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15分钟生活圈与公共服务供给规划讲座ppt

城市15分钟生活圈与公共服务供给规划讲座ppt


➢ 重点任务:与社区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包括地区生活 环境改善课题,打造各生活圈的发展特色等。
首尔大生活圈的划分示意
启示:(1)城市完整的生活圈是分层次构建的;(2)不同层次 的生活圈解决不同层面问题;(3)城市可以根据目前最急迫的 问题选择重点营造的生活圈层面。
韩国木洞新区生活圈概念6
2 理念传承及经验借鉴
中国 台湾 的生 活圈
组织方式
引入社区规划师制度,作为一种技术中介力 量,协调社区与政府部门的意见,制定生活 圈建设的行动计划。
具体实施
行动的参与主体是民间团体和企业,政府为 辅助角色,并帮助拓展民意机构、民众和民 间团体的参与渠道,形成广泛的群众参与。
启示:生活圈的规划建设,是以人为本开展社区空间 的治理过程,强调自下而上的实施机制和广泛的公众 参与。
圈这三个圈层。(袁家冬等)
整体思路 Part 01
10
2 理念传承及经验借鉴
2.3国内实践:生活圈层次构建和边界划定是主要内容
整体思路 Part 01
2.3.2社区生活圈边界的划定

以北京各小区为中心,在综

合考虑小区出入口位置、城

城市 市道路可达等因素的前提下, 象限 划示出各小区居民实际步行
协调
辅助
社区规划师
参与主体
政府
社区、居民 8
2 理念传承及经验借鉴
整体思路 Part 01
2.2国际经验: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与实施是最基层的生活服务与空间治理行动
应具有全视角意识,包括:
有明确的愿景目标 搭建全要素的空间格局 以治理的方式来推动实施
9
2 理念传承及经验借鉴
2.3国内实践:生活圈层次构建和边界划定是主要内容
➢ 张艺的《基于生活圈结构

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层
级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杭州和成都的15分钟社区生

实践
活圈工作围绕社区服务设施 配置开展。

11
2 理念传承及经验借鉴
2.3国内实践:生活圈层次构建和边界划定是主要内容
整体思路 Part 01
与上述的国际案例相比,国内生活圈研究和实践仍较为薄弱:(1)主要聚焦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 面,全方位地构建生活圈空间目标愿景的研究和实践尚不够;(2)在治理方面,在以营造生活 圈为目标 的社区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仍相对有限。
基于以上新形势,上海2035总规在国内率先提出15分钟生活圈概念,并推动了一 系列标准规范、政策机制的制定,指导规划编制和实施。
4
2 理念传承及经验借鉴
2.1理念传承:生活圈是对城市生活基本理念的传承与提升
整体思路 Part 01
以人为本是居住社区规划的传统
生活圈是新形势下的深化探索
新时期
20世纪50年代
5
2 理念传承及经验借鉴
整体思路 Part 01
2.2国际经验: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与实施是最基层的生活服务与空间治理行动
2.2.1韩国首尔:社区生活圈规划实施任务
大生活圈(5个圈域,约50—300万人)
➢ 重点任务:地区均衡发展和职住平衡等宏观问题。
首尔
生活

小生活圈(140个地区,约5—10万人)
整体思路 Part 01
2.2国际经验: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与实施是最基层的生活服务与空间治理行动
2.2.2日本熊本:社区生活圈空间构建
熊本 生活

定居圈
➢ 以中心商业区为核心。 ➢ 联系依托轨道交通以及公交线网。
构成
定住圈
➢ 以地域生活网点为核心通过公交车或自 行车完成日常活动。
构成
邻里圈
➢ 提供最基础的生活服务。 ➢ 通过步行和自行车到达生活网点。
2.3.1生活圈的层次构建
以兰州为例,提出以单位构成基础生活圈、以同质化的若干单位形成初级生活圈和以区

为基础形成高级生活圈的三级体系。(柴彦威)



构建由 4 个都市生活圈(通勤时间1.5~2小时)和 21 个基本生活圈(通勤时30~40分

钟)构成的空间体系。(海南省)



围绕居民的日常活动所涉及的空间范围展开,包括基本生活圈、基础生活圈、机会生活
3.2全过程的治理行动
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建设工作定位:动态、持续和全过程的社区空间治理。
传统社区
理想生活圈
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行动指引 主体 责任 环节
14
3 社区生活圈规划和实施工作的特征及基本要点
3.3以实施落地为导向
强调规划项目的实施
工作环节 重视操作性,包括资金筹措、方案
15分钟生活圈与公共服务供给
主要内容
1
整体思路
2
目标原则
3
项目实践
2
整体思路
3
1 生活圈概念提出的背景
整体思路 Part 01
新的发展理念
如何落实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理念
新的生活需求
如何应对生活方式的转变
概念 背景
新的城市目标
如何塑造全球城市的宜 居空间
新的治理方式
如何发挥规划在社区治 理方面的作用

15分钟可达的范围,作为特

定小区生活圈的研究S数据和活动日志数据,

孙道胜 按照功能和可达性两个维度

提出社区生活圈范围的测度 方法。
2.3.3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生 活
➢ 孙德芳的《生活圈理论视 角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
圈 公
理论研 究
配置研究——以江苏省邳 州市为例》
启示:(1)生活圈的构建以服务设施为核心;(2)各类空间 要素充分支持和协调;(3)不同层次生活圈的紧密空间关系。
熊本市不同圈层之间的关联示意图 7
2 理念传承及经验借鉴
整体思路 Part 01
2.2国际经验: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与实施是最基层的生活服务与空间治理行动
2.2.3中国台湾:社区生活圈的治理过程
有明确的愿景目标
搭建全要素的空间格局 以治理的方式来推动实施
12
3 社区生活圈规划和实施工作的特征及基本要点
3.1全要素的规划愿景
生活方式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规划语言
规划策略 住宅 就业 出行 服务 休闲
整体思路 Part 01
13
3 社区生活圈规划和实施工作的特征及基本要点
整体思路 Part 01
1946年
“大上海都市计 划”引入了“邻 里规划”的概念。
上海提出了公共服 务设施指标分级配 置的思路,日常生 活能在5—10 分钟 步行时间的街坊内 加以解决,其核心 指标是服务半径与 设施规模。
在生活需求与环境变 化的背景下,生活圈 理念需要在延续和传 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升与完善,以适应生 活需求的转变,城市 治理的转型,同时探 索新的建设实施方法 和工作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