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外科学第八版讲义
4、包扎 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污染、止血、固定骨 折及关节并止痛。
三角巾头部包扎法
三角巾风帽式包扎法
三角巾胸(背)包扎法
三角巾腹部包扎法
三角巾手部包扎 法
三角巾上肢悬吊包扎法
绷带回返包扎法
绷带螺旋反折包扎
脑组织及腹腔脏器脱出包扎法
5、固定 卷式可塑性夹 板固定方法 (该方法一般 作为现场临时 固定,到达医 院后应改用制 式固定)
火线急救,挽救生命
2、火器伤: 组织损伤大、范围广、易感染。 易造成复杂的伤道各多部位、多器管损伤。 治疗尽早清创、充分显露伤道、清除坏死 和失活组织,3~5天后再酌情延期缝合, 同时抗感染治疗。
火器伤处理原则
组织损伤分区
伤道
3、冲击伤:
冲击波的超压和负压引起的损伤
主要造成含气器管的损害
创伤:是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 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一、创伤分类
按致伤因素: 烧伤 (热力作用) 冷伤 (冷作用) 挤压伤 (机械压迫) 刃器伤 (机械作用) 火器伤 (火器作用) 冲击伤 (冲击波作用) 核放射伤(射线作用) 毒剂伤 (化学作用) 复合伤 (多因素作用)
3、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组织修复的方式:全完修复与不完 全修复。 、组织修复的过程:局部炎症反应阶 段;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生成阶段;组 织塑形阶段。 、创伤愈合的类型:
一期愈合-清洁伤口的愈合
二期愈合-感染伤口的愈合
一期愈合伤口(疤痕组织少, 二期愈合伤口(特点是 疤痕组织多,多见于感 多见于清洁伤口愈合) 染伤口愈合)
(六)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清洁伤口: 无菌手术切口,可以直接缝合
污染伤口: 细菌污染但尚未构成感染 合
清创后一期缝合或二期缝
感染伤口:伤口已发生感染 先引流,再作其他处理 异物应尽量取出 注射破伤风 使用抗生素
1、浅表伤口的处理: 2 、一般伤口的处理:应清创,使污染伤 口变清洁伤口。
②、检查步骤尽量简捷,勿因检查而加重 损伤 ③、重视症状明显的部位,同时寻找隐蔽 的损伤
④、接收批量伤员时,不可忽视异常安静 的患者 ⑤、密切观察,争取尽早确诊
二、创伤的处理
(一)急救 目的是换救生命和稳定伤情 1、复苏: 用于心跳、呼吸骤停时 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给氧、气管 插管、电击除颤、开胸按压心脏、药物治 疗等。
3 、伤口检查 : 伤口形状、大小、边缘、深 度及污染情况、出血的性状、外露组织、 异物存留伤道位置,入口和出口,
(三)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电解质检查 2、穿刺和导管检查 3、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MRI,CT
(四)创伤检查的注意事项 ①、首先抢救危重情况 (窒息、大出血、心 搏骤停等)
④、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局部因素:感染、损伤范围、坏死组织多少、 是否有异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 全身因素:营养不良、使用细胞增生抑制剂、 免疫功能低下及全身并发症等。
创伤并发症 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第二节 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一、创伤的诊断 (一)受伤史 1、受伤情况: 致伤原因可明确类型、性质和程度 受伤的时间和地点 了解暴力致伤的大小、部位、方式及 持续时间 ④受伤时的体位
思考题
1. 2. 3. 4. 5. 6.
