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第二篇 财政支出
本篇主要内容
第三章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五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 第六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 第七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三章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三、公共生产
公共生产~公共提供 公共生产:由政府出资兴办、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企
业或单位。 公共提供:可以是公共生产,也可以由私人生产、政
府购买。
四、公共定价法
公共定价 方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
社会福利最大,但企业亏损。
平均成本定价法
企业收支平衡条件下的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部定价法
基本费:与使用量无关; 从量费:按使用量支付;
(二)财政支出的效率标准 1、社会净效益最大化标准; 2、资源在两大部门间合理配置的条件: 政府部门使用资源的边际效益=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益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益及其评价 1、财政支出效益的概念
效益:反映“所费”与“所得”之间的对比关系。 财政支出效益:即为“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为
3、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 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首要职责 政府主要通过无偿征税提供公共物品 个人纳税额和公共物品享用之间的不对称
二、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
混合产品一般采取混合提供的方式 市场提供:用收费补偿 公共提供:用税收补偿 多数混合产品采取市场提供和/或公共提供的方式 例子:桥梁、基础研究、卫生保健等
0
1
2
R0
R1
R2
R1 (1 i)1
R2 (1 i) 2
R n1 (1 i ) n 1
Rn (1 i) n
n -1
n
R n-1
Rn
2、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 列出备选方案 – 确定各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效益
注:效益和成本的类别。包括实际的和金融的,直接的和间 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内部的和外部的。
所
所
得
费
2、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企业支出效益评价 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 企业:只分析直接的和有形的所费与所得 – 政府:不仅分析直接、有形的所费与所得,而且分析
长期的、间接的和无形的所费与所得 评价标准不同
–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 政府: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
– 确定贴现率 – 确定时间期界 – 比较各备选项目的净现值,确定最佳方案
3、最低费用选择法 适于成本易于衡量,效益不易计算的项目; 例子:军事、政治项目等。 缺点:以各备选方案能达成同一目标为前提,这限制
了其实际应用价值。
再见,同学们 回去好好复习
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有形的 直接的
无形的
使工程造价提高
1、成本-效益分析法 适于可货币计量的项目; 例子:电站投资项目等。
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价 计算公式
净社会效益=效益流现值-成本流现值
NPVM=(B0M-C0M)+B1M 1+ -C r1M+B(21M+ -rC )2 2M+ +B (T 1M+-rC )T TM
T
=
t=0
BtM-CtM (1+r)t
负荷定价法
为平衡需求状况而对高峰期与非高峰期制定不同的价格。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财政支出的 效率和效益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准则与财政的配置职能相联系 1、资源在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 的规模问题; 2、资源在公共部门内部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的结构问题。
有形的
实 间接的
际
无形的
的
内部的
外部的
金融的
收益 农产品的增加
环境的美化 减少土地的腐蚀
乡村风貌的保存
为辖区带来的全 部收益
有助于下游地区 防洪
地价升高、农具 厂职工工资提高
成本 水管的成本
田地的损失
水源的分散
野生资源的破坏
建造、维护项目的 全部成本
下游地区对该项目 的支持
因地价提高、农具 厂职工工资提高而
公共物 品提供
公共物 品生产
公共物 品定价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1、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确定公共 物品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的基本依据。
2、纯公共物品由市场提供的后果:
供给不足 “搭便车”现象:等待别人提供,自己
顺便免费享用 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搭便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