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炎保肝药合理用药

抗炎保肝药合理用药


研究背景:肝脏炎症常见类型
病毒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病
药物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研究背景:肝脏炎症辅助检查
肝脏炎症辅助检查项目
肝功能
ALT、AST、胆红素、GGT、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 ALP等
PT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近 期内PTA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降至40%以下为肝衰竭的重要诊 断标准之一,小于20%者提示预后不良 了解有无肝炎病毒感染 标志 如甲胎蛋白等,以早期发现肝癌
慢性乙型及丙型肝 炎 药物性(中毒性)
• 达到抗病毒用药指征的患者,应按照指南 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主要为干扰素类、
核苷类似物)
•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毒物)
肝炎
酒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肝病
• 戒酒、营养支持治疗等 • 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及加强运动等基 础治疗 • 对有免疫抑制指征的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治
解毒保肝药
特别警示 使用本药可能出现过 敏性休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还原型谷胱甘肽 硫普罗宁
葡醛内酯
作用机制
内源性、促能量 修复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 形成无毒的葡萄
代谢、减毒 生、清除自由基、重金属和药物 糖醛酸结合物, 解毒 随尿排出体外
临床应用
酒精性、药物性、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急慢性肝炎、药
自身免疫性肝炎

• 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与硫唑嘌呤联用
对症治疗
抗炎保肝治疗
研究内容
• 抗炎保肝药物的
合理应用?
检索工具及方法
1、数据库: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脉通 外文数据库:PubMed
2、检索途径:高级检索、跨库检索,搜索
3、关键检索词:肝炎,肝损害 4、检索时间: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7年
研究背景:肝脏炎症的定义和病因
• 肝脏因病毒、药物、酒精或代谢异常等引起的炎症改变 • 广义肝脏炎症实际上包括几乎所有肝病(liver disease) 遗传性因素 免疫性因素 营养性因素
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工业毒物、药物、慢性酒精中毒 肝豆状核变性、原发性血色病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饥饿
相关学习汇报
临床常用抗炎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抗炎保肝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炎保肝药物:具有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 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一类药物
1
2 3
• 抗炎类药物 •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 • 解毒保肝药
4
5 6
• 利胆保肝药
• 抗氧化剂 • 其他(促能量代谢药、生物制剂、中药制剂)

静脉给药宜以葡萄糖液溶解。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

代表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


特点: “必需”磷脂,细胞膜的重要组分
作用机制

脂肪肝 急慢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中毒性肝炎
补充人体外源性磷脂成分; 改善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的跨膜过程;
提供能量;
降低胆结石形成指数。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
病毒性肝炎 重金属的解毒 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代谢/ 殖系统 、免疫系统、胃肠道、 过敏反应。 物中毒 用药期间避免阳 过久站立。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几乎无
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 光直射、高温及
利胆保肝药
腺苷蛋氨酸 作用机制 内源性、促进肝解毒过程、防 止胆汁淤积 临床应用 各型胆汁淤积 熊去氧胆酸 增加胆汁酸的分泌、抑制肝脏胆固 醇的合成、松弛肝胰壶腹括约肌、 减少肝脏脂肪 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胆汁性 消化不良、黄疸等,回肠切除术后 脂肪泻、高三酰甘油血症、肝肿大、 慢性肝炎等,胆汁反流性胃炎。 治疗期间进食含低胆固醇的食物, 有利于本药的溶石作用。 不能溶解胆色素结石、钙化胆固醇 性结石、混合结石及不透过x线的 结石。
抗炎保肝药物的合理应用
学生:马 迪
老师:李燕菊
研究背景及内容
相关学习汇报
结论
研究背景:前言
肝脏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生物合成、生 物转化及解毒等作用,不仅参与蛋白质,脂类及糖类等物质 的代谢也参与酒精及毒物等的体内代谢过程。同时肝脏也是 各种致病因子或疾病常侵袭的器官。如异常代谢药物,微生 物等,均可造成肝脏损伤。 已证实多数肝损伤常伴有炎症反应,肝纤维化、肝硬化及癌 变是最常见肝病进展形式及转归
周宝桐.保肝药物的合理使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3):311-312.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34(2):152-162. 各药说明书.
抗炎类药物

代表药物:甘草酸制剂

特点:应用最多;18α 、18β两种异构体(α 强于β)。
第一代 • 甘草甜素
第二代 • 复方甘草 酸苷(β 体)
第三代 • 甘草酸二 铵(α体 为主的α、
第四代 • 异甘草酸 镁(纯α 制剂)
β混合体)
抗炎类药物

作用机制


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无明显皮质激素样副作用;
退黄和解毒; 抗病毒及杀伤异常细胞; 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抗过敏;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不可与碱性液体、含钙离子的 溶液及高渗溶液(如10%葡萄糖
PT及PTA 肝炎病毒学指标 肿瘤标志 影像学
包括腹部肝胆脾彩超,了解肝脏有无慢性损伤以及早期筛查肝癌, 必要时行腹部增强CT或MRI,以了解肝脏损伤程度
可用于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评估 是评估患者肝脏损害程度的金标准,包括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 两个方面
肝脏瞬时弹性扫描
肝组织活检
研究背景:肝脏炎症的治疗 对因治疗

注意事项


胶囊剂:随餐服用、大量液体、整粒;
静脉滴注: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 液稀释; 极少数患者可对本药注射液中的苯甲醇发生过敏反应 ,禁用于新 生儿,妊娠前3个月慎用。

解毒保肝药

代表药物:谷胱甘肽、硫普罗宁、葡醛内酯

特点

为肝脏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 促进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促进有毒物质排出
药物性肝损伤
病毒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抗炎;
抗纤维化; 减轻细胞的损伤坏死; 对治疗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有一定作用。
抗炎类药物

注意事项


口服吸收不完全,不受食物影响;
主要经胆汁排出; 常见副作用有低钾、水钠潴留、浮肿; 严重低钾或高钠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者禁用,妊娠 妇女和新生儿慎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