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样反应的诊治
6. 对症处理
① 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 ② 静脉点滴葡萄糖注射液、大剂量维生素C
3 g~5 g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代谢和排 泄 ③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肌肉注射非那根或苯海拉 明25 mg~50 mg;地塞米松5 mg~10 mg静脉推 注
④ 抽搐的患者给予安定5 mg~10 mg,稀释后 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
一 、概述
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发现,作为橡胶
的硫化催化剂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 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 等症状,尤其是在饮酒后症状会更加明显。人们 把这种在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症状称为双硫 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属药源性急症 ,又称戒酒硫样或双
硫醒样反应。由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和乙 醇相互作用产生的。
对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在使
用上述抗菌药期间及停药后14天内,均应避免饮酒或进食 含乙醇制品(包括饮料、食物、药物),如白酒、黄酒、 啤酒、酒芯巧克力、藿香正气水、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用 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降温,尤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患者更应注意。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乙醇相关制品。
➢ 反应的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 ➢ 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 ➢ 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 而且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特点,如 果继续饮酒仍可出现同样症状
➢ 儿童、老年人及过敏体质者更严 重,如抢救不及时,也可引起死亡
六、双硫仑样反应的救治经过
➢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 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 需吸氧及对症治疗。
要注意与乙醇中毒、戒酒综合征、食物中毒、 药物过敏、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鉴 别诊断,必要时检测血中乙醛浓度以明确诊断
对血压过高或过低者慎用非那根,因该药有引 起血压过高或过低的副作用
控制精神症状时对血压过低者禁用氯丙嗪
与戒酒综合征鉴别
戒酒综合症发生在长期(2~3周以上)大量饮酒,而突然停 止饮酒或明显减量时,病人会随之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 征,这些症状和体征被称为戒酒综合症或脱癔症候群,多 发生在已有躯体依赖的酗酒者
2. 硝基咪唑类药物 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等。
3. 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 酮康唑、灰黄霉素等。
4. 降糖药物 如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 双胍等
5. 其它 如异烟肼、甲基苄肼等
五、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
双硫仑样反应与饮酒的关系可分两种情况 ➢ 先用这类药物再饮酒,15~30 min内出现
即给静滴10% GS 500ml+ Vit C 3 g, VitB6 200 mg, 能量合剂 2 支,30 分钟后症状减轻,1 小 时后症状消失, 未再复发。
病例分析 三
王某, 男,54 岁,2002 年 12 月某日晚饭时, 饮啤酒一杯 约 300 ml,次日上午 10:00 左右, 因呼吸道感染静滴头孢哌酮钠 5 g,滴速为 60 滴/ min。静滴30 分钟时出现同侧上肢发痒,潮 红, 随后面部全身皮肤潮红, 心悸胺氧化酶抑制剂 如异烟肼、优降宁、甲基苄肼 等皆属此类药物
甜酒(尤其是葡萄酒)含有丰富的酪胺,在正常情况 下酪胺可被体内的单胺氧化酶破坏
若饮酒的同时服用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则会造成 体内酪胺大量蓄积,后者可兴奋交感神经,使肾上 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引起血压骤升,剧 烈头痛、呕吐、心悸等剧烈反应(高血压危象),严 重时可导致脑出血
乙醛是毒性物质,当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可 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 合,破坏这些物质使之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 多种不适,表现出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
双硫仑的另一作用是通过其代谢产物抑制 多巴胺β-羟化酶而产生,使体内多巴胺代 谢受阻浓度升高,致使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
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并反射性地引 起交感神经兴奋,促使神经末稍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 从而出现一系列血管运动性和神经精神性症状
八、降低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率的对策
➢ 医护人员应提高对本症的认识水平,增强责任心,耐 心告诫患者,同时医护人员应提醒病人及其家属
在诊疗过程中,须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及过敏史,询问饮酒 习惯,同时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合理选用药物,防止滥用倾 向,合理联用配伍,不能同时使用含乙醇的药物。
护士在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时,静滴开始速度不宜 过快,并密切观察,有抢救意识,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 抢救,
➢ 查体: 神志清醒, 全身皮肤潮红, 结膜充血, T 37℃, P120 次/min, R36 次/min, BP 100/60mmHg。即给安定10 mg肌注, 10% GS 500ml + Vit C 2 g, Vit B 6 200 mg, 能量 合剂 2 支, 静脉输入,约 1 小时后病情减 轻;2 小时输液结束时, 心率、呼吸、恢复 正常, 症状完全消失。
为什么有人喝酒会脸红? 为什么有人酒量会很大?
