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结构与生产》课程标准

《焊接结构与生产》课程标准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焊接结构与生产适用专业:焊接技术学时数:140学分: 72013年5月《焊接结构与生产》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焊接结构与生产》是焊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焊接及相关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关于焊接结构生产的国家基础技术标准知识,了解锅炉、压力容器、核电容器生产的常用标准和规程,了解造船、建筑工程、水利、电力、铁路桥梁、机车车辆、石油天然气及其它等行业常用标准及规程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分析和控制焊接应力和变形的能力,熟练掌握预防和消除应力、变形、断裂的工艺手段,了解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具备布置一般焊接生产车间、组织管理生产和安全的能力。

本课程是《焊接工艺技术》、《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电工》、《焊接检验》等课程知识综合运用的专业技术课程,是《船舶原理》等选修课程的前修课程。

三、参考学时 140学时四、学分 6五、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焊接应力、变形和断裂等基本理论和预防、控制、消除它们的设计与工艺方法的基础上,具备处理焊接结构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焊接结构生产工艺过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具备制定焊接工艺评定、工艺性审查等焊接工艺文件的能力,具备布置一般焊接车间、组织管理生产和安全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工艺纪律的习惯、认真对待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细节的基本态度。

1.能正确分析焊接应力和变形产生的原因,会制定预防、控制和消除焊接应力和变形的设计与工艺措施。

2.能正确分析焊接结构发生断裂的材料、工艺、环境因素,会制定防止断裂事故发生的材料选择与处理措施和焊接结构生产工艺措施。

3.能正确识读焊缝代号和焊接结构图,会正确选择焊接接头的组成、种类和形式以保证焊接结构产品的生产质量。

4.能根据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和生产性质,制定焊接结构生产工艺流程,会选择焊接工艺评定项目、焊接方法与设备、工艺装备等。

5.能正确运用各类焊接技术标准和规程进行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在生产中会正确设计或选择使用工装夹具。

6.能根据焊接结构生产产品的特征和生产性质布置一般焊接结构生产车间,组织管理生产和安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焊接结构生产工作的技能,具有适应焊接作业的体格发展、言语发展及学业发展能力,具备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和注重安全生产的基本素质。

拥有制定工作计划和完成工作任务的策略、方法的能力,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够查找资料、标准和规程,并在工作中实际应用。

六、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焊接结构与生产》课程标准按照基于过程的行动能力体系要求编写,依靠任务引领,实施项目驱动,通过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学生参与度;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生产过程的行动能力培养,养成团结协作、遵章守纪的职业素质。

2.课程设置的依据《焊工职业标准(高级)》《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焊接技术工人在焊接结构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知识基础、方法能力、职业素养、技术素质等全方位要求。

4.课程内容编排的思路以焊接应力、变形、断裂等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解决焊接结构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以焊接结构生产过程为主线,介绍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性审查等工艺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组织管理生产和安全的工作能力。

5.课时安排说明等内容。

焊接结构的特点、分类、应用及焊接接头形式、焊缝符号等基础知识项目,安排四个模块,共12学时的讲授,4学时实践,实践内容主要为进行焊接结构图的识读和绘制。

焊接应力、变形、断裂等基本理论项目安排五个模块,共38学时的讲授,12学时实践,实践内容主要为进行焊接结构的应力分析、变形预测和防控工艺措施的制定。

焊接结构生产项目安排焊接结构加工工艺过程、工艺性审查、和生产组织与安全技术三个子项目。

焊接结构加工工艺过程子项目安排三个模块,共16学时的讲授,16学时的实践,实践内容主要为进行焊接结构工艺过程分析、焊接零件的放样下料、成形与装配焊接。

、焊接工艺评定项目选择和工艺评定文件编制。

焊接结构生产子项目,安排三个模块,共16学时的讲授,16学时的实践,实践内容主要为焊接结构工艺性审查、焊接结构生产工艺规程的编制。

焊接结构生产的组织与安全技术子项目,安排二个模块,共4学时的讲授,10学时的实践,实践内容主要为焊接结构生产流程规划、车间布置设计、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与安全的组织管理等实践活动。

