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现象
比索大幅度贬值导致股市行情狂跌。 外国资本纷纷外逃,国际储备大量流失。 因比索贬值与物价上涨互相攀升,市场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银行利 率不断上场,大批企业陷入资金困难。 比索贬值引起成本上升而被迫停产,造成职工大批失业。通货膨胀与 失业扩大并存把大批低收入居民推向极端贫困之中。
背景
1994年年初,由于社会贫富悬殊问 题引起墨西哥恰帕斯州农民武装暴 动。12月19日新政党上台不久,全 国社会矛盾激化。政局动荡导致了 金融市场的强烈动荡,外国投资者 担心无法收回债权,纷纷抽回在墨 西哥的投资,这使得墨西哥货币比 索贬值的压力骤然增大。 为阻止资金外流,减少巨额贸易逆 差和国际收支赤字,1994年12月20 日墨西哥政府宣布比索贬值15%, 金融危机终于爆发。在不到一年时 间里墨西哥比索贬值竟达到126%, 震惊了美洲欧洲乃至亚洲。
导火索
美联储提高美元利率,美元走向强势。墨西哥开放了资本账户,在美 元疲软的情况下本国债务美元化现象蔓延。在危机之前,墨西哥的美 元债券数量是1500亿比索,但危机之后,由于比索贬值等因素,墨西 哥偿还了3000亿比索,占GDP的10%。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比索贬值。而塞迪略政府之所以在上 台后不久就诉诸贬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汇储备不断减少,无法 继续支撑3.46比索兑1美元的汇率。
根本原因
政府将汇率作为反通货膨胀的工具。 政府用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短期债券取代一种与比索挂钩的短期债券。 当政府宣布比索贬值后,金融投机者便大量抛售短期国债。 外汇储备的减少、比索的贬值是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而用投机 性强、流动性大的短期外国资本弥补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则是金融 危机的深层次根源。
墨西哥金融危机
基本概述
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墨西哥发生了 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 机。这场金融危机震撼全球,危害极大,影 响深远。 1994 年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对 外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这一决定 在市场上引起极大恐慌。外国投资者疯狂抛 售比索,抢购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跌。汇 率从最初的3.47比索兑换l美元跌至3.925比 索兑换l美元,狂跌13%.伴随比索贬值,外国 投资者大量撤走资金,墨西哥外汇储备在20 日至21日两天锐减近40亿美元。墨西哥整个 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从20日至22日,短短的 三天时间,墨西哥比索兑换美元的汇价就暴 跌了42.17%,这在现代金融史上是极其罕 见的。
危机教训
作为“新兴市场时代”出现后的第一次大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给人 们留 下了深刻的教训,除必须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外,下面两条也是 值得吸取的教训。 首先,要正确把握实现金融自由化的速度。 其次,必须慎重对待经常项目赤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经济原因
墨西哥金融危机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总结于以下三点: ①金融市场开放过急,对外资依赖程度过高。 ②政局不稳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③忽视了汇市和股市的联动性,金融政策顾此失彼。
解决措施
一是接受美国的苛刻条件—同意以石油出口收入为抵押,获得了美国 20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 二是政府宣布实施紧缩经济和稳定金融的紧急计划 除举借外债墨西哥政府还采取了下列稳定比索汇率的主要措施 ①实行浮动汇率。 ②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 ③实施全面紧缩计划,紧缩财政,增收节支,限制工资增长幅度。 ④逐步降低利率。 ⑤在国际上发型面值近百亿的美元的政府财政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