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星级酒店暖通专业设计说明

五星级酒店暖通专业设计说明

山东翔宇·三江领秀2#楼(酒店、办公楼)暖通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翔宇·三江领秀2#楼设计任务书2. 建筑专业和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及业主要求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6. 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4-036-20067.《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9.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10.《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1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14. 其它相关标准、规范等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翔宇·三江领秀2#楼项目,位于山东临沂,总建筑面积为78533.47㎡,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63152.93㎡,地下建筑面积为15380.54㎡,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27层,建筑高度为99.7米。

地下一层主要为汽车停车库、设备用房和配套用房等,一层主要为KTV用房,二至三层为酒店配套用房;四至十七层为办公,十八至二十七层为酒店客房,十七层为转换层。

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气候属于寒冷地区。

三、设计范围:1.本建筑的空调冷热源设计;2.锅炉房工艺布置及系统设计;3.本工程的通风系统设计。

4.本工程的防排烟系统设计;5.本工程酒店大堂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设计;6.厨房区域仅预留排油烟管道,其余由厨具公司二次深化;7.泳池区域由专业公司设计,土建配合预留井道。

四、设计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山东临沂)夏季:大气压力:996.4hPa室外平均风速: 2.7m/s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g=33.3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s=27.2℃室外通风计算温度t=29.7 ℃冬季:大气压力:1017.0hPa室外平均风速:2.8m/s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g=-6.8 ℃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φ=62%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g=-4.7℃室外通风计算温度t=-0.7℃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参考GB50736-2012(参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第3.0.2.1条中的Ⅰ级热舒适度设计)。

3、采暖室内计算温度:五、空调系统设计(商场部分)1.空调冷(热)源(1)经初步计算,空调夏季总冷负荷约6658kW,冷指标为84.8W/㎡,冬季总热负荷约5600KW,热指标为63.7W/㎡。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约100KW。

2.空调冷源采用3台制冷量为1000RT(35167kW)的离心式冷水机组(两用一备),机房设于地下一层。

空调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

采用三台方形横流式冷却塔,冷却塔设于酒店裙房宴会厅屋顶,具体工艺流程详见空调冷源系统流程图。

制冷机组冷媒采用HCFC-123。

3. 空调热源:由锅炉房提供,热媒参数为90℃/70℃,经换热后空调系统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

换热采用一套换热机组,配置换热量为4000KW/台的板式换热器两台,单台换热量按总负荷的70%~75%配置;三台循环泵(两用一备)。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选用1套换热量为100KW的板式换热机组。

2. 空调风系统(1)餐厅、多功能厅等大空间区域采用低速定风量全空气系统,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上回;酒店大堂、宴会厅等高大空间的部分设分层空调,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下回;空调机组采用卧式或L型组合式空调机组,分别设于各自的空调机房内。

(2)四至十七办公部分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加新风系统,新风机组设于每层的空调机房内,四、五层局部采用吊顶式新风处理机组,吊装于走道。

(3)十八至二十七层酒店客房部分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机组设于二十七空调机房内,将经过处理的新风通过管道井送向各层。

(4)消防控制室、程控机房、电梯机房等需要独立空调的区域设分体空调。

(5)首层消防控制室预留分体空调电源。

(6)空调风管采用镀锌薄钢板制作,并以憎水型离心玻璃棉外包夹筋铝箔保温板材进行保温,其导热系数为0.033W/m· K,保温厚度30mm,容重48kg/m3。

3.空调水系统(1)空调水系统设计为闭式机械循环系统,除办公部分采用两管制系统外,其余均采用四管制系统,夏季空调供回水温度为7/12℃,冬季空调供回水温度为60/50℃。

(2)空调水系统按区域划分为三个环路,①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酒店裙房部分;②四层至十七层办公部分;③十八层至二十七层酒店客房部分;在每个环路供水总管上设置冷热量计量装置。

(3)空调水系统裙房部分竖向采用异程,水平采用同程式布置;办公、酒店客房部分采用竖向异程、水平同程布置。

为达到系统中水量的合理分配,在空气处理机组及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安装温控型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

(4)空调水系统的集水器、分水器之间设压差控制阀,空调冷冻水循环水泵、热水循环水泵分别设置,循环水泵为变频水泵。

(5)空调水系统定压采用闭式隔膜罐进行定压。

(6)空调供回水管、冷却循环水管均采用镀锌钢管,DN<100mm时,丝扣连接;DN≥100mm时,采用卡箍连接。

大口径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或螺旋焊接钢管二次镀锌。

空调冷凝水管采用UPVC管,管件连接。

(7)冷(热)水管、冷凝水管及其附件均采用难燃型橡塑保温材料保温,保温厚度:当DN<50mm时,δ=30mm;当DN≥50mm时,δ=35mm;冷凝水管δ=19mm。

