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氨硝酸硫酸(1)
编写:2020学年高一化学备课组张凯王涛
【学习目标】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3.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认识铵盐在生产中的应用
4.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基础知识】
一.氨的合成
1. 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2. 是氮最丰富的来源。
将态的氮转化为叫做氮的固定。
3.工业上用和合成氨,化学方程式为:。
二.氨的性质:
【实验探究】: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圆底烧瓶,形成,烧瓶
内液体呈色。
实验结论:氨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性。
小结:
(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颜色,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易。
溶解于水且溶解速度,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
思考:实验室如何收集NH3?
(2)氨的化学性质:
①氨气与水的反应:。
氨水不稳定性:。
氨水有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
思考:氨水为什么呈碱性?
②氨气与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方程式:。
③氨的催化氧化:
氨气与氧气的反应:。
思考:根据氨的一系列转化,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中的元素化合价变化,以及每一步反应中,氮元素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O2O2H2O
N2 NH3 NO NO2HNO3
三.铵盐的性质:
(1)农业上常见的化肥,如、、等都是铵盐。
铵盐都溶于水。
(2)铵盐的不稳定性: 铵盐受热易分解,例如:NH 4HCO 3 NH 4Cl
(3)铵盐与碱的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放出氨气
NH 4NO 3+NaOH ===
(NH 4)2SO 4+NaOH ===
思考:实验室中如何检验NH 4+?
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 和 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
例如: 。
②收集:向 排空气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使收集到的NH 3尽量纯
净)。
③验满:将湿润的 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试纸变 色,说明NH 3已收
集满。
【过关训练】A 组
1.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了氨气( ) △ △
A.很易液化B.比空气轻C.极易溶于水D.能跟水反应
2.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
A.H2B.NH3C.O2D.NO
3.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N2和H2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NH3 B.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取NO
C.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 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氨
4.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B.氨水呈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D.氨气通入盐酸离子反应为NH3+H+=NH4+
5.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A.易溶于水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C.都是晶体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6.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氨的是()
A.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 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C.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 D.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7.氨气的物理性质
8.氨气与水反应氨水有性,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
9.氨的催化氧化
10.氨与盐酸反应
11.氨与硫酸反应
12.实验室制氨气
13.NH4HCO3固体受热分解
14.NH4Cl固体受热分解
15.NH4NO3+NaOH===
16.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
17.写出由氨制得硝酸的一系列反应
B组
18.下列反应中,NH3只表现还原性的是()
A.NH3+HCl===NH4Cl
B.8NH3+3Cl2===6NH4Cl+N2
C.2NH3+2Na===2NaNH2+H2
D.2NH3+3CuO===3Cu+N2+3H2O
19 .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
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NH3
B.O2
C.H2O
D. CO2
20 .在标准状况下,1L水中溶解700L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ml,则氨水的浓度为
()
A.18.4mol /L
B.20.4mol /L
C.37.3﹪
D.38.5﹪
C组
21.密度为0.91 g/ml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
质量分数()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22.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r(A)>Mr(B)],经分析混合气体中
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氢的质量分数之比始终大于
14:3,由此可确定A___________、B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上述混合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7:1,则在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_,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收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