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硅酸铝纤维工艺技术的发展

硅酸铝纤维工艺技术的发展

硅酸铝纤维工艺技术的发展
电阻法喷吹成纤、干法针刺制毯”与“电阻法甩丝成纤、干法针刺制毯”仍是国际上陶瓷纤维生产的两种典型工艺技术。

由于陶瓷纤维应用范围的扩大,要求陶瓷纤维产品向功能性方向发展,以满足特定应用领域内所需的专用功能性产品。

例如:
①用作陶瓷纤维针刺毯、模块、纺织品等陶瓷纤维二次制品,须采用以甩丝成纤工艺生产的甩丝纤维做原料,使产品具有优良的高温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及可纺性能。

②湿法真空成型制品、纤维不定形材料(纤维浇注料、喷涂料、涂抹料)、纤维纸等产品,则需用以喷吹成纤工艺生产的喷吹纤维做原料。

这样可改善上述纤维二次制品中纤维分散性、结合剂的均勻性及制品的柔韧性。

所以,上述两种陶瓷纤维生产工艺,始终保持同步发展的局面,谈不上一种工艺取代另一种工艺的问题。

并且随着工艺技术和工艺装备的完善和提高,使两种工艺技术和工艺装备日趋成熟。

“熔融法”与“胶体法(或称化学法)”亦是两种并存,同步发展的工艺技术。

因为两种工艺技术生产的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生产非晶质(玻璃态)纤维,后者生产多晶晶质纤维。

前者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低,产品应用量大面广,属于工业窑炉、加热装置耐火、隔热应用领域中的基础材料,而后者技术含量髙、生产成本高,产品主要用于1300°C以上高温工业窑炉的耐火隔热及航空、航天、核能技术等尖端领域,产品用量小,但附加值高。

为此,英国I.C. I.公司、美国杜邦公司、美国3M公司、日本住友化学公司等以生产晶质短纤维、晶质连续纤维的企业,由于技术上的创新和高经济效益,使他们得到迅速发展。

提高陶瓷纤维生产原料纯度,发展大生产能力陶瓷纤维工艺装备,是陶瓷纤维技术发展的另一个特征。

原料的质量是决定陶瓷纤维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

髙品位的产品必须是以优质原料作保证。

西方发达国家的陶瓷纤维生产企业,均以高纯合成粉料为原料,使熔融法生产的非晶质(玻璃态)纤维
23化学组成中Fe2〇3、Na20、K20等有害杂质的含量小于1 %。

低杂质含量的纤维,显著提髙了纤维的耐热性能及质量。

国外甩丝成纤针刺毯生产线最大年生产能力达5000t的规模,“生产线”电阻炉熔融液排放量为1000kg/h。

喷吹成纤针刺毯生产线最大年生产能力为1500t。

“生产线”原料采用风力输送,各生产工序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

“生产线”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工艺装备结构的创新及“生产线”生产能力的成倍提高,有效地降低了消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并最终导致生产成本降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本文来自:硅酸铝纤维毯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