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方言的亲属称谓词

武汉方言的亲属称谓词


亲 属 称 谓 的 前 面 加 “ 侄 ” 或 性称谓词来称呼女性,使女性受 的,容易造成交际中的误会。
“ 堂 ”。 母 系 亲 属 称 谓 则 要 加 到尊重。如用“爹爹”称年纪很
不过可喜的是,随着武汉经
“外”或“表”。这体现了武汉方 大的婆婆;用“伯伯”统称比父 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女性亲
言称谓系统的内外之分。从文字 母年长的男女性长辈。
女”时,一般读本调阳平;表示
方 言)。 而 其 中 的 亲 属 称 谓 词 ,
(2) 有的则相反,表示对 长辈对晚辈的昵称,用作面称时
更算得上是勾勒武汉市井人情的 年长或地位高的人的尊敬,颇有 读轻声,带有亲切喜爱的色彩,
一张名片,将汉味文化的欢喜与 人情味,这一点从武汉人用得最 相当于普通话的前缀“小”。
4、同辈分合称,年长者先于年 舅娘、姨娘、老亲娘、嬸娘、伯
3、谐声法。如:“掉耳洞”
幼者,男先女后。如:姐弟、兄 娘;5、妈:姆妈、姑妈、姨妈、 (侄 子 的 谑 称 , 谐 音 “ 執 耳 ”);
妹、弟妹。不过也有个别相反例 舅 妈 ; 6、 哥 : 姐 夫 哥 、 表 哥 、 藏词法中提到的“点头磕”“孟
子 , 如 “ 娘 老 子 ” (父 母)、 堂哥;7、姐:表姐、堂姐;8、 子见”“黎山老”也用了谐声,
“弟兄” (弟弟和哥哥)。
弟 : 弟 媳 妇 、 表 弟 、 堂 弟 ; 9、 在此不赘述。
019
2011.04 文学教育
淘 研 金 究 者
4、 仿 词 。 如 : “ 来 子 ” 构也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从而 率),“妈呼相” (形容人品或
有时忽略晚辈的性别。如:爷....
1 、爹爹 (祖父、外祖父): “脑”,且谐“老”);“孟子见”
..个 (父亲与子女;男性长辈与 老爹爹 (曾祖父 )、帅爹爹 (高 (旧时指母亲,实际说的是“孟
男女性晚辈)、娘......个 (母亲与 祖)、家公爹爹 (外公);2、太 子见梁 (惠王)”的末字的谐音
毛” (婴儿)。
2、前面可加修饰成分,也 娘;1 2、孙 (子):重孙子、帅
2.有些带尊敬的感情色彩 。 可加代词。如:所有弟兄、他们 孙 子 (曾 孙 的 儿 子)、 孙 媳 妇 、
如:爹爹、家家 (外婆)、伯伯、 姐弟、这些姊妹。
孙女婿;1 3、孙姑娘:外孙姑
舅舅、娘娘 (读阴平)。
3、后面可加“们”或数量 娘、重外孙姑娘、重孙姑娘。
叔,哥哥— ——哥。
如:姑嫂;父子。
式,在特定时期 (主要是改革开
4.部分重叠称谓与非重叠式
2、也可表示两种以上的关 放前) 和特定场合里取得了亲属
意义不一致。如:爹爹 (祖父, 系。 (1) 明显的:兄弟姊妹。 称谓的义项,主要的修辞方式有
外祖父,与祖父同辈或年老的男 (2) 不明显的:爷三个:指爸 以下几种:
3.有些重叠称谓的意义与非 词。如:姊妹们、弟兄伙、娘两
(六) 非常规亲属称谓的构
重叠式没有差别,但前者多用于 个 (中间嵌数词表总数)。
成方式
正式场合,后者多用于随意的场
第三,表示的关系:
这些非常规亲属称谓本不是
合。如:舅舅— ——舅,叔叔— ——
1、 大 部 分 表 示 两 种 关 系 。 称谓词,但通过一定的修 辞 方
9、一些脏话也常以女性作
称谓词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 男性亲属称谓几乎不会。比如 为攻击的对象,通过对女性的侮
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凸 “小媳妇” (比喻忍气吞声的样 辱达到发泄目的。如“你姆妈”
显。现在武汉虽早已告别封建时 儿)、“姑娘婆婆“(比喻像女人 “个巴妈”。在武汉话里,这些口
代,但语言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 一样罗嗦,斤斤计较)、“姨娘” 头语不一定是,甚至多半不是骂
子女;女性长辈与男女性晚辈)。 (祖母):老太 (曾祖母)、姑太、 字 “ 娘 ”); “ 黎 山 老 ” (指 母
3、同辈分合称,直系先于旁系。 姨太;3、爹:小爹、姑爹、姨 亲,藏词之法,实际说的是“黎
如 : 姑 嫂 、 叔 嫂 、 兄 嫂 。 爹 ; 4、 娘 : 老 娘 、 娘 老 子 、 山老母”的末字“母”)。
过程,有极强的继承性,因此一 (比 喻 女 人 态 的 男 人 )、 “ 姑 娘 人,而是某种亲热语气的表示,
些明显体现该文化体系的词语仍 伢” (比喻扭扭捏捏、做作的样 没有任何恶意。但仍不免带有性
非常活跃。特点如:
子)。
别歧视的印记,而且放到全国的
1、 重 父 系 , 轻 母 系 。 父 系
5、女性称谓男性化。用男 范围看,这种用语还是很 不 雅
1、不同辈分合称,长辈在 亲、姻亲、外亲等亲属称谓,形
2、藏词法。如:“点头磕”
