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执法风险与防范

税务执法风险与防范

税务执法风险与防范
第一部分税务执法共有风险行为共有风险行为是指税务人员在做出各项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的执法风险,具体分为税务行政不作为、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执法程序违法、执法文书错误、越权执法、税收执法侵权、执法依据错误、证据收集不充分不合法、自由裁量权滥用、税务执行不到位、其它执法风险等十个方面48个执法风险点。

一、税务行政不作为
【提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消极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侵犯税收利益、扰乱税收秩序、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后果,形成执法风险。

【表现形式】税务行政不作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2种形式:
(一)侵犯税收权益、扰乱税收秩序的行为
1.未宣传、贯彻、执行税收法规,未辅导纳税人依法纳税。

2. 未责令限期改正。

3.不征少征税款。

4. 未按规定缴销纳税人票证。

5.不处罚或少处罚,应处罚不处罚。

6.不移送税务违法案件。

7.不执行上级机关征税决定。

8.不执行裁决。

9.不按规定对纳税人进行检查监管。

10.不受理不查处举报案件。

11. 不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措施。

12、未告知纳税人申请回避的权利。

(二)侵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1.无正当理由不予以办理税务登记。

2.无正当理由不受理纳税人申请。

3.无正当理由不确认税务资格。

4.无正当理由不发售发票。

5.无正当理由不开具税收单证。

6.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工作职责,不遵守法定时限,拖延办理各项税务行政审批。

7.无正当理由不退还纳税人多缴税款。

8.不为纳税人提供无偿服务。

9.不告知纳税人权利事项。

二、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
【提示】以税务机关内设科(股)的名义对纳税人做出处理决定或安排无执法资格的人员参与执法,形成执法风险。

三、执法程序违法
【表现形式】执法程序违法主要表现为以下9种形式:
1.开展日常税务检查,应出示而未出示税务检查证;
2.收集证据资料,纳税人未签署意见或者盖章;
3.违反法定程序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4.应告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而未告知。

5.没有送达文书或《税务文书送达回证》未经纳税人签收。

6.在对纳税人做出补税或处罚决定时,未听取纳税人的陈述、申辩,以及不按程序举行听证。

7.未按规定步骤履行执法程序。

8.未按规定下达《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就采取查封、扣押货物,并冻结
银行存款。

9、责令限期未到,就采取后续税收管理措施。

四、执法文书错误
税务执法文书不合法形成的风险
(一)文书标准要高度统一。

(二)文书选用要准确无误。

(三)文书制作要仔细严谨。

(四)文书送达要合法有效。

五、越权执法
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范围主要:主体越权、管辖越权、职能越权等三种情况。

(一)执法主体越权(包括级别越权和业务越权)形成的风险
(二)超越管辖权形成的风险
六、税收执法侵权
(一)未依法回避形成的风险
(二)对纳税人的参与权、知情权缺乏充分尊重
(三)是侵犯纳税人的信赖利益保护权
七、执法依据错误
(一)错用法律依据形成的风险
(二)错用法律条款形成的风险
(三)违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形成的风险
(四)税务案件定性不当
八、证据收集不充分、不合法
在税收执法中,证据收集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收集证据或证据收集不充分形成的风险
(二)违法收集证据形成的风险
以偷拍、逃录、窃听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九、滥用自由裁量权
(一)行政处罚时,责罚明显不当形成的风险
(二)因纳税人申辩而加重行政处罚形成的风险
十、税务执行不到位
在税务实践中,税务人员在执行上存在的风险主要有:
(一)未按规定送达文书形成的风险
(二)未充分运用有效执法手段形成的风险
【提示】税务人员未运用法律规定的强制手段来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特别是对欠税的清缴,未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未行使对代位权和撤销权,甚至缺乏必要的催缴文书,形成执法风险。

十一、其他执法风险
(一)泄露纳税人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形成的风险
(二)不遵守保密纪律形成的风险
(三)以权谋私,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形成的风险
第二部分税务渎职违法犯罪个体风险
一、税务渎职违法犯罪的含义、特点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税务渎职犯罪的含义 税务渎职犯罪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不履行、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权,致使国家税款、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破坏了税务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

(二)税务人员渎职犯罪的特点和趋势
1.案件多发生在基层税收征收第一线。

2.群体犯罪现象严重。

3.税务人员渎职犯罪多发生在流转税管理和出口退税管理领域,税务管理部门渎职犯罪也有上升的趋势。

4.损失巨大,后果严重。

5.在客观上呈现出渎职案件上升的趋势。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案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征管制度不健全,部门间职责不清,制约不力。

2.有章不循,管理混乱。

3.人情观念至上,法纪观念淡薄。

4.外力的干预。

二、税务人员渎职违法犯罪发生的主要环节
1.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环节。

2.发票管理环节。

3.征收环节。

4.稽查环节。

三、几种税务人员渎职违法犯罪的认定标准以及认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几种税务人员渎职违法犯罪的认定
主要有八个:
1.滥用职权罪★
2.玩忽职守罪★
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4.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5.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6.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7.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8.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上述八个涉税渎职罪名可归类为三种行为类型:
越权类渎职行为:
失职类渎职行为:
徇私舞弊类渎职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