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教出版社马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高教出版社马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你要有知识,你就 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 尝一尝。 ——毛泽东
(一)科学的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类型: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生产实践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深圳
名人名言
• “不登高山,
• 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 • 不知地之厚 也。”——荀子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农牧业生产
天文学、数学
建筑、手工业
战争
力学
孙子兵法 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
“哲学家们只是 用不同的方式解 释世界,问题在 于改变世界。”
——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
•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 革命的运动。 ——列宁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检验和判 定某种认识是 否符合实际, 即是否具有真 理性,需要有 一个客观标准, 这个标准也只 能是实践。
2、实践三要素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 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 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 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 程序和方法
3、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改造世界
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地活动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改革开放
实践需要
邓小平理论
认识产生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列文虎克制造的显微镜-200 倍
电子显微镜 – 300万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社会一旦有技 术上的需要,这种 需要就会比十所大 学更能把科学推向 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