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市场及策略逻辑分析
徽商期货伍正兴
0引言
广东是全国第一的饲料大省,饲料产量近3000万吨,其中江门、佛山、广州地区产量排名前三。
广东还是国内大豆压榨量名列前茅的区域,年大豆压榨超1000万吨,豆粕供应量大,覆盖面广。
从近两年豆粕价格走势来看,广东地区价格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国市场的风向标,是业务拓展及观测行情的重要窗口。
调研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广东地区主要油厂销售模式、春节前后开机、库存情况;二是主要贸易商经销模式、库存、基差销售等情况;三是广东地区饲料企业豆粕采购标准、饲料需求情况以及春节前后备货情况;四是了解市场各方对一季度及2018年豆粕市场看法。
就上述问题,我们对广州、东莞、佛山、江门等地油脂油料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共走访了14家企业,其中包括3家贸易企业,5家油厂(2家外资)和6家饲料企业。
第一部分广东豆粕市场调研纪实
一、上游油厂调研情况
(一)油厂开机与榨利
2017年广东地区油厂利润整体较好,压榨量总体有所增加,增幅7%左右,增量来源于2017年扩建的工厂带来的新增产能。
广东油厂开机率均值在65%-70%,外资企业的开机率高于均值在85%左右。
大型油厂在2018年有新的产能扩建计划。
走访的5家油厂在原料采购方面都是由总部统一采购后进行分配,风险由总部控制,在销售方面则是由分公司或分厂根据客户性质及销售区域实际情况与总部共同协调定价。
(二)豆粕基差定价
广东地区油厂豆粕销售模式普遍采用基差定价模式,民营油厂基差销售比重低一些,在30%—40%,70%左右采用一口价;外资企业基差销售占比很高在80%¬—90%。
基差销售中,油厂对下游饲料厂或贸易商收取的履约保证金水平在10%—15%,购买基差时收取(收5%),点价后(再收5%—10%)收取。
不同的油厂对不同性质的客户收取的保证金比例会有差异。
油厂对饲料企业的直销比例大幅提高,以前油厂对贸易商和饲料厂各占50%的销售比例,现阶段油厂对饲料厂的直销比例占70%,贸易商下降至30%,油厂表示现在新的贸易商在油厂开户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一方面因为油厂对贸易商的现货渠道、销售能力、期货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油厂直接对饲料厂更好合作,配合度更高。
油厂生产的豆粕多以43和46蛋白为主,比例各占一半,两者全年价差基本在150元/吨左右。
有的油厂已主推46蛋白豆粕,主要原因是46蛋白生产出来的饲料品质稳定。
在华南地区豆粕品牌溢价性较差,饲料厂主要认蛋白含量,同一集团下不同工厂,甚至不同集团下的同一蛋白都可以混销。
因此,油厂对下游客户也提高了服务质量,帮客户从不同角度分析行情,以提升行业竞争力。
(三)关于政策及其他
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国降低进口美国大豆船货中所允许的杂质含量,以含有的杂质不高于1%为标准。
对此项新规,油厂表示短期内或影响美豆销售进度,影响中国采购进度,但总体影响不大,且个别大型油厂一直就将大豆含杂率控制在1%以内。
环保最近两周对油厂影响较大,有的中小型油厂已经停机,周边的饲料厂停机,大型油
厂的开工率也较大幅度下降。
春节期间油厂普遍停工7-8天,更长的有半个月,一般在初五左右开机。
对新年度的行情,油厂表示不会很悲观,美豆的重心上移,支撑位在900美分—940美分区间,但一季度受传统春节影响,价格会偏弱,2018年5月以后,行情会逐渐转强。
但基于基本面的供应压力,上方空间亦可见,上扬空间不会太大。
二、中间贸易企业调研情况
尽管油厂对贸易商销售的豆粕比例在下降,但贸易商的存在对油厂而言仍有重要意义,客户结构多元化,风险相对较小。
贸易商为规避经营风险,经营品种的范围在逐步扩大,豆粕、菜粕、高粱、大麦、棕榈粕、进口颗粒菜粕、进口高粱、鱼粉等,避免品种单一而错失行情机会。
走访的3家贸易商年贸易量分别在50万吨、120万吨和230万吨,其中豆粕的贸易量在50%—80%,其余为杂粕、DDGS、高粱大麦等品种。
销售区域以珠三角为中心,广东市场为主。
两广地区贸易商豆粕基差炒单比重很高。
贸易商客户群体以中小饲料厂为主,占70%—80%,销售给其他贸易商约占30%。
销售模式比较灵活,一口价和基差都可以。
大型贸易商基差销售占30%—40%,其中远月基差多些,且会给饲料厂7-10天的款期,时间长的15-20天。
总体来看,贸易商都是期现结合操作,但不同贸易商的经营方式和企业资金实力有所不同,在基差的购销上有很大差异。
对油厂销售的2018年3-9月50基差,有的贸易商就购买了,而有的则因为时间跨度长等因素,没有购买。
贸易商表示春节一般不会备货,贸易公司没有这个习惯。
对于行情走势,认为年后是豆粕的传统消费淡季,一般会持续到3月份。
