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第八版ppt 创伤
第9章 创伤
院前指数(PHI)评定方法 0 SBP 脉搏 呼吸 意识状态 其它 >100 51~119 正常 正常 1 86~100 2 75~85 3 0~74 ≥120 浅或费力 模糊或烦燥 合并穿透伤 <10或须插管 言语不能理解 4 5
总分 0~20分;0~3分,轻伤;4~20分,重伤
创伤指数(TI)评定方法 1 受伤部位 四肢 3 背部 5 胸部 6 头、颈、腹
(注意:头、手、面和会阴部伤口可行一期缝合)
第9章 创伤
第三节 战伤救治原则
第9章 创伤
• 战伤救治的特点 大批伤员 野战环境(气候,地形,常需转移) 资源有限(人员,物资缺乏) 分级救治(伤员需多次转运)
第9章 创伤
• 火器伤处理原则 组织损伤分区
伤道
第9章 创伤
• 火器伤处理原则 全面了解伤情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积极抗休克 早期抗感染 伤口处理:早期清创,延期缝合
三角巾上肢悬吊包扎法
第9章 创伤
绷带回返包扎法
绷带螺旋反折包扎法
第9章 创伤
脑组织及腹腔脏器脱出包扎法
第9章 创伤
固定
卷式可塑性夹板固定方法 (该方法一般作为现场临时 固定,到达医院后应改用制 式固定)
第9章 创伤
前臂夹板固定法
上臂夹板固定法ຫໍສະໝຸດ 下腿固定于健肢小腿夹 板固定
第9章 创伤
股骨骨折夹板固定法
第9章 创伤
一期愈合伤口 (疤痕组织少,多见于清洁 伤口愈合)
二期愈合伤口 (特点是疤痕组织多, 多见于感染伤口愈合)
第9章 创伤 • 创伤并发症 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第9章 创伤
第二节 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受伤史 受伤情况: 致伤原因 受伤的时间和地点 受伤时的体位 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 伤前情况
创伤分类
注:烧伤有 时也可由化 学作用引起, 如酸、碱烧 伤
物理作用
化学作用 多因素作用
第9章 创伤
• 按受伤部位: 颅脑伤 颌面部伤 颈部伤 胸(背)部伤 腹(腰)部伤 骨盆伤 脊柱脊髓伤 四肢伤 一:头部;二:颈部;三:脊柱;四:胸背部; 五:腹腰部;六:骨盆部;七:上肢;八:下肢 多发伤
颅脑、颌面、颈部也通常合并为头颈部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电解质检查 穿刺和导管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MRI,CT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创伤检查的注意事项 ①首先抢救危重情况(窒息、大出血、心搏骤停等) ②检查步骤尽量简捷,勿因检查而加重损伤 ③重视症状明显的部位 ④接收批量伤员时,不可忽视异常安静的患者 ⑤密切观察,争取尽早确诊
第9章 创伤
病例分析
某多发伤伤员,存在窒息、腹腔内脏脱出、股 骨开放性骨折,伤员血压低、脉弱而快。急救时应 如何实施。 1. 先抢救窒息,因其可危及伤员生命 2. 积极抗休克(如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等) 3. 处理股骨骨折,如临时固定(注意:如果股骨骨 折仍有明显出血,可先用止血带止血,再行抗休 克处理) 4. 最后处理腹腔内脏脱出,给予保护性包扎
骨盆骨折简易固定法
第9章 创伤
指 指 手 腕 前臂 肘 上臂 肩关节 胸、脊柱 骨盆 髋 大腿 膝 小腿 踝 足 趾 手 腕 前 臂 肘 关 节 上 臂 肩 躯 干 腹 骨 盆 髋 关 节 大 腿 膝 关 节 小 腿 踝 足 趾
固定范围示意图
(圆点代表伤处,条形部位代表应固定的范围)
第9章 创伤
固定(视频)
请移至网络增值服务平台观看此视频 本视频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战伤自救互救》
第9章 创伤 搬运
单人搬运
第9章 创伤
单人搬运
第9章 创伤
双人搬运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进一步救治 判断伤情: ①致命性创伤,手术治疗 ②平稳伤员,观察或复苏,作好手术准备 ③潜在性创伤,密切观察,进一步检查 呼吸支持: 胸腔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供氧 循环支持: 积极抗休克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体格检查 初步检查:呼吸、脉搏、血压、体温、意识状态、 面容、体位姿势等 详细检查:CRASHPLAN检诊程序 心脏(A)、呼吸(R)、腹部(A)、脊柱(S)、 头部(H)、骨盆(P)、肢体(L)、动脉(A)、 神经(N) 伤口检查:伤口形状、大小、边缘、深度及污染情 况、出血的性状、外露组织、异物存留 伤道位置,入口和出口,
第9章 创伤
口对口人工呼吸
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
第9章 创伤 通气 呼吸道阻塞原因 ①异物阻塞:多见于颌面部及颈部伤 ②血肿压迫:多见于颈部血管伤 ③气管受损:多见于颈部伤 ④伤员昏迷:多见于颅脑伤 ⑤喉及气道黏膜水肿:多见于吸入性烧伤 ⑥肺出血或支气管损伤:多见于肺爆震伤
第9章 创伤
