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有绝对比例的农村人口,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与提高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就需要对农村学校生存发展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和思考。

1.教育经费短缺。

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加之各种政策倾斜,使得教育经费供给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区域内校际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2.师资力量薄弱。

一个学校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该校教育质量的高低。

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造成了教师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城市学校教师学科配套齐全,教师学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且参加学习进修机会多,见多识广,而边远农村的学校则正好相反。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乡村学校严重缺编,安排课都非常困难。

乡村教师调入城市,新分配教师和原有教师流向了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学校,偏远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不平衡,硬件设施和教育教学条件简陋,不能留住老师,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办学条件滞后。

长期以来,为了树立本地区的形象,把有限的财力集中到本地区的“窗口学校”、“示范学校”,使学校之间的教学设施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现象。

应加大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列项一所,附属设施等完善配套一所。

4.生源层次低下。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师资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办学条件的不均衡,造成教育资源的天壤之别,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学生对优质教育的向往等导致了生源状况的不均衡。

乡村优质学生和部分学生全部转入城市就读,致使农村学校人数急剧下降。

5.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这是真理,每个校长和教师都要明确这一点。

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的思想,不为条件而论,学校负责人要加强
政治素质学习,把教育质量作为强校的根本来抓。

同时,教师素质需进一步加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