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嘉应学院计算机实验报告 数据库的操作
嘉应学院计算机实验报告 数据库的操作
⑵将区域Sheet4!A1:F47所给的数据清单中的记录排序,按教师的职称由高至低进行排列,即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顺序,职称相同时先男后女。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Sheet4工作表。选择数据中任一单元格。
(2)单击“排序”,并添加条件,关键字选为“职称”和“性别”,分别自定义升序为: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和“男女”。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Sheet3工作表;
(2)创建条件区,在区域Sheet3!F1:H3输入如下的条件区域:
工作日期
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
<=1979-12-31
>=300
<=400
实验图10-1条件区域①
(3)选定数据清单的任一单元;
(4)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选项组中“高级”按钮,弹出“高级筛选”对话框;
(3)最后单击确定即可。
⑷根据区域Sheet6!A2:F48中提供的数据清单,作一个数据透视表:按系别统计各类不同职称中男、女教师的论文总数,要求包含行、列总计项,设置该透视表名称为“教师论文总数统计透视表”,并使其显示在新建工作表Sheet7中。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Sheet5工作表。选择数据中任一单元格。
2.掌握数据库函数的使用。
2、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在Excel环境下打开D:\EX10\E101.XLSX文件,依次完成以下各操作后以E102.XLSX为文件名存入D:\EX10中。
1.自动筛选操作。
区域Sheet1!A1:C301所给的数据清单按班次顺序列出了班车到达和出发的情况,根据此数据清单在区域Sheet2!B2:C151中填入相应的数据。
⑶计算男教授的平均年龄
在区域H10:I11中输入如下的条件区域: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②在Sheet6!I5单元输入公式DAVERAGE(A2:F48,D2,H10:I11)。
三、思考和练习
1.比较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功能的异同。
2.在Excel环境下打开D:\EX10\E101.XLSX文件,依次完成以下各操作后以E103.XLSX为文件名存入D:\EX10中:
操作步骤如下:
⑴计算年龄大于30岁男讲师人数
①单击Sheet6工作表;
②在区域H7:J8输入如下的条件区域:
性别
年龄
职称
男
>30
讲师
实验图10-2条件区域②
③在Sheet6!I2单元输入公式=DCOUNTA(A2:F48,1,H7:J8)。
⑵计算年龄大于30岁男讲师发表论文的平均数
在Sheet6!I3单元输入公式=DAVERAGE(A2:F48,F2,H7:J8)。
(2)单击“插入”创建数据透视表选择好区域,并选择新建工作表,字段列表为:“行标签:‘性别’,列标签:‘职称’,数值:‘篇数’”
(3)修改透视表名称为“教师论文总数统计透视表”。
(4)
(5)将文件以E103.XLSX为文件名存入D:\EX10中。
任课教师签名: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Sheet1工作表。
(2)选定数据清单的任一单元。
(3)在“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选项组中单击“筛选”按钮。
(4)单击“到/发”字段名右边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到达”(删除“出发”前的复选框的√)。
(5)把Sheet1!A2:A300(只有150个单元)的数据复制到区域Sheet2!B2:B151。
(5)在对话框中作以下的设置:
在“方式”栏中选定“将筛选结果复制到其他位置”单选框
输入“列表区域”为:。
输入“条件区域”为:。
在“复制到”文本框中输入“输出区域”的左上角的单元坐标A34。
(上述区域坐标或单元坐标用鼠标选定更方便)
⑹单击“确定”按钮。
3.数据库记录的排序
将区域Sheet4!A1:F47所给的数据清单中的记录排序,要求按发表论文数量降序排列,发表论文数相同时先男后女。
(6)单击“确定”按钮。
4.分类汇总操作
对区域Sheet5!A2:F48所给的数据清单使用分类汇总操作,按职称分类求发表论文篇数的平均值及不同职称教师的平均年龄。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Sheet5工作表;
(2)选定数据清单“职称”字段名所在的单元,即选定E2单元;
⑶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选项组中的“升序”或“降序”按钮(升序或降序均可),使数据清单按“职称”字段“升序”或“降序”排序;
(6)单击“到/发”字段名右边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出发”(删除“到达”前的复选框的√)。
(7)把Sheet1!A3:A301(只有150个单元)的数据复制到区域Sheet2!C2:C151。
(8)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筛选”按钮:D31所给的数据清单中,筛选出1979年底之前参加工作或基本工资不小于300元且不超过400元的记录,要求将筛选结果放入以单元A34为左上角的区域中。
⑷单击“数据”选项卡的“分组显示”选项组中的“分类汇总”命令,打开“分类汇总”对话框;
⑸在对话框作如下选择:选定“分类字段”的名字为“职称”、“汇总方式”为“平均值”,“选定汇总项”为“年龄”和“篇数”字段等;
⑹单击“确定”按钮。
5.数据库函数的使用
根据Sheet6!A2:F48区域中提供的数据清单,要求使用数据库函数计算:年龄大于30岁男讲师人数(放入I2单元),年龄大于30岁男讲师发表论文的平均数(放入I3单元),及男教授的平均年龄(放入I4单元)。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Sheet4工作表;
(2)选定数据清单的任一单元;
(3)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选项组中的“排序”按钮,打开“排序”对话框;
(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主要关键字”为“篇数”字段、“排序依据”为“数值”,“次序”为“降序”;
(5)单击“添加”按钮,选择“次要关键字”为“性别”字段,“排序依据”为“数值”,“次序”为“升序”
(3)最后单击确定即可。
⑶对区域Sheet5!A2:F48所给的数据清单使用分类汇总操作,按职称分类求发表论文篇数的总和及不同职称教师的最大年龄。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Sheet5工作表。选择数据中任一单元格。
(2)先对数据进行职称排序(步骤如上面的(2)),然后单击“分类汇总”,分类字段为“职称”,最后对篇数进行求和。
⑴区域Sheet1!A1:C301所给的数据清单按班次顺序列出了班车到达和出发的情况,根据此数据清单在区域Sheet3!B2:C151中填入相应的数据。要求使用记录排序的方法完成。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Sheet1工作表。选择数据中任一单元格。
(2)单击“排序”,关键字选为“到/发”,然后确定。
(3)复制粘贴相应数据到区域Sheet3!B2:C151。
嘉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类)
实验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2008年9月
实验时间:第十三周星期四
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实验10数据库操作
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Excel 2010环境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记录筛选、排序、分类汇总及数据透视表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