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18】srtp结题报告ppt-范文模板 (13页)

【最新2018】srtp结题报告ppt-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srtp结题报告ppt
篇一:srtp结题报告
目录
一、项目简
介 (2)
二、文献资料综述 (3)
(一)、引言 (3)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4)
(三)、现阶段防水工艺及其优缺点 (4)
(四)、渗透系数测定试验方法 (6)
(五)、总结..........................................................7参考文献. (8)
三、论文:九龙湖及南京部分路面铺设透水性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9)
(一)、引言 (9)
(二)、研究背景 (10)
(三)、国内外应用发展及其前景......................................
10
(四)、透水砖的分类 (11)
(五)、铺装结构及原理 (12)
(六)、铺装透水性材料的优点 (14)
(七)、九龙湖校区部分路段铺设透水路面材料可行性调查 (15)
(八)、南京市部分路段铺设透水路面材料可行性调查 (16)
(九)、结语 (17)
(十)、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四、调研报
告 (19)
(一)、九龙湖校区部分路段铺设透水路面材料可行性调查 (19)
①九龙湖校区部分路段铺设透水路面材料可行性调查表 (19)
②九龙湖校区部分路段铺设透水路面材料可行性调查报告 (20)
(二)、南京市部分路段铺设透水路面材料可行性调查 (22)
①南京市部分路段铺设透水路面材料可行性调查表 (22)
②南京市部分路段铺设透水路面材料可行性调查报告 (23)
五、心得体会 (25)
(26)
六、Photoshop 展板 (27)
项目简介
近年来,我国地下工程迅猛发展,然而由于地下防水技术的研究与改善没有跟
上地下施
工技术革新的脚步,我们便常常听闻地下施工渗水漏水事件的发生,小则影响
美观,大则不
敢想象。

在大二短学期的实习中,我们见到过不少地铁施工中的漏水渗水现象,也听实习老
师讲过不少由于防水措施的不完善而导致的大事故。

所以,做好地下施工的防
水这一步势在
必行。

通过上网查阅一些资料,我了解到地下防水通常分为两种,一类方法是铺设复
合防水层,
另一类则是通过材料自身结构的自防水来隔绝水体的渗漏。

对于后者,我想到
了基于身边不
同土质的防水性差异做出实验的可行性,再通过网上资料的查阅与同小组成员
的沟通和成果
交流,我希望能够找寻一种或多种相对安全,相对廉价,性价比最高的地下施
工混合土石配
方。

通过设计并实施南京居民对地下工程防水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实际操作不同
土石材料
渗透性实验,以及上网查阅不同防水施工方法的利于弊,我们找到一种适于地
下施工的土体
自防水防水混合土质:膨润土。

基于此,我们在施工中铺设一层或几层这样的
自防水混合土
层,或者在开裂或缝隙处做适量的膨润土填充,便可达到既安全防水又减少了
铺设昂贵符合
防水材料层所需费用的目的。

在研究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小组成员对本课题有了新的视野,新的拓展。

前半
段项目探究了防水性强(渗透性弱)的混合土体在工程中自防水的应用,而基
于砂石渗透性
的不同,我们小组想到了防水性弱(渗透性强)的混合砂石在常严重积水地区(比如我校九
龙湖校区部分地段)做为排水层的创新性与可行性。

即在某些施工中铺设一层
或多层自渗水
混合土石层,可收到高效排水、环保而又雅观的效果。

研究的过程中中我们可
能碰到过这样
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团队合作以及老师的点拨,我们最终
克服了相应的
难关,获得了一下成果。

从身边不同土质防水性出发寻找最适合地下施工的混合土
质文献资料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本SRTP科研项目开展的缘由与背景,简单的介绍了国内外工程防水工艺的演进过程,并分别对各种现有工艺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引出本
小组此次努力的方向,以求进一步探讨与深究。

关键词:防水材料防水性透水性
一、引言:
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作为工程物质基础的土木建筑材料,
其次是随之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

每当出现新的优良的建筑材料时,土木工程就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
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

中国在公
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

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

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
又易于加工制作。

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

由此土木工
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