提 颏 法 通 气 托 下 颌 法 通 气
第9章 创伤
② 沿原伤口切除创缘皮肤1~2mm,必要时可扩大 注意:肢体部位应沿纵轴切开 经关节的切口应作S形切开
第9章 创伤
④ 切开深筋膜
⑤切除失活组织, 清除血 肿、凝血块和异物,对 损伤的肌腱和神经可酌 情进行修复或仅用周围 组织掩盖
第9章 创伤
⑥ 取出游离污染的碎骨片 注意:与骨膜相连的大骨片应保留
创伤分类
第9章 创伤
创伤分类
• 按伤后皮肤完整性: 闭合伤-挫伤、挤压伤、扭伤、震荡伤、 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 闭合性内脏伤等。 开放伤-擦伤、撕裂伤、切割伤、砍伤、刺伤 • 按伤情轻重:轻、中、重伤
第9章 创伤
根据伤口(伤道)情况可分为: 切线伤:体表切线方向沟槽伤道 贯通伤:有入口和出口 盲管伤:有入口无出口(也称穿透伤) 反跳伤:入口和出口集中于一点
第9章 创伤
思考题
1. 2. 3. 4. 5. 6. 简述创伤的分类 创伤急救的技术有哪些 简述清创步骤 平时创伤清创与战伤伤口清创的区别 创伤急救程序如何 大批伤员救治时应注意什么
口咽通气管通气
第9章 创伤
喉罩通气
环甲膜穿刺通气
第9章 创伤
环甲膜切开通气
第9章 创伤
本视频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战伤自救互救》
第9章 创伤
止血
指压止血法 (用于动脉 出血的临时 止血)
第9章 创伤
橡 皮 止 血 带 止 血 法
注意: 止血带须置伤口近心端 止血带下应垫以衬垫 以止住出血为度,不宜扎或绞得过紧 应注明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不宜超过5小时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镇静止痛:哌替啶75~100mg 或 盐酸吗啡5~10mg • 防治感染:破伤风抗毒素, 抗生素 • 密切观察:监测和进一步检查 •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营养支持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急救程序
迅速评估伤情 有无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
有 无
通气、心肺复苏、止血等
第9章 创伤
• 急救 复苏:用于心跳、呼吸骤停时
胸外心脏按压 一手掌根部置于伤员胸骨中、下 1/3交界处,另一手掌呈直角交叉 压于其上;前臂与伤员胸部垂直, 以上身前倾的力量向脊柱方向按 压。速度为每分钟100次,按压/ 松开时间1:1,每按压30次,行 人工呼吸2次。 必要时行电击除颤。
创伤的处理
损伤类型
循环状态 心 率 呼吸状态
撕裂伤
外出血 胸痛
挫伤
BP 60~97 100~140 呼吸困难
刺伤
BP <60 >140 发绀
钝器伤、子弹伤
BP测不到 <50 无呼吸
意识状态
嗜睡
恍惚
半昏迷
深昏迷
<9分,轻或中度伤;10~16分,重伤;>17分,极重伤
第9章 创伤
创伤病理
• 局部反应:炎症反应 • 全身反应: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 伤口愈合: 一期愈合-清洁伤口的愈合 二期愈合-感染伤口的愈合
了解受伤史,分析受伤 情况,仔细体格检查
实施各种诊断性穿刺或必要的辅助检查
确定性治疗
第9章 创伤
批 量 伤 员 的 救 治
轻度伤 伤员分类 中、重度伤
归队
必要的紧急救治,稳定伤情 后 送
进一步分类
急救或确定性治疗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软组织闭合性创伤的治疗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触痛,或有皮肤发红 继而转为皮下青紫瘀斑 治疗:常用物理疗法(初期局部冷敷,后期热敷或理疗) 挫伤后有血肿形成时,可加压包扎 强大暴力所致挫伤,检查深部组织器官有无损伤 闭合性骨折和脱位应予以复位后固定制动 重要部位闭合性创伤,须仔细检查诊断、治疗
外科学
创 伤
肖 南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第9章 创伤
知识要点和重点
• 创伤分类 • 创伤诊断 伤情判断,初步检查,进一步检查 • 创伤处理 急救技术,救治程序,开放伤处理,清创术 • 火器伤处理原则
第9章 创伤
第一节 创伤概论
第9章 创伤
• 按致伤因素: 烧伤 (热力作用) 冷伤 (冷作用) 挤压伤 (机械压迫) 刃器伤 (机械作用) 火器伤 (火器作用) 冲击伤 (冲击波作用) 核放射伤(射线作用) 毒剂伤 (化学作用) 复合伤 (多因素作用)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清洁伤口: 无菌手术切口,可以直接缝合 污染伤口: 细菌污染但尚未构成感染 清创后一期缝合或二期缝合 感染伤口:伤口已发生感染 先引流,再作其他处理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清创术 时机:伤后6~8小时内 越早越好 步骤: ①先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清洗周围皮肤,取出明显可 见的异物、血块及脱落的组 织碎片,常规消毒铺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