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音响电路检修分析解析

汽车音响电路检修分析解析


第4章目录
返回
第4章 • • • • • • • • •
功率放大器
4.2.7 平衡控制电路 作用: 用来调整左、右声道增益,使两声道增益相等,即用来校正左右声道 的音量差别,使左右扬声器声级平衡。 4.2.8 音质控制集成电路( TA7630P ) TA7630P是一种专用的音质控制集成电路。 (1)TA7630P功能: 利用直流电压通过电位器间接实现响度、音调及平衡控制。 (2)TA7630P特点: 采用电子控制的方法,利用直流电压通过电位器间接实现响度、音调 及平衡控制,可避免直接控制会产生转动噪声和容易感应交流干扰的 缺点。
返回
第4章 • • • • •
功率放大器
4.2.4 音调控制电路 作用:用来对音频信号各频段内的信号进行提升或衰减控制。 1.RC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 RP1:是低音控制电位器。调节RP1对中音和高音的影响不大, 而对低频信号的影响较显著; RP2:是高音控制电位器。调节RP2对中音和低音的影响不大, 而对高频信号的影响较显著。
第3章 录 音 座
• •
2.TC9121P和LC4066C构成的控制电路 有3种自动控制功能:断电自动停机,自动放音,自动倒带。
第3章目录
返回
第3章 录 音 座
• • • • • • •

3.5 典型整机电路实例 (熊猫SL-861型双卡台式立体声收录机) 功能:可接收中/短波AM广播和FM立体声广播,可进行放音卡的自动选曲放 音及双卡座的连续放音与高速复录。 3.5.1 整机电路组成 (1)整机电路:主要由收音电路、录放电路和音频放大电路3部分构成。 (2)收音电路:由调频头D7335P、AM/FM中频电路D7640P、解码电路 D7343P等3片集成电路为核心构成,其电路为典型的D系列三片机结构。 (3)录放电路:由录放卡的录/放均衡放大集成电路IC101(D7668P)、放 音输出放大器BG103/BG104、超音频偏磁振荡器、以及放音卡的放音均衡 放大集成电路IC201(D7668P)、自动选曲电路TC9165、话筒前置放大器 BG204等电路组成; (4)音频放大电路:由音频前置放大器BG301/BG302、双五段图示均衡 器IC601/IC602(D7796P)、功率放大器IC301(D7240P)、电平显示器 IC801(AN6884)等电路组成。
第4章目录
第4章
功率放大器

(3)TA7630P引脚功能:
引脚 1 2 3 4 5 6
作用及参考电压 接地
引脚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作用及参考电压 高音控制输入(直流、 6V) 低音控制输入(直流、 6V) 右输出(音频) 电源(14V) 右低频谐振 右高频谐振 右输入(音频、3V) 负反馈
第4章目录
返回
第4章 • • • • • • • • • •
第4章目录
功率放大器
4.1.3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功率放大器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有下面几项。 1.过载音源电动势。 (越大越好)。 2.有效频率范围。 (越宽越好)。 3.总谐波失真(THD)。 (越小越好)。 4.输出功率。 (越大越好)。
第4章目录
第4章 •
功率放大器
(3)TA7666P双声道电平指示应用电路:
第4章目录
返回
第4章 • • • • • • •
功率放大器

第4章目录
4.3 图示均衡器 图示均衡器(Graphic Equalizer,缩写为GEQ),也称为多段频率音 调控制电路。 功能: 可以对整个音频范围内以若干个频率点为中心的频段分别进行提升或 衰减的控制,从而实现对音质的精细调整。 种类: 根据分段的多少可以分为:5段、7段、10段、15段、27段、31段等 几种。 各个频率点的分布:可以根据1/3倍频、2/3倍频、2倍频或3倍频进行 变化。 例:按照3倍频变化的5段频率图示均衡器的频率点为:100Hz, 330Hz,1kHz,3.3kHz,10kHz。
9
10 11 12 13 14 15
自动放音输入
Y输入 X输入 Z输入 振荡槽路 选通(禁止) 输入 放音输出
17
18 19 20 21 22 23
停止输出 快进、快倒输 出 暂停输出 静噪输出
倒带输出 快进输出 带末输出
7
8
自动倒带输入
16
录音输出
24
电源
第3章 录 音 座
• • • •
1.TC9121P各引脚触发电平和输出电平 (1)②脚~⑤脚均为与功能按键相连的指令输入端。 在电路中分别与倒带键、快进键、放音键、录音键有关开关相连。 低电平触发。
• •
• • • • •
(2)⑧脚~(12)脚是与有关控制电路相连的指令输入端。 低电平有效触发。
(3)(14)脚是选通(禁止)输入端。 当(14)脚为高电平时,电路可以进行按设计程序规定的各种控制。 当(14)脚为低电平时,电路自动转为停止状态。 (4)(15)脚~(22)脚均为功能控制指令输出端。 输出指令时为高电平,平时为低电平,它们受相应的指令输入引脚电平高低 控制。
第4章
功率放大器
4.1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4.2 前置放大器
4.3 图示均衡器 4.4 功率放大器
返回
第4章 • • • • • • • • • •
第4章目录
功率放大器
4.1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4.1.1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要求 1.输出功率要大 输出功率越大,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也就越大。 2.效率要高 扬声器获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功率之比称为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功 率放大器的效率越高越好。 3.非线性失真要小 由于功率放大器中信号的动态范围很大,功放管工作在接近截止和饱 和状态,超出了特性曲线的线性范围,必须设法减小非线性失真。 4.1.2 功率放大器的组成 由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两部分组成。