前 , 晚 辈 在 后 。 如 : 叔 侄 、 爷 成 庞 大 有 序 的 称 谓 体 系 , 称 作 (旧时指父亲,用藏词之法,实
孙 、 母 女 。 2、 不 同 辈 分 合 称 , “中心称谓的扩散现象”。
际说的是“点头磕脑”的末字
称) 仿拟而来;“湖南伢子”是 分也更容易引起注意并被记忆。 “灶妈子”(蟑螂)。(4) 副词,如
仿造湘语“某伢子”而来。
4、女性亲属称谓会发生语 “ 胡 的 妈 的 ” (形 容 不 问 情 由 ,
二. 武汉亲属称谓词的性别 义降格的情况,即本来属于中性 莫名其妙地)。
歧视现象
的称谓词,会含有贬抑色彩,而
方式
上的一套规矩在此大行其道。时 在武汉亲属称谓中主要有三种作
(一) 附加式
间长了,武汉人也沾染了些江湖 用:第一,表辈分和排行,有时
1、 前 缀 + 词 根 。 常 见 的 有 习气。一句黑话“拐子”,武汉 还包括引申义,多用于前缀。如
“老”“小”“幺”“大”,如: 人却借用来称呼哥哥,显出“兄 “大爷” (对老年男性长辈的尊
改嫁带的儿女。 (2) 以位置借
在弱化、减化的现象。如称“孙
3、合称词如表示一种关系, 代:以“屋里的”代妻子 ; 以
子”或“孙娃儿”为“孙”,称 可用于单称,如:“我屋里头还 “ 外 头 的 ” 代 丈 夫 ; 以 “ 堂 客 ”
“老幺”或“幺儿”为“幺”,称 有一个姊妹”“他是我的弟兄”。 代 妻 子 或 已 婚 妇 女 ; 以 “ 娘 屋
爷 骂 娘 ”); 伢 伢 (面 称 婴 儿 ) 的多种关系;姊妹伙:两个或两 辫子” (用抓辫子这一含有抓住
—— —伢 (孩子)。
个以上姐妹的不定指;娘屋里: 对方短处作把柄意味的动作代妻
(三) 弱化、减化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娘 家 人 的 不 定 子的兄弟);“带来的”代妇女
亲属称谓语在使用中普遍存 指。
哀愁诠释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 多的两个称呼可看出来:一个是
3、 前 缀 + 词 根 + 后 缀 。 如 :
三个方面深入揭示其语言特点与 “拐子”,另一个是“嫂子”。汉 老头子、小姑子、大舅佬、小姨
文化内涵。
口作为四大名镇之一,明清以来 子。
一.武汉亲属称谓词的构成 就是六方杂处的水陆码头,江湖
从以上结构不难发现,词缀
老亲爷、小爹爹、幺姑娘、大 长如手足,生死与共”的情感。 称;指恶霸、地头蛇,社会地位
爷。
与之对应,武汉人喜欢把熟悉、 较高或傲慢自顾的男性);“大
2、词根+后缀。用后缀构成 不太熟悉甚至初次见面的已婚女 姑娘” (家中长女;成年女孩)。
的词在派生词中占大多数,也是 人统统叫“嫂子”。
第二,给词语灌注褒贬之情或点
(老二) 是由“拐子”称老大仿 对词序产生强制作用,将重要的 生活状 态 差 强 人 意)。 (3)名 词 ,
拟 而 来 ; “ 来 保 ” (儿 子 的 俚 信息置于首要位置。从心理语言 如 “ 寡 妇 腔 ” (单 调 凄 凉 的 哭
称) 是 由 “ 太 保 ” (儿 子 的 雅 学的角度看,居于首要位置的成 腔)、“姑妈心” (冷酷的心)、
武汉是华中地区的水陆交通 子”,而叫“姐夫哥”)。特定场 伢;(4)称谓名词 +伢 : 媳 妇 伢 、
枢纽,也是长江中流最大的经济 合下还带谑称意味,如“舅子” 女 婿 伢 、 外 甥 伢 、 侄 子 伢 ; (5)
文化中心,素有“九省通衢”的 (带侮辱意,“个舅子才拐 (坏) 形容词+伢:野伢、胖伢、年轻
“姑妈”为“姑”,称“小姨”或
(五) 中心亲属称谓的扩散 里”代娘家。(3) 以称谓借代:
“姨妈”为“姨”。
最显著的特点是以直系亲属 以“拐子”这个黑帮隐语代哥
(四) 合称
的称谓为构词语素,通过词根复 哥;以“太保” (戏剧中对绿林
第一,使用原则。
合 法 向 外 扩 散 , 构 造 出 旁 系 宗 好汉的尊称) 代儿子。
语。
城里伢、湖南伢子 (湖南人的代 惯,约定俗成。
(1) 有的指年纪较小。如 称);(3)表职业身份的名词+伢:
(二) 重叠式
“妹夫子” (对姐夫不说“姐夫 徒弟伢、学生伢、木匠伢、裁缝
1.重叠式亲属称谓语在表义
018
淘 研 金 究 者
文学教育2011.04
方面主要表示“小”,含有怜小、
第二,用法。
美称。南北文化的融合,不仅锻 咧”,引自 《汉口竹枝词》 一八 伢;(6)姓+伢:特称张伢、李伢;
造出直爽率真的武汉人,还历练 三:“破口不妨伤父母,一呼舅 (7)排行+伢:大伢、小伢。
出 一 套 极 富 江 湖 气 的 汉 派 方 言 子怒冲冠。”注:市井相嘲,以
这七类词指称“孩子或子
(一般指武汉市汉口中心城区的 呼人舅子为占便宜)。
属称谓语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两
角度看,这种现象就更明显了:
6、 在 亲 属 称 呼 的 泛 化 中 , 性之间的语言差异有所缩小。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