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分类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 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 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 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 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 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 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 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 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小麦白粉病,可选用南京博士邦农药杀菌剂醚菌酯,乙嘧酚, 氟硅唑咪鲜胺,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显著!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 咪鲜胺是南京博士邦最新研制的高科技农药杀菌剂产品,在药物喷施 于植物叶面之后,能迅速被叶面吸收,传导于植物体内,抑制麦角甾 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育oducts/110525024041.html 乙嘧酚的详细页面: /Products/110525025427.html 氟硅唑咪鲜胺的详细页面: /Products/110525025833.html 白粉病: /News/120407043303.html
黄瓜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 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 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 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 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 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 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 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 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 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药剂防治,选用选用南京博士邦农药杀菌剂醚菌酯,乙嘧酚,氟 硅唑咪鲜胺进行合理喷施。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咪鲜胺为高效农 药杀菌剂产品,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显著!
桃树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该病主要为害叶,影响光合作用,减弱树势。幼苗发病重于成树。发病初期叶背 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展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粉斑,白粉斑汇合成大粉斑,布满叶片 大部分或整个叶片,病重时叶片正面也有白粉斑。发病后期叶片褪绿,皱缩。 南京博士邦农药杀菌剂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咪鲜胺防治桃树白粉病效果好。 醚菌酯是最新研制的高科技农药杀菌剂产品。它能控制治疗子囊菌纲、担子菌纲、 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被广泛用 于防治果树类、蔬菜类、茶树、烟草等作物上的病害。 乙嘧酚对菌丝体、分生孢子、受精丝等都有极强的杀灭效果,并能强力抑制孢子 的形成,阻断孢子再侵染来源,杀菌效果全面彻底。对于已经发病的作物,乙嘧酚能 够起很好地治疗作用,能够铲除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能够明显抑制病菌的扩展。 氟硅唑咪鲜胺为内吸性三唑类农药杀菌剂,在药物喷施于植物叶面之后,能迅速 被叶面吸收,传导于植物体内,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 育,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咪鲜胺是咪唑类农药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 治疗等多重作用。本品为两者复配成的可溶性液剂,可有效防治作物上的白粉病、锈 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菌核病、褐斑病恶苗病。
如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 最敏感。葡萄展叶期叶片正面产生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黄 色或褪绿色小斑块,病斑正反面均可见有一层白色粉状物, 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严重时全叶枯焦;新梢和果梗 及穗轴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灰白色粉斑,后期粉斑下面形 成雪花状或不规则的褐斑,可使穗轴、果梗变脆,枝梢生 长受阻;幼果先出现褐绿斑块,果面出现星芒状花纹,其 上覆盖一层白粉状物,病果停止生长,有时变成畸形,果 肉味酸,开始着色后果实在多雨时感病,病处裂开,后腐 烂。 选用选用南京博士邦农药杀菌剂醚菌酯,乙嘧酚,氟 硅唑咪鲜胺进行合理喷施
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白 粉病,黄瓜白粉病,桃树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 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 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 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 病原菌的闭囊壳。 防治小麦白粉病,可选用农药杀菌剂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咪鲜胺。 醚菌酯是南京博士邦最新研制的高科技农药杀菌剂产品。它能控制治疗子囊菌纲、 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 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 长。被广泛用于防治果树类、蔬菜类、茶树、烟草等作物上的病害。 乙嘧酚对菌丝体、分生孢子、受精丝等都有极强的杀灭效果,并能强力抑制孢子 的形成,阻断孢子再侵染来源,杀菌效果全面彻底。对于已经发病的作物,乙嘧酚能 够起很好地治疗作用,能够铲除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能够明显抑制病菌的扩展。 氟硅唑咪鲜胺为内吸性三唑类农药杀菌剂,在药物喷施于植物叶面之后,能迅速 被叶面吸收,传导于植物体内,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 育,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咪鲜胺是咪唑类农药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 治疗等多重作用。本品为两者复配成的可溶性液剂,可有效防治作物上的白粉病、锈 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菌核病、褐斑病恶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