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重要补充:涉及消防的其他法律法规。
消防法律体系图
3、调整对象:在消防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4、立法目的:规范社会生活中各种消防行为,预防火灾和 减少火灾的危害,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 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消防法规的渊源
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各种具体表 现形式,如法律、法令、条例、章 程、决议、命令、习惯、判例等。
第一节 消防法相关知识 --------------------------------------------
(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
本大法,具有最高法 律权威和效力,由最 高权力机关——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二)消防法律
1、消防专门法律
消防法是我国目前唯一正在实
施的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专门的消
2.分类:
① 按性质分类 ② 按制定部门分类 ③ 按强制约束力分类
1.按性质分类
2、消防技术标准分类
3、按强制约束力分类
二、《消防法》的主要内容
共有7章74条 包括总则、火灾预防、消防组织、 灭火救援、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解读一:消防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政府”、“部门”、“单位”、
第十四条 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 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 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 务的协议。
集体合同:也称为劳动协约、团体协 约、集体协约或联合工作合同,是企 业与工会签订的以劳动条件为中心内 容的书面集体协议。
解读四:单位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都应当无偿为报警 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 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火灾扑灭后, 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 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 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解读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安部119号令)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120
号令)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121
号令)
2、其他部委规章
是指由公安部和其他部委联合下 发的规章,也可以是除公安部公安部 以外的各部委单独或联合下发的规章 制度。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
3、地方政府规章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自 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 民政府批准或颁布。
防法律,是消防工作的基本法。
新中国消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
2、与消防违法行为处罚相关的法律
这类法律都与消防违法行为处罚有关。
消防违法行为处罚一般都是行政处罚, 其中一些也同属于治安的行政处罚。
针对造成群死群伤或重大财产损失等严 重后果消防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
3、国家行政管理通用法律 这类法律是所有的国家行政机
个人:警告或500元以下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消防法》T69:对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
设施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文件的违 法行为,在罚款的同时,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4、责令停产停业
《消防法》T58:有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施工、使用/停 产停业,并处3万元以上30万以下罚款:
(四)消防行政规章 是指由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 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制定和发布的命令、指示、 规章等。
消防规章可由公安部单独颁布,也可由 公安部会同别的部门联合下发。
1、公安部单独下发的规章;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
目的:通过法律来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 切联系的关系,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 维护和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稳定、和谐的 劳动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劳动法的渊源
二、主要内容
1995年1月1日实行,共13章107条。 (一)总则 (二)促进就业 (三)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 (五)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
1、 消防法律法规的定义: 国家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
件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指导消防工 作的规范性文件。)
2、体系: 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主干:消防行政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各类消防 规章、消防技术标准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解读十一:建设多种形式消防力量
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 国家规定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并 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装备,承担火灾扑救 工作。”
解读十二:专门增加“监督检查”一章
为了加强消防执法监督,新消防法专门 增加了“监督检查”一章。
解读十三:完善消防行政处罚制度 增加了应予行政处罚的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 调整了行政处罚的种类。
解读十四:新增消防违法行为
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 停止施工的;
建设单位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降低 消防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
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 消防设计的;
解读十五:增加临时查封措施
新《消防法》在继承原消防法中有关强制措施
的基础上,根据消防执法工作实践,增加了临时查封
1. 未经审核/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2. 设计的抽查不合格,仍不停止施工的; 3. 未经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4. 使用中的抽查不合格,仍不停止使用的; 5. 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不符合要求,擅自投入
关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中都应遵 守和执行的法律。
(三)消防法规
1、行政法规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为
领导和管理国家消防行政工作,按 照法定程序批准或颁布的有关消防 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2、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消防法规,由省、自治 区、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 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 规相抵触的情况下,根据本地区的 实际情况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解读十:“城市规划”修改为“城乡规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 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 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调整、 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 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第十条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 大就业机会。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 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第十二条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 不同而受歧视。
第十三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 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 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 定义:是指消防行政处罚主体依法对违反消防行政
法律规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消防监督相对人 所实施的行政处罚。
一、行政处罚种类 二、消防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原则 三、管辖与适用 四、消防行政处罚的程序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异同:
(1)合同的主体不同 (2)合同的内容不同 (3)适用范围不同 (4)法律效力不同
(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
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主要有:
新年, 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 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七)社会保险和福利: 五险一金+福利
(八)劳动争议
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 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 职工和用人单位(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具有经营 权的用人单位),即劳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 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第三节 消防行政处罚法相关知识 P128~132
“公民”四者都成为消防工作的主体。
解读二:政府消防工作职责
第三条规定:“国务院领导全 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解读三: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职责
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对 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 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 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 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 务。
解读六:建设工程实行消防审核、验收和备案 抽查制度
消防法规定对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人员 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由公安机关消防机 构实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
解读七: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
《上海市消火栓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 政府81号令)
(五)规范性文件
是指未列入消防行政管理范畴内的、 由国家机关制定颁布的有关消防行政管 理工作的通知、通告、决定、指示、命 令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六)消防技术标准
1.定义:是规定社会生产、生活中 保障消防安全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极限的 各类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总和。
相关法律 法规知识
本章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一节 消防法相关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