呼吸道、尿液和汗液
10%以原形
乙醇
水和二氧化碳
乙醇脱氢酶(80%) 乙醇氧化酶 (10%) 过氧化氢酶 (10%)
乙醛
肝脏(90%)
枸橼酸循环
乙醛脱氢酶
乙酸
乙醛
乙醛脱氢酶 乙酸
双硫仑
乙醛蓄积综合征
多巴胺
多巴胺β_羟化酶
儿茶酚胺 多巴胺
三、 双硫仑样反应发病机制
3. 消化系统及肝肾受损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肝肾损害、蛋 白尿等
4. 神经系统症状 视觉模糊、烦躁不安、精神错乱、癫痫样 发作严重的病例可导致神志不清、惊厥、 高血压危象、脑出血。
➢ 这些症状一般在饮酒后 5 min~10 min内 出现,最快的2min,最慢的4 h,持续反应时 间为0.5h至数小时
急速停用此药,静脉输入 10% GS 250 ml+ Vit C 2 g ,20分钟症状减轻, 逐渐消失, 停用头孢 哌酮后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七、双硫仑样反应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对此类患者要一边积极对症救治,一边详细询 问病史,以免误诊误治
有些患者病史隐匿,在使用上述药物期间无明 确饮酒史,进食富含酪胺、多巴胺、5-羟色胺、 组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3,4一 二羟苯丙氨酸等成分的食物或发酵、淹渍食品 可导致本症的发生
➢ 具体措施如下:
1. 患者就诊后边抢救边询问病史,立即使患者 取平卧位、吸氧、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对严 重呼吸困难者行气管插管以维持呼吸功能
2. 对休克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 晶体液,必要时给予多巴胺等升压药,积极 治疗以缩短低血压期
3. 对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 密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在临床上并非罕见,若对本症认识不透彻,可导
致误诊误治,贻误患者病情。
近年来 ,感染患者在应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或停药
后饮酒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现象逐渐增多
二、 双硫仑药理作用
双硫仑又称双硫醒或戒酒硫、酒畏等,外观为白色 或淡黄色结晶性固体,临床用于慢性酒精(乙醇) 中毒者的脱瘾治疗
双硫仑进入人体后,通过抑制两种重要的酶,即乙 醛脱氢酶(ALDH)和多巴胺β-羟化酶而发生作用
➢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共同的特点 是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上 有甲硫四氮唑(硫代甲基四唑)取代基,其与辅 酶Ⅰ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 可阻止乙醛 继续氧化,导致乙醛蓄积,从而引起双硫仑样 反应
➢ 因此,当患者服用含有甲基四氮唑侧链的头孢 菌素类抗生素及其他药物后饮酒, 便可出现 双硫仑样反应
戒酒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很多,比如焦虑不安、失眠、恶心、 呕吐、头部肢体的抖动、视觉性幻觉、烦躁甚至癫痫等等
因此长期嗜酒特别是饮酒量较大的人,如果想戒酒或因疾 病等原因要停止饮酒时,应警惕戒酒综合症的发生 。建议 患者在5~7天内逐渐减少饮酒量,然后完全戒掉并服用小 剂量安定以防止轻度戒酒症状的出现,还需补充钾离子、 镁离子、维生素B等
➢ 建议在相应的药物手册及说明书上增加对饮酒与 一些药物同时使用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的说明
➢ 酒厂在相关商品上表明可能引起双硫仑反应的现 象
➢ 在媒体、社区街道及医院开展宣传工作,将这种认 识深入民心,使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减少到最低限 度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4. 对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也应作心电图、血 常规、电解质检查,以排除多种疾病共存而延误 治疗。给予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监测 肝、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浓度,如有异常及时处 理
5. 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患者及家属均有紧张、 恐惧心理。护士应安慰患者,劝慰家属,向其 说明病因,介绍成功的病例,做好心理疏导工 作,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临床症状 ➢ 患者饮酒后输液或服药治疗,可产生双硫
仑样反应,以饮酒后至72 h出现为多
1. 类醉酒样反应 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 面部发热、皮肤潮红、结膜充血、荨麻疹样 皮疹、出汗、口干。
2. 呼吸循环症状体征 心悸、胸闷、胸痛、血压下降、直立性虚 脱、严重的病例可导致呼吸抑制、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
⑤ 有精神症状者,给予氟哌啶醇5 mg肌肉注 射
⑥ 对顽固性呕吐者,给予甲氧氯普胺10 mg 静脉推注,维生素B6 200 mg~1 000 mg 静脉点滴
病例分析 一
➢ 焦某, 男,36 岁, 于 2002 年 10 月因咳嗽、咳 痰、 咽部不适、胸闷, 诊断为肺部感染, 给予 0.9%氯化钠 250 ml + 头孢哌酮钠 5 g静滴, 滴速 为 60 滴 /min。结束后进餐时饮啤酒约 250~ 300 ml, 约 10 分钟后出现头痛, 严重的头晕、心 悸、气短、颜面及全身皮肤潮红、恶心、胃部不适, 但未呕吐, 急速来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