(8)空调水系统中的高点和低点分别设置自动排气阀和手动泄水阀等装置。

每层水平管路的末端高点均设置自动排气阀。

(9)空调冷(热)水循环系统,冷却水系统中均设置水过滤器。

空调供回水系统及冷却水系统的补水均采用软化水。

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冷却循环水泵的进出水管上设置减振软接头,蝶阀、压力表、温度计等附件,出水管上设置止回阀。

六、动力系统设计1.经初步计算,空调冬季总热负荷约5600KW;生活热水负荷约1400KW;厨房、洗衣房蒸汽用量约1.5t/h。

2.热源选用单台制热量为2.8MW的热水锅炉3台,蒸发量为1t/h、压力为0.8Mpa的蒸汽锅炉两台,锅炉房设于地下一层。

3.燃料采用天然气,其中一台热水锅炉、一台蒸汽锅炉为油气两用锅炉。

七、地板采暖系统设计1.地板辐射供暖热负荷初步估算为: 100 kW。

采暖供回水温度为45℃/35℃。

2.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采用下供下回双管同程式布置,系统高点设自动放气阀,低点设泄水阀,详细布置在施工图阶段完善。

3.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管材采用PE-RT管。

八、机械通风系统设计:1. 空调区域均设置新风系统,按房间同时设机械排风系统,送入一定量的新风,同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过渡季节全新风量运行,做到空调系统全年运行既节能又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 地下汽车库按防火分区分别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同时设机械送风(兼补风)系统,送风量按排风量的80%计算。

3. 地下制冷机房、变配电房、水泵房、锅炉房、垃圾房、洗衣房等,均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

制冷机房设事故排风系统,事故排风量按12次/h计算确定。

4.地下一层电气高低压变电所,采用气体灭火系统,除设平时运行的机械送排风系统外,需另设事故排风系统,事故排风量按不小于5次/h换气计算,事故排风口设在下部。

其防护分区应保持封闭条件,排风及送风口应能在喷放气体前关闭,排风及送风风机应关闭停止运行;灭火后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开启事故排风系统运行。

5.锅炉房设机械送排风系统,排风量按不小于10次/h换气计算,同时设事故排风系统,事故排风量按不小于12次/h换气计算;送风量按照补偿排风量与燃烧所需的空气量之和计算。

6. 公用卫生间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

7. 厨房预留排油烟井道,排油烟量按40次/h换气计算,厨房排油烟系统由厨具公司二次深化,但油烟必须处理达标后排放。

厨房设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按排风量的880~90%计算;同时厨房需设事故排风系统,排风量按不低于12次/h 换气计算。

8. 电梯机房通风按n=10次/h换气配置排风机,另外按电梯设备的发热量配备风冷单冷式分体机,当机械通风不能满足电梯正常运行的环境温度时,启用冷风机降温。

9. 主要设备用房的通风换气次数:九、防排烟系统设计:1. 空调通风系统的下列部位设置防火阀:(1)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2)风管穿越楼板处及穿过空调机房及重要房间的隔墙处;(3)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4)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分别设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下列部位设置机械排烟系统:(1)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自然通风,但长度越过6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的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3)各个房间总面积超过200㎡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4.排烟风机的风量: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时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米不小于120m3/h计算,担负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时按防烟分区面积每平米不小于60m3/h计算(单台排烟风机的最小排烟量不小于7200m3/h),不能自然补风的场所同时设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5.地下车库按防火分区设机械排烟(兼排风)系统,排烟量按不小于6次/h换气次数计算,同时设机械补风(兼送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6.防排烟风管均采用镀锌薄钢板制作,穿过重要房间的风管、吊装的排烟通风设备用防火板材维护。

7.排烟系统控制要求:a、当某一某防烟分区火灾时,由该区内烟感或温感探头,由该区内烟感或温感探头,将火灾信息传递给消防控制中心,再由消防控制中心关闭与消防无关的空调、通风系统,远距离打开该防烟分区的排烟口,也可就地手动打开该排烟分区内排烟口,并联动开启排烟风机及对应的补风风机(如果有),开启与着火区域有关的加压送风系统。

b、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排烟风机前排烟防火阀易熔片熔断自动关闭,输出关闭信号,联锁切断排烟风机电源停止运行,对应的补风风机(如果有)停止运行。

十、环保设计:1. 本工程制冷机组选用环保型制冷剂HCFC-123。

2.所有送、排风系统均作隔振降噪处理,并优先选用低噪音设备。

冷却塔选用高效超低噪音型冷却塔。

3.所有机械设备均采取隔振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