简述创伤的分类 创伤急救的技术有哪些
简述清创步骤
平时创伤清创与战伤伤口清创的区别
创伤急救程序如何
大批伤员救治时应注意什么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提 颏 法 通 气
托 下 颌 法 通 气
口咽通气管通气
、环甲膜穿刺或切开
环甲膜穿刺通气
环甲膜切开通气
④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喉罩通气
⑤、气管切开
3、止血
、指 压止血 法(用 于动脉 出血的 临时止 血)
、加压包扎法
填塞法 ④止血带止血法
绞 棒 止 血 法 注意事项: 不宜扎或绞得过紧,以能止血为度。 应标记、注明启用时间 每1时小松1-2分钟,使用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松解止血带时应补血容量、准备好止血器材 止血时间过长,已经发生坏死时,应行截肢术。
清创术 时机:伤后6~8小时内
越早越好
步骤: ①先用无菌敷料覆盖伤 口,清洗周围皮肤,取 出明显可见的异物、血 块及脱落的组织碎片, 常规消毒铺巾
② 沿原伤口切除创缘皮肤1~2mm,必要 时可扩大 注意:肢体部位应沿纵轴切开,经关节 的切口应组织, 清除 血肿、凝血块和异物, 对损伤的肌腱和神经 可酌情进行修复或仅 用周围组织掩盖
口对口人工呼吸
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
2、通气 呼吸道阻塞原因 ①异物阻塞:多见于颌面部及颈部伤 ②血肿压迫:多见于颈部血管伤 ③气管受损:多见于颈部伤 ④伤员昏迷:多见于颅脑伤 ⑤喉及气道黏膜水肿:多见于吸入性烧伤 ⑥肺出血或支气管损伤:多见于肺爆震伤
呼吸道阻塞通气方法: 、手指掏出致阻塞异物或吸引管吸出 、抬起下颌
脉搏
呼吸 意识状态 其它
51~119
正常 正常
≥120
浅或费力 模糊或烦燥 合并穿透伤 <10或须插管 言语不能理解
总分 0~20分;0~3分,轻伤;4~20分,重伤
创伤指数(TI)评定方法
1
受伤部位 损伤类型 循环状态 心 率 呼吸状态 意识状态 胸痛 嗜睡 四肢 撕裂伤 外出血
3
背部 挫伤 BP 60~97 100~140 呼吸困难 恍惚
(三)急救程序
迅速评估伤情 有无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
有 无
通气、心肺复苏、止血等
了解受伤史,分析受伤 情况,仔细体格检查
实施各种诊断性穿刺或必要的辅助检查 确定性治疗
(四)批量伤员的救治
轻度伤 伤员分类 中、重度伤 必要的紧急救治,稳定伤情 后 送 进一步分类 归队
急救或确定性治疗
(五)、闭合性创伤的治疗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触痛,或有 皮肤发红继而转为皮下青紫瘀斑 治疗:常用物理疗法(初期局部冷敷,后 期热敷或理疗);挫伤后有血肿形成时, 可加压包扎;强大暴力所致挫伤,检查深 部组织器官有无损伤; 闭合性骨折和脱位 应予以复位后固定制动;重要部位闭合性 创伤,须仔细检查诊断、治疗
前臂夹板固定法
上臂夹板固定法
下腿固定于健肢
小腿夹 板固定
股骨骨折夹板固定法
骨盆骨折简易固定法
搬运
单人搬运
双人搬运
单人搬运
(二)进一步救治 1、 判断伤情:
①致命性创伤,短时间紧急复苏后,应
手术治疗
②平稳伤员,观察或复苏,作好手术准
备再手术
③潜在性创伤,密切观察,进一步检查
2、呼吸支持: 维持呼吸道通畅,胸腔穿刺 排气或闭式引流;供氧。 3、循环支持: 积极抗休克。 4、镇静止痛:哌替啶75~100mg 或 盐酸吗啡5~10mg 5、防治感染:破伤风抗毒素, 抗生素 6、密切观察:监测和进一步检查 7、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营养支持
2、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 神经系统损伤 胸部损伤 腹部损伤
开放性损伤
伤后处理情况
3、 伤前情况
了解伤前是否存在各种相关疾病。
(二)体格检查 1、初步检查:呼吸、脉搏、血压、体温、意 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等 2 、详细检查 :CRASHPLAN检诊程序、心 脏 (A) 、呼吸 (R) 、腹部 (A) 、脊柱 (S) 、头 部(H)、骨盆(P)、肢体(L)、动脉(A)、神经 (N)
⑥ 取出游离污染的碎骨片 注意:与骨膜相连的大骨片应保留
⑦彻底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腔, 污染重者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后再以 生理盐水冲洗
⑧骨折对位
⑨缝合筋膜
注意:这两项措施主要用于平时创伤清创
⑩ 缝合伤口,并置引流条 注意:此方法仅适于平时创伤清创 如伤口张力大,可行减张缝合
战伤伤口不行一期缝合,可用疏松填塞或/ 和放置引流条(注意:头、手、面和会阴 部伤口可行一期缝合)
第十二章 创 伤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肖典明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各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处 理原则、方法; 3.掌握开放性损伤的伤口处理原则和清 创方法; 4.熟悉创伤的分类和创伤后人体的病理 生理变化特点及修复过程;
5.了解战伤的特点及救治原则。
第一节
创伤概论
5
胸部 刺伤 BP <60 >140 发绀 半昏迷
6
头、颈、腹 钝器伤、子弹伤 BP测不到 <50 无呼吸 深昏迷
<9分,轻或中度伤;10~16分,重伤;>17分,极重伤
二、创伤病理
1、局部反应:炎症反应 由于组织结构破坏,细胞变性坏死,微循环 障碍,或病原微生物入侵及异物存留所造成。 2、全身反应: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1.神经内分泌系统:动员机体代偿能力,对抗致 伤因素的损害作用 2.代谢变化:基础代谢率增高
按受伤部位:
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
胸(背)部伤、腹(腰)部伤
骨盆伤、脊柱脊髓伤、四肢伤 多发伤
按伤后皮肤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