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48年——1982年美国经济危机评析

1948年——1982年美国经济危机评析

1948年——1982年美国经济危机评析
(这是笔者写的一篇研究美国历史的一篇文章)
美国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巨大发展。

生产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二战中,美国大量供应盟国军火物资,盟国成为美国的“兵工厂”。

出现了战时的经济繁荣。

但为时不久,美国发生了1948年~1949年的经济危机。

后侵朝战争给美国带来战时繁荣,但战事一停,就发生了1953年~954年经济危机。

此后,在1957年~1958年和1960年发生了两次经济危机。

60年代中期,美国扩大侵越战争,使国内经济危机延迟到1969年~1970年才爆发。

侵越战争停止后不久,1973年~1975年的一次规模较大的一次经济危机接踵而至。

到80年代初,工业生产从1980年2月到1980年7月连续下降,其后短暂回升从1981年8月起又告下降,到1982年11月尚未恢复上升。

(注:从1948年~1982年共爆发了8次经济危机。

第一次1948.11~1949.10 共12个月. 第二次1953.7~1954.5共11个月. 第三次1957.8~1958.4 共9个月. 第四次1960.4~1961.2 共11个月.第五次1969.12~1970.11共12个月.第六次1973.11~1975.3 共17个月. 第七次1980.2~1980.7 共6个月. 第八次1981.8~1982.11 共16个月.)从以上可以看出,战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因素外,例如,市场萎缩商品卖不出去。

一般认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那么,我们看美国当时是怎样处理这一次次经济危机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是否与美国处理经济危机的作法不妥有关系?
当时,历届美国政府(注:在任的美国总统是第33届到第40届,分别为: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反危机的措施是:金融方面,调整贴现率。

在金融市场买卖证券。

放松抵押贷款的门槛。

在财政方面,增加军费开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实行减税、免税、退税等补偿性财政政策。

在私人经济方面,采取大量推行消费者信贷、住房建筑抵押贷款等帮助垄断企业推销过剩产品。

实行了这些措施后,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变形:即危机期间,生产下降幅度较小,最严重的1973~1975年经济危机期间工业生产只下降15.1%.危机过后,萧条和复苏阶段缩短,甚至两者之间难以区分.使经济危机的爆发比过去更频繁.
美国政府采取的上述反危机措施以及私人企业的信贷扩张,造成日益加重的通货膨胀.造成一方面物价加速上涨,一方面生产增长速度速度放慢.与此同时,失业人数不断增长.从而形成了所谓”滞涨”局面.
综上所述,美国在1948到1982年间.在调整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治标不治本.只在经济领域开展宏观调整没有触及经济体制.一味地保护私有制,维护垄断资本家的利益.结果如同庸医治病,把急性病治成慢性病,但不能从根本上清除病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