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学
田永案
1996年,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田永参加电磁学的补考,但因其携带纸条(并未偷看)被认定为考试作弊,并受到退学的处分。
但学校没有直接向田永宣布处分决定和送达变更学籍通知,也未给田永办理退学手续。
田永继续在该校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参加正常学习及学校组织的活动。
田永在该校学习的4年中,成绩全部合格,通过了毕业实习、设计及论文答辩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及毕业总成绩全班第九名。
然而,在1998年临近毕业时学校以田永不具备学籍为由,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和办理毕业派遣手续。
田永遂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被告为其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等五项请求。
法院以被告北京科技大学《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与已有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以及侵犯田永的正当程序性权利为由,判决被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原告颁发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并在判决生效之日起60日内召集本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对田永的学士学位资格进行审核等。
被告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院于1999年4月26日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一、科技大学的规定为什么无效?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我国教育法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
《立法法》表述
第八十七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立法法》表述
第八十八条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九条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立法法》表述
第九十条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第九十一条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我国教育法适用的基本原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3.新法优于旧法
4.不溯及既往
第九十二条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关于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民事责任规则原则适用方面:
2010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不适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新法优于旧法
第九十四条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1994《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06《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不溯及既往
第九十三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法的渊源及形式
二、法的渊源及形式
三、教育法律关系
四、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
第一百三十八条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
第四百一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
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侵权责任法
第四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
侵权责任法
第四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九条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十四条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五、法律救济
行政申诉
学校给予的处分或处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照教育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向主管机关或单位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行政复议
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改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行政赔偿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有国家给予受害人的赔偿。
教师申诉制度
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