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决策失误的原因及其对策
摘要: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对管理的其他环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决策失误的现象屡有发生。
企业决策的失误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我们应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减少企业失误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企业;决策失误;原因;对策
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企业虽然有行业、性质上的差别,但他们的核心组织—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还是大同小异的,也就是说不论这个公司是什么行业的,他们的董事会或是公司管理层所要履行的管理职能都是差不多一样的,都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成本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等一些主要的模块。
而贯穿于这些模块之中的就是决策,而且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管理职能中其它各个环节的成败与否,是各个模块的本质上的内容,每一项具体模块的职能的成功实现与否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可以说决策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活力和企业的发展,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如果一个企业在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那么基本上可以说这个企业就无药可救了。
众所周知,每个制定决策的领导者主观上都是希望自己的决策是行之有效的,并且他们也是朝着这方面努力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总会有出现失误的情况发生。
那么,企业决策失误的原因何在?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去避免企业出现这种失误呢?
一、企业决策失误的原因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所以企业决策失误的原因从宏观上看就是内因和外因这两个方面。
在内因方面,企业决策的失误主要是由于决策制定者自身的素质、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通过他自己的研究,发明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黑色“T”字型汽车。
借助于这种汽车的畅销,他的福特汽车公司由此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当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急剧提高、不再满足于这样一种产品、而追求一种档次高,有一定个性化的产品的时候。
他却无视这种变化,固执地做出决策,公司仍然只生产他自己的黑色“T”字型汽车。
他的儿子把握住市场变化趋势,组织人力、物力,研发出适应市场变化的新产品。
但是老福特个人的固执和短浅的目光,使他没有看到市场的变化,并且拒绝适应这种变化。
他野蛮地否定了他儿子的努力,公开砸毁了由他儿子主持研发出来的新产品。
他的企业也为这一决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永久性地败给了通用汽车公司,从此远离了汽车行业的龙头地位。
福特汽车公司之所以会败给通用汽车公司,就是因为决策制定者自身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
亨利·福特被他自身的传统的思维方式蒙蔽了双眼,导致他未能看到市场的变化。
那么后来福特公司的落后也就在所难免了。
另一方面,因为亨利·福特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所以他的决定及情感喜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公司的决策走向,同时他在公司极高的威望也使他的决策畅行无阻,除了他的儿子没人出来反对,这些都致使了整个公司的决策出现失误。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决策的失误与决策制定者本人主观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众多的企业在市场经济得到洪流中之所以被淘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决策制定者自身的能力不足。
他们或是缺乏专业的知识,或是对市场的预期不足,或是不从实际出发、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这种种因素必然会导致决策上的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例子比比皆是。
1991年开工建设,1994年投产,总投资达7.8亿元的冶钢170毫米无缝钢管厂,投产四年不仅未赚一分钱,反而亏损4.3 亿元。
时任湖北冶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新称,市场预测不准、决策严重失误是这一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
绵阳机场于2001年竣工通航,当年就亏损3800多万元。
机场虽然竣工已有两年多,但还有一亿多元工程欠款没付清。
据审计部门审计调查,绵阳机场目前未发挥或未完全发挥投资效益的资产高达2.2亿多元。
这些都是企业决策制定者没有正确预测到市场的变化,没有从实际出发所致,他们多是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轻易地做出草率的决定所致。
这些都是决策失误的主观方面的原因,这些因素如果加以修正是能够避免的,但是还有一些原因我们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
在外因方面,企业决策的失误与企业所面临的社会大背景和社会的体制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决策的质量肯定会大大折扣,失误决策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
福特汽车公司的失误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辆T型车诞生于1908年,当时的汽车价格昂贵,买车基本都是有钱的夫、富人的专利,亨利·福特发明的T型车价格相对便宜,普通大众终于有机会圆上开自己车的梦想。
T型车也被称之为平民轿车的典范,1917年,T型车走下生产线9个年头后,已经累计生产了200万辆。
1921年,第500万辆T型车走下生产线,福特开始垄断整个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汽车行业。
这些光辉的业绩使T型车在1999年被授以“世纪之车”的美称。
过了90多年后,T型车还有如此的巨大的影响,可以想象当时那个年代的情景。
所以福特公司在市场环境变化之后并没有适时改变公司的发展战略受到了很多外部因素的制约,并不只是老福特一个人的错。
一是当时T型车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T型车的生产、研发、改进和销售上了,没有再有多余精力去调查了解汽车市场上所发生的新的变化。
还有当时的福特汽车公司刚刚成立才不久,公司的实力,资金等方面都有所不足。
还有当时的资本主义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果贸然放弃T型车的生产而去研究开发新车型必然会导致大量的用户流失,毕竟生产T型车才是当时的福特汽车公司的专长。
而且实践证明T型车也是一款成功的车型,为公司带来了不少的利润。
这样,在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亨利·福特的决策难免出现失误。
所以,企业决策的失误与决策主体、决策主体所面临的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二、如何避免企业的决策出现失误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决策不可能没有失误,只是失误有大小之分。
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减少这种失误的发生。
我们可以提高决策主体的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要避免一个人闭门造车所做出的不切实际的决策。
决策主体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并综合考虑各种情况,要广开言路,多听取公司的员工的意见建议。
同时实施部门要对各项制定出来的对策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其可行性。
决策主体要多元化,进行组织决策。
同时要运用各种不同的决策方法,如逻辑推理法,数学分析法,实验与模型
法及智囊技术等,要摒弃单纯的经验判断法。
要使公司的决策程序化、正规化。
作为一个大型的企业,要使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分开,同时严格决策制定者的选拔程序。
我们还可以完善决策制方法,也就是根据相应决策的科学分析方法的要求,对决策制定过程进行细分,并在细分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决策制定人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活动的责任。
以此保证决策制定过程的每一个参与人都负责地、仅仅依据企业存在和发展价值目标最大限度的实现的要求制定决策,使任何一个决策制定过程的参与人都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情绪、情感、价值偏好和思维惯性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可以构建完备的企业决策框架体系,也就是事先对企业目标体系所包含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内容和内涵做出方向性限定,构建一个企业决策框架体系,把企业的各种决策都纳入到这个决策框架体系中来制定,使企业的所有决策,无论大小,都能彼此协调和照应,以避免因为顾此失彼而导致的决策低质量和失误。
企业的决策框架体系也就是企业固有的目标体系框架。
它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企业目标体系的不同方面,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或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任何一个方面的已有决策,都会直接构成新决策和再决策的约束条件,使决策制定人必须紧密关注已有的决策对新决策和再决策的可行性限制。
有了完整的决策框架体系,也就迫使决策制定人必须更全面地把握和利用决策优化选择的约束条件和资源。
尤其是有了完整的目标体系,从方向上对决策内容进行了限定,这就迫使企业的决策制定人必须按照与之对应的目标体系的要求,及时有效地制定决策,以避免该有的决策被忽视或者被延误的情况发生。
当然,企业的各种活动都是发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所以企业的决策还必须符合这个实际,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而且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一些所谓的经验,虽然都是市场经济体制,但两者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如果企业能做到这些,那么制定的决策的失误会大大减少的。
【参考文献】
[1]、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第42期
[2]、决策探索(上半月),1991年第05期
[3]、张康之,一般管理学原理(第三版),2010年1月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