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功能详解
高龋组儿童唾液蛋白量高于无龋组
唾液组学涵盖了唾液基因组学、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 、微小RNA (microRNA,miRNA)等 领域。(http://)
截至2012年3月,全世界范围内尚不能 单独通过唾液来确诊某种口腔或系统性 疾病
唾液的分类
静息唾液:指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
况下,唾液腺所分泌的唾液。 刺激唾液:由于外界的刺激而反射
性地引起唾液腺所分泌的唾液。
混合唾液(全唾液):口腔内的三大唾液
腺及小唾液腺所分泌的分泌物,进入口 腔后与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细菌 、食物残渣等混合,称为混合唾液或全 唾液。
三、唾液的分泌调节
唾液腺受到副交感
与交感神经双重支
配,这两种神经沿
பைடு நூலகம்
传出通路
副交感神经:
腮腺:下涎核发出节前神 经纤维,加入舌咽神经, 在出颈静脉孔前由下神经 节发出-鼓室神经由颞骨 岩部进入鼓室,鼓室神经 的终末支出鼓室后易名为 岩浅小神经,由卵圆孔出 颅后到达耳神经节,交换 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神经纤 维,加入耳颞神经至腮腺 唾液分泌的神经支配 ,支配其分泌。
副交感神经:
颌下腺、舌下腺:上涎核 发出节前神经纤维,加入 面神经,面神经由内耳门 进入面神经管,在出茎乳 孔前6mm处发出分支,即 鼓索神经进入鼓室,后由 岩鼓裂出鼓室,加入舌神 经至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 经元,发出节后神经纤维 至下颌下腺、舌下腺,支 配其分泌。
C8、 T1~T4
唾液分泌的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
传入途径
1、口腔内感受器的 刺激 2、内脏的刺激 3、嗅觉、视觉、听 觉刺激
唾液分泌中枢
1、延髓上涎核与下涎核是
延髓的唾液分泌中枢, 上涎核支配同侧的颌下 腺与舌下腺,下涎核支 配同侧的腮腺,延髓唾 液分泌中枢属于副交感 神经系统。 2、脊髓第2-4胸部脊髓支 配三大唾液腺,属于交 感神经系统。
钙、镁、氯、磷、氰酸盐、硫酸盐。
唾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并不恒定,随
唾液腺种类和刺激条件、分泌速度 的变化而变化。
有机成分
蛋白酶 如淀粉酶、溶菌酶等;糖蛋白,如粘蛋 白;分泌型免疫抗体IgA、IgG、IgM;血液 凝集素和血浆蛋白。 糖类 如半乳糖、葡萄糖等。
脂类 如胆固醇、脂肪酸等。
唾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不恒定,随分泌速度及唾液 腺的种类而不同。如腮腺分泌的唾液中淀粉酶 的含量约为颌下腺的4倍,而舌下腺分泌的唾 液几乎不含淀粉酶。
唾液性质
新鲜的唾液略呈酸性,其PH值 与所含的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的 浓度有关。PH值范围约在6.0~ 7.9之间,平均6.75 唾液的比重稍大于水,唾液的渗 透压较血浆低。
唾液成分
水分约占99.4%
固体物质约0.6% (有机物0.4%,无机物0.2%)
唾液中的无机成分主要是钠、钾、
C8、T1-T4发出节前神 经纤维,经白交通支 到达颈交感干的颈上 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后由颈上神经节的下 端发出,伴随颈外动 脉及其分支到达腮腺 、下颌下腺、舌下腺 ,支配其分泌。
C8、 T1~T4
唾液分泌的神经支配
唾液分泌的调节
为神经反射性,包括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内脏刺激 口腔内感受器的刺激→→传入神经纤维→→唾液分泌中枢 嗅、视、听 延脑的上涎核、下涎核 觉刺激 ↓ 分泌←←唾液腺←← 传出神经纤维(Ⅶ Ⅸ)
五、唾液分泌量及质的变化
量: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唾液
唾液腺导管和血管 走行,广泛分布于 腺细胞。
除少数器官外,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 感和副交感的双重支配,二者的作用往 往具有拮抗的性质。 但是在某些外周效应器上,交感和副交 感神经的作用是一致的,例如唾液腺的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都有促进分 泌的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分泌粘稠唾液,副交感神 经兴奋的分泌稀薄唾液。
易发生舌下腺囊肿
小唾液腺
除牙龈及硬腭前部外,几乎所有 的口腔粘膜均散布着小唾液腺 (450-750个),包括唇腺、 颊腺、腭腺、舌腺等,其开口 均位于各粘膜表面。分泌以粘 液为主的混合液。
下唇、口底、舌腹等部 位小唾液腺易受损引起 腺管破裂或阻塞,发生 粘液腺囊肿。
二、what is the saliva?
唾液分泌的调节
四、唾液功能
(一)消化作用 (二)润滑作用
(三)溶解作用 (四)保护作用
(五)缓冲作用 (六)杀菌、抑菌
(七)排泄作用 (八)凝血作用 (九)内分泌作用(十)清洁作用
1958年,日本的陇择延次郎曾 在腮腺中找到一种与人体骨骼和 弹力纤维功能有关的腮腺素。后 来,其他学者相继从唾液中找到 了肾上腺皮质激素、高血糖素、 反应性胰岛素。
唾液是具有一定 粘性的无色透明 液体,既是消化 液,又是口腔的 环境液体。唾液 主要来自口腔三 对大唾液腺,即 腮腺、颌下腺、 舌下腺。
中医把口水称为口津,或称金津玉液,包 括唾和涎两种。较粘稠的称为唾,较清 稀的称为涎。中医把汗、涕、泪、涎、 唾五种分泌物称之为五液。五液由五脏 所化生,即汗为心液,涕为肺液,泪为 肝液,涎为脾液,唾为肾液。脾胃和肾 功能正常时,口水的分泌才会正常。
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
位于下颌内面下颌下 三角内,较腮腺小, 形态不定。颌下腺 导管开口于舌下肉 阜。颌下腺由浆液 性和粘液性腺泡混 合组成,但浆液性 腺泡较多,分泌以 浆液为主的混合液。
易发生结石
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
位于下颌体内面下颌 舌骨肌的上面,为三 个大唾液腺中最小者。 开口于舌下襞和舌下 内阜。由浆液性和粘 液性腺泡混合组成, 分泌以粘液为主的混 合液。
垂涎欲滴 口角垂涎 唾手而得 相濡以沫 喷唾成珠
第十章 唾液腺与唾液
Salivary Gland﹠Saliva
一、唾液腺
包括三对大唾液腺及许多 小唾液腺组成 大唾液腺通过导管分泌唾 液 小唾液腺通过粘膜分泌唾 液
腮腺(parotid gland) 是唾液腺中最大的腺体, 略成三角形,位于外耳 道前下方,咬肌后缘和 下颌后窝内,腮腺导管 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 牙的颊粘膜。腮腺均由 浆液性腺泡组成,分泌 稀而清淡的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