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走向日益加剧,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与贸易规模取得长足的发展,尤其加工贸易在我国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而且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成长,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比较优势的逐步转变,许多学者开始质疑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但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仍然不容忽视。
本文试图对研究加工贸易的众多文献进行综述,以期能对进一步认识加工贸易的作用及如何促进其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作用分析文献综述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he trend of produc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growing, processing trade has become a major metho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ince implementing the polici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1978, obtain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economy of our country and scale of trade, especially the proportion in the total volume of trade of our country of processing trade rises year by year, and it produced the obvious impetus to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greatly promoted the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for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Processing trade on China's economic role to enh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ssing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s becoming one of the research focuses. With the change of economical structur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many scholars begin to doubt the role of processing trade in economical growth in China.Processing trade in our country economy play the positive role shouldn’t be ignored. The paper tries to make a survey of the vas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s, hoping to give some help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s of processing trade.Key Words:Processing Trade; Economic Growth; Function analysis; Literature Review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经境内企业装配后,将制成品出口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在理论界抑或政府部门,对待加工贸易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正确认识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论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还是从对外开放战略的有效实施的角度来看,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一、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我国加工贸易起步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
王晨钟在(2005)认为,二十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经历了积极探索与鼓励发展、逐步规范与快速发展、加强管理和促进发展三个阶段。
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
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4.8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047亿美元,增长了160多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外贸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1981年的5.63%提高到2003年的47.56%。
可见加工贸易的地位在逐年提升,而且与发展初期相比,当前加工贸易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1]。
闫国庆,陈丽静(2005)认为,在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积极实施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
从1979年到2003年,我国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26.9%,比同期外贸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的比重也不断提高,1980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仅为16.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为4.38%;2003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激增为404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7.54%。
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从1980年的6.56亿美元扩大为2003年的2418.5亿美元,占出口总的55.17%。
24年间加工贸易规模扩大了242倍,其中出口规模扩大了369倍。
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贸易方式,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2]。
刘洁,王玉兰(2006)认为,1991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具有六大特征:增长速度快、加工贸易依存度提高快;大进大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且出口长期大于进口,净出口大幅提高;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主体;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近年成为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产品[3]。
罗兴武,蔡宜斌(2002)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
到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1亿美元,比1981年的440.3亿美元增加了10倍。
其中加工贸易增加显著,其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自1981年的5.6%上升至1999年的51.6%,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4]。
上述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当前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涉及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推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增加出口创汇,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
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贺瑞霞(2006)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创汇作用、就业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5]。
贺长年(2005)认为,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影响,以及对我国劳动就业的贡献[6]。
张唯实(2007)认为,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以归纳三个方面:加工贸易直接带动资源投入制造业,形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能力;加工贸易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与管理人才[7]。
刘志忠,王耀中(2003)认为,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了外贸经营体制改革,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低,产业关联度低[8]。
以上研究表明,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策略中,加工贸易对中国对外贸易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中国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并没有较多获取贸易的动态利益,也不利于中国增长方式的转变及长期的经济增长。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无论是出于学术研究的新拓展,还是为政策选择提供有意义的实证检验结果。
三、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后,国内许多学者就此做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许多著名学者得出加工贸易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喻春娇、喻美辞(2005)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加工贸易的各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从加工贸易的各项指标分析,以我国1992~2003年的GDP及加工贸易进出口数据为样本,以Eviews(计量经济学软件包)为分析工具,从进出口、出口、进口和净出口四个方面实证分析加工贸易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测算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净出口总额对GDP的贡献率。
并得出结论: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净出口总额与我国GDP总额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对我国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我国加工贸易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的贡献[9]。
梁滢(2011)首先采用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来判断经济增长、加工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的关系,尤其是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方差贡献率来判断各个变量的作用强度及其贡献。
选取我国1981~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加工贸易出口额(PTX)、加工贸易进口额(PTM)三个时间序列为基本时间序列变量,并对其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变换后的变量分别用LNGDP、LNPTX、LNPTM 表示,应用EVIEWS6.0软件分析,数据来自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最后得出结论:国内生产总值、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加工贸易出口对GDP呈现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显著;加工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出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拉动作用在逐步增大[10]。
周月波,Fadi Alammar(2007)文采用变参数模型的动态分析方法,考察在不同的时点,加工贸易对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
同时,还采用了协整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备受争议的加工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