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科普宣教-周围血管疾病宣教

社区科普宣教-周围血管疾病宣教


动脉硬化症的预防和治疗
饮食 运动
药物
饮食健康之控制篇
控制热量:摄入与消耗的能量平衡
控制脂肪
少食动物性脂肪,少用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动物油或黄油,多用含

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烹饪 每周吃猪牛肉不超过3次 少油煎或炸,肉和鱼最好烧,烤或烘 不超过每日两个蛋黄 少吃动物内脏
从下肢,到心脑-PAD治疗目标
下肢
近期改善下 肢症状
心脑
远期带来 心脑血管获益
PAD的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轻度跛行患者及不能耐受手术者) 1)控制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戒烟) 2)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波立维) 3)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怀疑血栓 4)扩血管治疗(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 5)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穹、红花、水蛭素) 6)运动锻炼(Burger运动),促进侧枝循环。
核磁共振血管显像(MRA) 动脉造影(DSA ):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的“金”标

糖尿病下肢PAD的特点
病变广泛
多部位、多节段
病变更远端,小血管病变
并有微血管病变
容易出现肢端坏死、感染
糖尿病中PAD患者的筛查
足背、胫后动脉触诊、皮温 异常 ABI测定 正常 年度随访
血管CTA
咖啡:刺激心血管和大脑,影响睡眠,不宜多饮 喝茶
提神、强心、利尿、消腻、降脂 多喝茶可预防动脉硬化
适度运动
体力活动量需根据原本身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
不宜勉强作剧烈运动 每天最好坚持不短于30分钟的活动,可分3次进行,每 次10分钟
依个体条件可进行保健体操、打太极拳、骑车、步行、
血中的脂肪种类
胆固醇(CHO)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固醇超过240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超过160mg/dl,提示胆
固醇过高
甘油三脂(TG)
正常值为50-140mg/dl
载脂蛋白(APO)
胆固醇有好有坏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可转化为 L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运送胆固醇至
肥胖
是一种疾病
增加心脏负荷,血脂异常,易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 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
合症
体重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2
正常值为18-24 BMI 25-30死亡率比低于25的人群增加10-25%; BMI 超过30,死亡率增加50-100% 中国特点:体形小,肚皮大,危害大
概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病变动脉内膜增厚、增生及脂质浸润,形成粥样斑 块,并可伴有钙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形成血栓 和管腔闭塞; 好发人群多为中老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 病人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脑血管 病、糖尿病等 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
蚕豆、豌豆、胡萝卜、绿叶蔬菜等
新鲜水果、桃子、梨、苹果等
提倡鱼及海产品
提倡每周至少吃2次鱼 多食海产品,如海带、海鱼、海蜇、淡菜、紫菜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碘、
铁、钙、硒、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
烟、酒、咖啡与茶
吸烟
不吸烟 防止被动吸烟
饮酒
酗酒、醉酒不利于健康 少量饮酒有益于血管健康 少量饮酒:每周葡萄酒少于1L,或啤酒3L,或烈性酒0.5L 老人首选葡萄酒
全身血管,被称为“坏”胆固醇,是造成血管 阻塞、硬化的元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将黏附在血管 上的多余LDL运送回肝脏,具有“保护”血管 的功能
除了胆固醇,还有甘油三脂
血中的甘油三脂负责人体能源搬运和贮藏
如果甘油三脂过多,也会和胆固醇一样变成
动脉硬化症的危险因子
甘油三脂的增高与饮食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
控制糖分:不食或少食甜食、奶油、糖果或饮料 控制盐分: 每日摄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
饮食健康之提倡篇
提倡规律饮食
吃饭要定时 两顿饭之间一般不要加小吃 如果非吃不可的话,可吃些苹果、生胡萝卜、饼干或其他不含脂肪的
食品
提倡粗粮:如黑面包、糙米等,粗粮可改善消化,降低食物热量 提倡蔬菜水果
哪些疾病需要看血管外科?