七、课程内容和要求项目一认识焊接结构1.参考学时16学时。

2.学习目标➢能熟练运用焊缝代号表示焊接技术要求。

➢会根据结构的特点正确选择焊接接头的形式。

➢能识读和绘制简单焊接结构图样。

3.工作任务➢绘制焊接结构图样,并用国标焊接符号表示焊接技术要求。

模块一认识焊接结构模块二识读焊接符号模块三选择焊接接头形式项目二学习焊接应力、变形和断裂基本理论1.参考学时48学时。

2.学习目标➢能依据研究金属材料焊接应力和变形的若干假定正确理解焊接盈利和变形的产生原因。

➢能根据焊接接头的形式和焊缝类型分析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

➢能正确认识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会测定焊接残余应力、能计算简单结构的焊接变形量。

➢能从设计和工艺两方面制定预防、减小和消除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措施。

➢能正确理解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的能量理论、发生机制、影响因素、评定方法。

➢能制定防止焊接结构发生脆性断裂的工艺措施。

➢能正确理解焊接结构疲劳断裂的类型、特征及断裂力学机制。

➢能正确分析焊接结构疲劳断裂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防止疲劳断裂发生的工艺措施。

➢能正确理解焊接结构的应力腐蚀断裂的发生机理、评定指标和制定防止措施。

3.工作任务分析典型焊接结构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环境,制定生产全过程预防、减小和消除焊接应力和变形的设计和工艺措施,制定防止发生脆性断裂、疲劳断裂、应力腐蚀断裂的工艺方案。

模块一焊接残余应力模块二焊接残余变形模块三焊接结构的脆性断裂模块四焊接结构的疲劳断裂模块五焊接结构的应力腐蚀断裂项目三焊接结构零件的加工工艺1.参考学时32学时。

2.学习目标➢能正确认识焊接接头、结构的细节设计,养成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的习惯。

➢会进行焊接材料的校正、预处理、划线、放样和下料。

➢能正确识读焊接接头、结构图样。

➢会根据图纸要求进行焊接材料的成形。

➢能根据定位原理选择定位零件、装配工具、设备及量具,并采用正确方法进行装配。

➢会正确认识和使用变位机械和起吊运输设备。

3.工作任务➢绘制焊接结构图样。

➢简单焊接结构零件加工的划线、放样、下料和成形与装配模块一焊接结构的零件加工成形模块二焊接工艺评定模块三焊接结构零件的装配焊接项目四焊接结构生产1.参考学时32学时。

2.学习目标➢能正确进行焊接结构工艺性审查。

➢会编制焊接结构的加工工艺规程、撰写工艺文件。

➢能组织管理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过程。

3.工作任务➢根据图样对典型焊接结构进行工艺性审查。

➢制定典型焊接结构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工艺文件。

模块二焊接结构生产工艺规程制定1.参考学时10学时。

2.学习目标➢能正确安排焊接结构生产的各个环节。

➢能合理组织焊接结构生产的时间和空间。

➢会进行一般焊接结构生产车间的平面布置。

➢会组织焊接结构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

➢能懂得焊接结构生产的安全技术,会进行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

3.工作任务➢分析一般焊接结构生产的生产工艺过程,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

➢选择焊接方法和设备,对车间的设备配置进行选型。

➢选择焊接结构生产的安全技术,制定安全操作管理规程。

模块二焊接结构生产质量与安全管理八、课程评价方案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刚性分数评价与综合能力模糊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能力、工作方法能力、职业基本素养、社会能力等全方位评价,刚性评价权重0.6,模糊评价权重0.4。

具体评价方法为:1.刚性评价:期末卷面考试成绩(权重0.6)2.九、实施建议1.教材选用建议在教材的选用上,建议学生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焊接结构生产》,主编为赵岩。

授课时以该书思路为主线,将结合现代焊接结构生产理论、技术的发展成果,自编讲义,制作课件,以求向学生传递社会发展最前沿的理论与技术。

2.教学方法建议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特点,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开发实验实训课题,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能力。

实行工学交替、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以职业能力体系建构为导向的教学目的。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参考书:机械工艺出版社出版,贾安东主编《焊接结构与生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鲍勇祥主编《焊接结构》4.其它说明强烈要求学院尽快建设好焊接实训车间,同时进行必要的投入,在车间内建设工学一体化教室。

十、编制说明1. 本课程标准由机械教研室吴国富编制。

2. 执笔人:吴国富3. 审核人:黄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