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


年收入50000万以上,74%使用优惠卷 年收入40000-50000万,86%使用优惠 卷 年收入15000万,83%
垂直一体化作一种价格歧视的手段 前向一体化
案例: 原珠笔行业的价格变化: 1939:专利,1943年开始生产和销售。 (两家厂商)差异性创新(墨水保持时间增加)获利。 1945年价格:12.5¥(成本80美分) 1946年利润达到百万。 利润鼓励进入。但竞争对手的价格达19.98¥。4月后, 新进入价格15¥ 产品有所创新(笔可伸缩),价格25¥ 香港卖到75¥ 有公司置专利侵犯不顾,推出价格9.95¥ 进一步有新公司价格:3.85¥(成本6美分) 1946年12月:公司100家,价格2.98¥----1.69¥---0.88¥ 1948年 0.39¥。1951---0.19¥大量厂商亏本。
高级微设备公司控诉Inter运用市场力量迫使那 些正在使用高级微设备公司芯片的计算机生产 商继续使用Inter的芯片。高级微设备公司说 Inter1992年给未继续使Inter芯片的计算机厂商 发信,提及其一个专利,其涉及在运行多任务 的软件时候,一台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如何与 计算机协同工作。 Inter要求从每个芯片中加收 15-25¥专利使用费,收取对象只限于那些没 有使用Inter芯片的厂商。
案例:优惠卷的回扣。通过向部分的消费者提高回 扣。 营销研究发现:最有可能利用特别促销机会的人特 点:运输成本低、储藏空间大,对时间无所谓或 时间灵活的消费者。 1981年,优惠卷发放达到1000亿,1985达到2000 亿。1992,3000亿。 2.4%用于兑付(价值47亿美元)兑付率最高的是哪 些放在产品包的优惠卷(14%)和那些付在产品 包外面的优惠卷(13%) 直接邮寄的给消费者的优惠卷兑付率只有5.8% 最常用的优惠卷发送方式是独立的报纸插页73%
(一)非合作策略行为
1、满足两个条件: (1)优势:为获取竞争优势,先下手 为强。 (2)承诺:厂商要让对手相信,无论对 手如何反映,它将坚决执行预定策略。
2、掠夺性定价
定义:将价格定的低于成本以下。厂商通过承 担短期损失换取长期获利。 (1)实力相当厂商的掠夺: 难以成功:掠夺方将比竞争对手承受更 大的损失。 ------------回避掠夺: 途径之一:和老厂商的兼并。 途径之二:进入之前先获得一批订单。 途径之三:掠夺期内减产。
(2)一家厂商占优势下的掠夺
规模差别:
空间优势:
掠夺的法律标准
标准:一家厂商的定价低于其短期边际 成本 大多标准难以在实践中实施: 确定短期成本的数据很难获得。 还有其他因素会干扰检验标准,如怎样 区分促销行为?效率差异等。 经济学家建议:一家将另一家赶出市场 并重新提高价格是非法竞争。
标准石油公司形成:洛克非勒降低价格, 迫使小规模油厂破产,并将其收购。
(二)限制进入定价
老厂商将其价格和产出定在某一水平, 以至新厂商觉得无利可图。 当新厂商不断进入,主导厂商最好的对 策就是开始定一个高价,然后慢慢降价。
案例:芯片大战
Inter发明电脑用芯片。1991出现新的厂 家高级设备公司。 Inter马上作出提高芯 片生产销售的回应。 Inter价格从200¥---降到50¥。同年Inter Inter 200 --50 Inter 将产量扩张一倍。1992年价格319¥三 个季度后109¥。 一年以内, Inter价格下降75%,但还是 损失: 什么情况下厂商采取非合作性行为 可以从中收益? 什么情况下厂商采取合作性行为可以 从中收益?
策略性行为的定义
一家厂商为提高其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 响市场环境的行为总称。 市场环境指所有影响市场结果(价格、 数量、利润、福利)的要素,包括现存 和潜在竞争对手数目、竞争对手和消费 者理念、技术、进入市场速度和成本等。
Chapter 11
价格歧视
非统一定价的普通形式有那些? 实施价格歧视要具备什么必要条件? 价格歧视的福利效果。
(一)非统一定价的普通形式 两段收费 数量折扣 搭配销售 质量歧视
(二)价格歧视的动机与条件
利润最大化 价格歧视的几个条件: ①厂商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 ②推断消费者支付意愿。 ③有能力阻止或限制产品从高价到低价。
(三)降低生产成本的投资 (四)提高对手的成本。 1、直接方式:诽谤、间谍、扰乱市场信息。 2、借助政府干预对手。 3、互补产品的匹配制约竞争对手。 4、提高转换成本、工资或其他投入品价格。
案例:1993年英国航空公司在法庭承认运 用肮脏手段竞争,为此支付了250万¥来 平息小公司所提起的诽谤诉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