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名家医案版
陈亦人用麻黄汤治疗支气管肺炎案
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为伤寒论一张名方,配伍严谨,功效卓著,然而关于麻黄汤的运用问题,大多数医家认为此汤是发汗峻剂,以致长期被弃而不用,许多医家畏麻、桂如虎,终身不敢一试。
麻黄汤与桂枝汤比较而言,麻黄汤能够直接发汗,当然比桂枝汤必须温覆、啜粥才能出汗的力量为强。
所以,关于麻黄汤的服用方法,提出不须啜粥,覆取微似有汗。
“微似汗”表明麻黄汤并非为发汗峻剂,而是借助覆被微微出汗而已。
把此方定义为发汗峻剂就大大约束了本方的适用范围。
兹录陈老验案一则以备同道共赏。
王小九,男,1岁,发热四日,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经常规治疗,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冬眠灵等,未愈。
刻诊:体温37.6℃,咳嗽,鼻有清涕,苔薄白,舌质如常,指纹见于风气两关,色红,二便一般,除发热外,别有热像。
辨证:风寒外袭,肺气失宣。
治法:辛温达表
方药:麻黄汤加减
麻黄3g 杏仁9g 桂枝5g 炙甘草3g 苏子6g 橘红3g 一剂
水煎服
药后热退,体温正常,咳嗽减轻,但夜寐烦扰哭闹。
苔中部薄腻,此表解而里未和,胃不和则卧不安,原方去麻黄、苏子,加白芍5g、生姜5g、半夏6g、神曲6g。
一剂愈。
按:传统认为麻黄汤为发汗峻剂,临床较少运用,其实麻黄汤不但可用于风寒表实正,对风寒袭肺的气喘、咳嗽,也颇有效。
本案虽西医诊断为肺炎,但并不等于肺热,只要辨证为风寒,就可以放胆用之,收效卓著。
(许宝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