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郑州市雕塑公园为例专业班级:艺设F1204小组成员:李勇涛白瑜吕沛倪李爽张桐胡贺阳考察时间:2015年06月09日完成时间:2015年06月13日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郑州市雕塑公园为例内容摘要:2011年起,郑州市开始发展都市型农业,建设集森林、水系、都市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环状生态走廊,位于郑州市西北部贾鲁河两岸,东邻西三环路,南接西流湖公园,西、北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连的郑州雕塑公园是郑州生态走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斑块、基质、廊道、水体、生态设计一、调查背景1.1学习背景学习了《景观生态学》这门课程1.2延伸背景为了更好地学习《景观生态学》这门课程,了解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并在以后的景观规划设计中灵活运用景观生态学,更好地保护环境,履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生态平衡的生物圈。
因此,我们一行六人针对郑州市雕塑公园进行调研考察。
二、调查说明2.1调查时间2015年06月09日2.2调查地点郑州市雕塑公园2.3调查对象雕塑公园内所有景观元素2.4调查方法(1)在线搜集资料(2)实地考察(3)问卷考察2.5调查目的了解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三、调查过程3.1调查准备针对我们的调查题目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拓展思维,思考我们调查目的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拟定此次的调查提纲。
3.2调查实施通过查阅相关的论文资料和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我们对郑州市雕塑公园有了初步的了解,小组成员对前期搜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我们主要针对雕塑公园的景观元素展开调查。
基本上是两个人一小组,一人对调查对象进行选取节点拍照,另外一人进行记录。
最后我们进行分析汇总。
四、调查结果分析4.1雕塑公园总体概述从大的格局来看,雕塑公园建成后将与西流湖公园、整治后的贾鲁河一起成为郑州城西的休闲绿带及生态廊道。
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而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
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
作为城市中的生态廊道不仅为周围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避暑的好去处,也为廊道周围的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可以在此晨练、游玩,在家门口欣赏到平时很少见到的水生植物以及稀有动物。
从雕塑公园这个个体来看,该公园占地三十余公顷,绿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水体面积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不仅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城市“小绿肺”,也是一个湿地公园。
绿地以及河流组成了该环境内的基质,而供人们休息的平台则成为了其中的斑块,大大小小的道路则是其中的廊道。
4.2雕塑公园基质分析在生态学中,基质是指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在景观功能上起控制作用的景观要素。
雕塑公园的基质主要有:土壤,植被和水体。
土壤——是植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些基质一方面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同时也为水生植物提供了载体和营养物质,并为公园中大部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提供反映界面。
不同机制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筛选对污染物净化能力强的当地材料作为人工湿地的基质,不但能提升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和使用寿命,还能减少投资成本。
雕塑公园的土壤来自当地,非常有利于本地植物生长,以及雨水净化,河岸的处理也达到了以上的要求,对水体的净化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植被——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在雕塑公园这个绿化面积高达百分之九十的“城市绿岛”之中,植被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类、青草、地衣及绿藻等熟悉的植物。
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为了达到四季有绿的的效果,雕塑公园的植物形成了以常绿植物主体,落叶植物为补充的植物群落。
其中广泛采用的是地被植物,一年四季这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牢牢的生长在大地表面,抓住地上的每一寸土壤,使之不被风吹走,不被雨冲走,协助乔木一起完成防风固沙的任务,也为前来游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休息环境,使人们更加的贴近自然,享受自然。
而且,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可以为城市提供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水体——雕塑公园内的河流水系是整个公园生命的血脉, 是水生生物栖息的场所, 但由于污染、干旱、断流使得公园内河流基质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这加大了后期维护的力度以及财力物力上的投入。
经过调研雕塑公园的基质,我们认识到绿色基质(即草地绿林)和蓝色基质(即河流基质)的重要性,另外,在进行蓝色基质建设和规划时, 首先以维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为前提,其次, 还要注意绿色基质和蓝色基质的有机结合, 形成一个协调、一致、互益的整体。
如在公园河流两岸种植吸污性较强的植物物种, 一方面对河流内污染物有一定的吸收同化作用;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河流两岸的水土保持, 这对提高生物多样性有积极的意义。
4.3雕塑公园斑块分析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
其大小、类型、形状、边界、位臵、数目、动态以及内部均质程度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有特定的生态学意义。
雕塑公园内斑块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水平,而且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
它的形状对生态学过程和各种功能流有重要的影响,紧密型斑块有利于保储能量、养分和生物,松散型形状易于促进斑块与周围环境物质、能量、生物方面的交换,雕塑公园的形状就属于紧密型和松散型相结合的斑块类型。
我们调研后的感悟,雕塑公园的斑块略显单一,要提高公园绿地斑块类型多样性,斑块类型的多样性是景观多样性的一个方面,一般地说随着斑块类型多样性的增加, 物种多样性也增加。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境斑块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生态园林为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生境条件。
4.4雕塑公园廊道分析廊道是具有通道或屏障功能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是联系斑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它不同于两侧的基质,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廊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斑块间的连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斑块间物种、营养物质、能量的交流和基因交换。
雕塑公园的廊道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为物种提供特殊生境或者栖息地;②增加物种重新迁入机会;③促进斑块间物种的扩散。
我们调研后的思考,“廊道”的建设在雕塑公园景观中的体现很丰富,其中道路作为廊道穿插在整个公园之中,为人们提供了游行的导流线,道路廊道,是景观变化、转化的主要形式。
一步一景,行步移景都是在道路上,没有道路就没有景观的变化与利用;河流作为廊道贯穿整个公园之中,对生物以及微生物的生存交换提供了条件基础,对生态的调整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作为廊道为整个公园的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视觉感受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道路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绿化带起到分隔交通、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美化等作用。
4.5雕塑公园生态结构总析在郑州雕塑公园内部显示出较为明显的生态结构特征,它的生态基质和生态斑块通过生态廊道连接起来,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联的关系,缺一不可,它们在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它自身的生态状况,还对它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应用对于维持公园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它里面的生物积极参与了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同时生物多样性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对大自然的需求得以满足,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经过调研,我们得到启发:在设计中要提高园林绿地斑块物种复杂性,公园建设时物种配臵要以本土和天然为主。
可以按这样的思路:让野生植物在相当面积的待绿化土地上生长起来,让野花、野草、野灌木形成自然绿化。
这样不仅使得现代化城市与自然共存,而且自然绿化避免了人工绿化的施肥、撒药,保护了环境。
同时,在自然绿化形成的园林内,野生植物多样性能诱惑昆虫、鸟类和其它小动物来栖息,能很好地增加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功能和景观观赏性。
五、结语我们通过对郑州市雕塑公园的调研分析,对景观的斑块、基质、廊道进行了细致分析,我们对景观生态学有了新的认识,更深层次地了解到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性。
也从中找到了自己以前在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例如,水体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水流在流动中带来什么,带走了什么,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
因此,景观生态规划无疑应该遵守区域原则、生态原则、发展原则、建设原则、优化原则、持续原则、经济原则等基本原则。
现在我们在以后的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深化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分析与设计而发展生态区位论和区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而有效地规划、组织和管理区域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1.《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02月第1版;2.《污染生态学》五焕校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 2000年05月第1版;3.《普通生态学》孙儒泳李博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10月第1版;4.《普通生态学》尚玉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02月第1版;5.《化学生态学》阎凤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6.《生态学概述》曹凑贵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恢复生态学——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方法》赵晓英陈怀顺孙成权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年04月第1版;8.《环境生态学》金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05月第一版;9.《应用生态学》张金屯主编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03月第1版;10.《基础生态学》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0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