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教材分析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教材分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
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 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
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 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 皇权强化的趋势:秦、汉、隋唐、宋代、明清
中央集权的趋势:秦、汉、宋、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
1. 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 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2.人治色彩;独断性;野蛮性。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11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第12课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必修Ⅱ 经济成长历程
整体结构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厚今薄古。
内容选择 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多样性、
选择性。
必修Ⅱ 经济成长历程
教材主题 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
经济体制的探索
经济全球化趋势
必修Ⅱ 经济成长历程
一、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 1.西方工业发展历程 2.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历程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 1.起步: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2.发展:19世纪至20世纪 3.加速:二战后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全球史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史
观”的基本特征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 统一性考察历史,其研究的视野是将人类社会 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正如西方史学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所说 的那样,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研究的是全 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 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 人。”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国家元首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方式 国家的权力中心
美国总统制 总统
选民选举 任期制
有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无 首相
议会产生 议会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区别




政体
第一个演进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第二个演进 —— 欧美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 第三个演进 —— 中国传统体制瓦解、新体制构建 第四个演进 —— 世界政治格局构建、动摇和演变
必修I 政治文明历程
教材特点: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史料翔实”、“内容开放”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 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 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 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 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 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 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 其影响。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 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 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 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 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分封制:
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天子和诸侯的关系:天子是天下共主;诸侯必须 定期朝觐天子,派兵跟随天子打仗、保卫天子等。 特点:受封对象多样;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 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层层封授。 作用:形成了西周的等级序列;
把握教材特点,突破观念屏障
——高中历史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 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 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 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分析教材特点,确立教学主题
二、分析单元结构,把握教学目标
三、分析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
代议制的特征: 选举产生的议会; 分权制衡原则; 政党政治。
课例:英国的制度创新 课例: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必修Ⅱ 经济成长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
单元重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内容。
单元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各国经济体制调整的实质和影响。
单元主题:经济体制改革和调整是经济发展、社会 发展的强大动力。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经济改
革的主要内容;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
政的特点和实质; 3.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认识战后资本
主义经济调整的实质和意义。 4.理解经济体制调整和改革的重要意义。
文明史观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和进程了解历史,关注 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和文明的成果。
矛盾激化
新议会召开
英国内战
处决国王
克伦威尔统治
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文明史观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和进程了解历史,关注 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和文明的成果。
大宪章的颁布
革命结束专制王权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确立
责任内阁制形成
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其 研究的视野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 看待。正如西方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 全球通史》中所说的那样,它的“主要特点就在 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 或非西方人。”
“全球史观”还认为,宏观的历史不等于地区 史和国别史的简单组合,而是重在阐述不同地区和 国家之间历史的联系与影响。
夏、商、周

清朝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主题: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单元教学目标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及其关系;归 纳和概括秦朝以来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线索及其特点;比较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作用。
知道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辩证 且全面地评价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单元主题:资产阶级代议制是欧美各国近代政治 民主化进程的伟大成果。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教学,认识英、美、法、德四国
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各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 理解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本质特征,辩证且全面地 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必修二:人类社会经济和 生活领域的文明
从自然经济到工 业化、市场化
必修Ⅲ:人类社会思想文化 和科技领域的文明
从迷信、愚昧到 科学、理性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 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 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 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历史 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宗法制:
目的:解决贵族集团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 特权。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族权与政权、财 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来维护政治关系。血缘关系 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既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与特 权,又凝聚了宗族,防止了内部纷争,有利于统治 集团内部稳定与团结。
必修I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
祖国统一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必修I 政治文明历程
扩大了疆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宗法制:是周人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 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 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 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 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宗法制目的:解决贵族集团内部在权力、财产 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 禄”的特权。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重点: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演变
单元难点:概念多、如何准确把握的内 涵、外延。
分封制
《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记载,春秋时 期,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 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
文明史观
从文明演进角度理解阐释历史,分析文明的演进与交融。
以生产力标准把握文明发展走向,构建主干知识结构。
纵向
横向
渔猎采集文明
农耕文明
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工业文明 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必修Ⅰ:人类社会政治领 域进程中的文明
从专制、人治到 民主、法治
必修I 政治文明历程
教材主题: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