三、下游饲料企业调研情况
(一)饲料产量
广东饲料产量2017年2973万吨,2016年2800万吨,增幅6%。
饲料产量排名居前的企业是海大、通威、恒兴和粤海。
总体来看,广东饲料产量中猪料占45%—46%,禽料占35%,水产料占15%—17%。
(二)豆粕需求及豆菜粕价差关系
2017年豆粕需求较好,大型饲料企业增加8%—10%豆粕需求,主要原因是豆粕的价格优势,DDGS进口受限。
在猪料配料中调整比较明显,比例增加2%—3%。
猪料有外观颜色要求,对外销售属于商品料,替代比例会低些,大型饲料企业下游延伸至养殖,猪料供自用,则添加比例会更高;在禽料配比中,豆菜价差扩大则以菜粕为主,肉鸭饲料会将菜粕添加比例从2%提高到15%。
在鸡料中豆粕添加量占20%—30%,菜粕不足5%;豆粕菜粕价差、猪价、DDGS政策都会影响豆粕在饲料配料中的比重。
豆粕菜粕价差的临界点,不同企业根据各自的生产情况接受点位有所不同,低的500元/吨,高的700—800元/吨。
(三)豆粕库存与备货
饲料企业豆粕采购方式为基差和一口价相结合,哪种方式有价格优势就使用哪种方式。
基差采购占采购总量的30%—50%不等。
广东饲料企业通常在春节前20天左右备货,广东饲料厂大多库容比较小,一般备货库存周期为7天,大型饲料企业备货库存周期为10-15天,通常不会超过20天。
通过走访发现饲料厂厂内库存普遍不多,主要原因是饲料厂普遍认为大豆和豆粕供给充裕。
环保对饲料企业有影响,主要是饲料厂的废气和废水,饲料企业为环保达标进行资金投入在二千万左右,成本昂贵,导致很多中小型饲料厂停产或关闭。
(四)2018年豆粕需求展望
饲料厂认为2018年豆粕需求应该会增加,至少会稳定,主要是猪料情况比较好。
从饲料配方看,豆粕的替代品增量不会放大,菜粕量增幅小,鱼粉量2017年已经创新高,进口DDGS双反政策,2017年我国进口ddgs的总量不超过50万吨(2015年进口量682万吨,2016年进口量在315万吨),所以豆粕用量仍会较大;从需求端看,大型饲料企业生猪存栏有所增加的,很多大型饲料企业开始大量投资生猪养殖。
主要原因是在环保严查中,淘汰了散养和小型养殖户,大型企业看到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秘鲁2017年中北部第二捕季进展不顺,造成鱼粉供应缺口,鱼粉价格大幅上涨。
随着进口鱼粉价格高企和明年上半年供应短缺的预期增大,鱼粉替代成为关注焦点。
大集团采购大量性价比有优势的国产鱼粉,及替代性动物蛋白应对,如鸡肉粉、肉骨粉,也有考虑发酵豆粕等植物蛋白原料的替代。
如果鱼粉价格太高,中低档水产饲料配料中会继续下调鱼粉添加比例。
四、调研总结
从调研结果来看,油脂油料上下游企业对2018年的行情有所期待,但又碍于供需矛盾,对上方空间没有太大想象。
在大格局没有实质变化的情况下,仍“寄情”于天气因素,等待阶段行情机会。
就豆粕而言,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两广地区饲料企业已经开始菜粕反替代豆粕,但是一方面因为四季度是水产养殖淡季,另一方面DDGS进口政策尚不明确,因此反替代空间不大。
第二部分策略逻辑解析
1、关于豆粕单边行情
根据调研市场情况来看,对于5月份之后的豆粕行情不必过于悲观,主要是基于:一是2018年豆粕需求会稳中有增,尤其是猪料;二是不可小觑天气因素对行情的影响,届时存在天气炒作的可能。
对于1月中下旬的行情,会受到节前备货的提振,有一波小反弹,但春节之后依然是弱势,5月份左右或有好转。
亦可以考虑买入m1901看涨期权。
2、豆菜粕价差
对于豆菜粕价差而言,在饲料配方中有替代关于,二者价差的临界点,不同企业根据各自的生产情况接受点位有所不同,低的为500元/吨,高的为700—800元/吨。
价差在500的时候就会考虑用菜粕的反替代,但不意味着一定会更改配方,因为还要考虑饲料颜色等问题。
值得一体的是,可以从豆菜粕价差高低位的角度来审视他们各自的单边走势以及油粕比的走势。
3、油粕比
关于油粕比头寸主要需考虑豆油的高库存问题,如果豆粕对菜粕等的替代量缩水,那么油厂的开机率就会下降,这有利于豆油去库存进度,从而波及到油粕比的走势。
免责申明: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报告由徽商期货研究所组织撰写,供业务人员及在徽商期货进行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参考。
尽管本刊所载信息我们认为是由可靠来源取得或编制,徽商期货并不保证本刊所载信息或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或完整性。
本刊所载资料不应视为阁下对任何期货商品交易的直接依据。
在选择期货投资以及对期货商品做出交易决策之前,建议向徽商期货专业人士咨询。
未经徽商期货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刊内容全部或部分发布、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