法只进行增值税调整即可。

两种核算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在商品流通企业中,两种核算方法并存应用。

在零售企业如大型超市中,会计核算方法通常适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这是在建立实物负责制的基础上按售价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的方法,首先是建立实物负责制,企业将所经营的全部商品按品种、类别及管理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实物负责小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实行实物负责制度。

实物负责人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负全部经济责任。

其次是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分户,记售价金额。

再次是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

最后就是定期实地盘点商品,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必须加强商品的实地盘点制度,通过实地盘点,对库存商品的数量及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实物和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

但由于近些年来,物价的变动频繁,售价金额核算法适合售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使用,售价变动,要做相应的账务处理;因此有些超市改成了进价金额核算法。

现超市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的设置及运用、商品采购及销售的核算与传统的商业零售会计相比有较大差异,因此建立适合超市经营特点的会计核算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要重构超市进销的会计核算体系,超市使用的物流管理软件和会计软件还需进一步开发才能更好应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使一个会计科目能够反映多种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方面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法”,同时反映售价信息,改变了以往传统零售业采用的“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一方面简化了核算手续,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体现了实物负责制,有利于加强超市经营管理。

进价金额核算方法,虽然会计核算处理相对简单,平时也可以随时调整商品售价,利于销售。

但由于期末根据盘点,倒挤销售成本,对平时发生的损耗或责任事故无法控制,造成成本不实,这也是它的一个不足之处。

作者简介张瑞梅,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老师。

参考文献[1]李月秀、余震国,售价金额核算法丧失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条件,财经报(学术界),2012年第07期。

[2]王国生著,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年。

[3]步瑞,售价金额核算法下“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应用探导,财会月刊,2012年第34期。

1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