第3章 录 音 座 • 3.5.2 信号流程分析
• •
• • • • • • • •
第3章目录 典型整机 电路框图
1.调频收音信号流程 调频收音时,录放开关(K2)位于录音(R)位置,波段开关(K1) 位于调频(FM)位置。 2.磁带放音信号流程 放音时,功能开关(K8)位于磁带(T)位置,录放开关(K2)位于 放音(A卡)放音时的信号流程。 3.录音信号流程 录音时,功能开关(K8)位于磁带(T)位置,录放开关(K2)位于 录音(R)位置。 (1)录制收音节目或机内话筒拾音节目时的信号流程。 (2)转录磁带节目时的信号流程。
第4章 • • • • • •
功率放大器
1.前置放大器的组成 (1)功能:1)选择所需要的音源信号,并放大到额定电平;2)还 要进行各种音质控制,以美化声音。 (2)组成:1)音源选择;2)输入放大;3)音质控制。 2.功率放大器的组成 (1)功能:对音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功率放大。 (2)组成:1)激励级。 2)输出级。3)保护电路。
第4章目录
返回
第4章 • •
功率放大器

2.RC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 RP1:是低音控制电位器,当动片滑到最左端时,低音呈最大提升状 态;动片滑动到最右端时,低音呈最大衰减状态;动片在中间位置时, 对低音不提升也不衰减。 RP2:是高音控制电位器,当动片滑到最左端时,对高音呈最大提升 状态,当动片滑到中间位置时对高音无衰减作用也无提升作用。
第4章目录
返回
第4章 • • • •
功率放大器
3.集成电路小信号音频电压放大电路 在中、高档音响中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作为输入放大器。 这些集成电路的特点是增益高,噪声小,含有补偿电路,双通道一致 性好,电路简单,安装、调试方便。 由集成电路构成的反馈式均衡放大电路及低中高频时的等效电路如图 所示。
第4章目录
第4章目录
返回
第4章 • • • • •
功率放大器
4.2.6 等响控制电路 功能:在小音量放送音乐时利用频率补偿网络适当提升低音和高音分 量,以弥补人耳听觉缺陷,达到较好的听音效果。 1.抽头电位器响度控制电路 抽头电位器响度控制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R1,C1,C2和抽头电位器组成频率补偿网络,电位器滑动触点既能 控制输出音量,又能实现响度控制。
第4章 • • • • • •
功率放大器
4.2 前置放大器 功能:1)将各种音源送出的较微弱的电信号进行电压放大; 2)对重放声音的音量、音调和立体声状态等进行调控。 4.2.1 前置放大器的组成与要求 1)组成:典型前置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2)要求:信噪比要高、谐波失真度要小、输入阻抗要高、输出阻抗 要低、立体声通道的一致性要好、声道的隔离度要高。
第4章目录
返回
第4章 • • •
功率放大器
4.2.2 音源选择电路 1)功能:用于音源与前置放大器的选通。 2)电路:飞利浦公司生产的TDA1029音源电子开关电路如图所示。 该音源电子开关可以对输入的4组立体声信号进行选通。
第4章目录
返回
第4章 • • • • •
功率放大器
4.2.3 前置放大电路 1.单管前置放大电路 常采用交流负反馈型共射放大电路和射极跟随器电路。 2.双管前置放大电路 可使放大器的增益得到提高。电路如图所示。
第4章目录
返回
第4章 • • • •
功率放大器
2.独立的响度控制电路 独立于音量控制的响度控制电路,应用于在音量遥控的音响系统中, 电路中的响度控制开关(图中S1)由遥控电路控制。 当S1置于ON位置时,响度控制电路具有低音补偿作用,在不同音量 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低音提升量; 当S1置于OFF位置时,电容C1被短路,因而电路无响度频率补偿作 用。
左输入(音频、3V) 左高频谐振 左低频谐振 基准电压 左输出(音频) 立体声平衡控制输入(直 流、3V) 音量控制输入(直流、3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