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糖尿病足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 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 动脉扩张性疾病 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四肢动脉瘤 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布加综合征(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 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血栓 肾衰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或狭窄的处理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的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 吸烟导致血液输氧功能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使已经缺血 的组织更加缺氧,使血管更容易发生急性闭塞。
缺乏运动
运动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帮助身体
把多余胆固醇从胆道及肠道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沉积 在血管内壁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消耗过剩热量, 使身体脂肪比重减少,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1 .轻微症状期:早期患肢感觉发冷、凉,轻度麻木, 活动后易感疲乏。 2 .间歇性跛行期:活动后患肢疲乏无力、肌肉疼痛、 痉挛,休息数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
3 .静息痛:在患肢休息时也感到麻木、疼痛,尤其夜 间疼痛加重。
4.组织坏死期:肢端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大面积坏死。
临床表现--主要体征
1.皮肤苍白、皮温降低、皮肤变薄、肌肉萎缩;
• •
全球PAD患病人数增长迅猛
PAD流病系统分析,入选34项研究112027例参与者 根据患病率估算全球2000年和2010年PAD患病人数
2000年 PAD患者16400万
2010年 PAD患者20200万
伴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10年间PAD患者人数增长23.5%
Lancet. 2013 Oct 19;382(9901):1329-40.
治疗 血管DSA
异常
正常
2011,ADA指南. Diabetes Care. 2011 Jan;34 Suppl 1:S11-61
40
PAD危害:
下肢症状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PAD
跛行和静息痛 导致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下降
J Am Coll Cardiol. 2010 Dec 14;56(25):2147-81.
24-28超重,28以上肥胖 腰围男性大于90cm,女性大于85cm,也属肥胖
过大压力
工作生活压力过大,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心跳加快,易损伤血管内壁发展成动脉硬化
其它因素
性别:女性激素有保护血管的作用,绝经10年后女性发生
动脉硬化的可能性与男性相当 年龄:年龄增加易发生动脉硬化 饮食:高热量,高胆固醇,高动物油脂食物易致动脉硬化 家族史 药物 不良情绪
斑块破裂 • 心肌梗死
• 中风或大面积脑梗
• CLI、肢体坏死
1. Libby P. Current concept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Circulation. 2001 Jul 17;104(3):365-72 2. Pepine CJ. The effects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o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potential role in myocardial ischemia. Am J Cardiol. 1998 Nov 19;82(10A):23S-27S
PAD是一种多元性疾病,动脉硬 化导致主动脉及其分支,包括颈 动脉、四肢动脉、内脏动脉等的 进行性狭窄、闭塞,甚至扩张性 疾病。
J Am Coll Cardiol. 2010 Dec 14;56(25):2147-81.
动脉粥样硬化是PAD与心脑血管疾病 共同的病理基础
AS初期 无临床表现
斑块形成 • 心绞痛 • TIA • 间歇性跛行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和死亡率增加
PAD与寿命的关系(生存率)
• 间歇性跛行患者5年后生存率为70%左右、10年后变成 40-50% • 重症肢体缺血患者生存率更低
PAD患者生存率(%)
100
80
60
40 20 0 0 重症肢体缺 血 5 间歇性跛 行 1 0
对 照
随访时间(年)
15
J Vasc Surg. 2007 Jan;45 Suppl S:S5-67.
修花剪草、拖地、干家务等活动
舒缓情绪
慢性忧郁或持续的紧张,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
心跳快速、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流减少 放松身心,保持乐观心态,莫让重重心事缠身束脑
良好又充裕的睡眠,可使呼吸及心跳趋缓,是心脏的
自我保护措施
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下棋,阅读,
画画等
远离动脉硬化的秘诀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多种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肌梗死 间歇性跛行 严重缺血,静息性疼痛,肢体坏疽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每增加10岁 HR 1.39
HR 1.22
HR 1.47
HR 1.16
HR 1.68
当前吸烟:HR 2.09 之前吸烟:HR 1.87
Lancet. 2013 Oct 19;382(9901):1329-40.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血管外科
您了解血管外科吗?
跨学科的新兴医学科学
治疗范畴:各种动脉、静脉疾病及淋巴管疾病 治疗方法:传统开刀手术和现代微创介入手术
血管外科疾病有哪些症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