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民族2、种族3、民族同化4、民族问题5、民族平等6、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7、民族主义8、民族区域自治 9.民族风俗习惯10、宗教 11、民族观二、判断并改错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仅回答某一具体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问题,也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的问题。
()2、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四大要素的核心要素。
()3、同一种族可以分属不同民族,但同一民族不能分属不同种族。
()4、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
()5、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
()6、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一般只在两个民族之间进行。
()7、一切民族问题都可视为阶级问题。
()8、消灭了阶级便消除了民族问题。
()9、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应和民主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10、民族观是一个民族的观念,没有阶级性。
()11、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民族观就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
()12、要实现民族自主,就必须保证每个民族有自己单独的国家。
()13、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坚持本国利益至上。
()1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15.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
()16.“散居少数民族”是指居住在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
()17.自治机关只能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
( )18.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19.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不尊重这个民族。
()20.文字是语言产生的基础。
()21.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56种语言()22.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就是语言不平等。
()23、风俗习惯具有世代传承之特点。
()24、风俗习惯之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
()25、风俗习惯主要来源于宗教。
()26、风俗习惯对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27、消灭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28、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教徒可按自己的信仰干任何事情。
()29、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程度上。
()30、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已区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31、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32、解放前,彝族还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
()三、选择题1、目前,我国有 ( ) 个民族。
A、 56B、 75C、 400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 ) 一书中提出了“三个过渡”的理论。
A 、《神圣家族》B 、《德意志意识形态》C 、《论波兰》3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 C 、列宁4 、 ( ) 阐述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应区分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A、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5、 ( ) 指出了在资本主义时代民族发展的两个趋向。
A、列宁 B 、周恩来 C 、斯大林6 、 ( ) 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
A、列宁 B 、斯大林 C 、毛泽东7、《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作者是 ( )A、邓小平B、刘少奇 C 、毛泽东8、民族理论所回答的问题是()A、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B、某一具体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C.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9、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有()。
A.民族差异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C、阶级问题的影响 D、国家政策的影响10、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民族平等包括()。
A.一切民族平等 B、一切民族的一切权利平等C、消灭阶级D、社会主义国家应帮助弱小民族达到事实上平等11、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 B、团结 C、民族文化自治12、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主要表现为()。
A、地方民族主义B、大汉族主义C、大民族主义D、种族歧视13、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族人口最多。
A、壮B、古C、回D、满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年颁布的。
A、1979B、1952C、1984D、195615、建立和实施民族区域内治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祖国统一 B.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充分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 D.普遍建立自治地方16、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的级别主要是()。
A.盟旗 B.自治区C.自治州 D.自治县17、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按照()的顺序组成。
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 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 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 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18、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协 C.自治地方的统战部 D.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19、、自治机关民族化的核心任务是()A、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B、巩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 C、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教事业 D、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20、我国少数民族中通用汉语的民族主要有()族。
A.满 B.回 C.畲 D.土家21、“泼水节”是()族的传统节日。
A.京 B.壮 C.傣 D.苗22、“天葬”是()族通行的葬俗。
A.蒙古 B.鄂伦春 C.藏 D.羌23、风俗习惯的特点有()A.民族性 B.社会性 C.历史的连续性 D.相对的稳定性24、我国以下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族。
A.维吾尔 B.回 C.东乡 D.保安25、我国以下少数民族中,信仰佛教的有()族。
A.傣 B.蒙古 C.畲 D.藏26、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有()A.自然崇拜 B.图腾崇拜 C.祖先崇拜 D.各种巫术27、我国宗教信仰的特点是()。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全民性28、区分宗教与迷信的标准是()。
A.有无系统理论 B.有无宗教组织 C.有无规范化的礼仪 D.是否具有传承性29、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消亡的前提有()。
A.消灭剥削制度和私有制 B.发展生产力、普及科学技术C.克服认识上的盲目性 D.克服认识上的主观性30、在旧中国,封建领主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有()。
A.藏B.傣C.彝D.佤31、政教合一的制度曾在()族中实行。
A.蒙古B.回C.藏D.哈尼32、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方针是()A.慎重稳进B.积极慎重C.实事求是D.一切从实际出发33、民族最初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即()形成的。
A.奴隶社会末期 B.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末期34、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问题的性质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经济矛盾35、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A、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间的关系B、经济问题C、发达与落后的关系36、平等是团结的()团结是平等的() A、前提条件 B、基础结果C、来源结果37、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A、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B、分散C、聚居38、我国世居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是:A、四川B、广西C、云南39、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自治区。
A、广西壮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40、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压迫实质上是A.经济剥削B.阶级压迫C.民族歧视D.种族歧视41、在解决了民族压迫剥削的对抗性民族矛盾以后,( )成了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的民族问题。
A.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B.民族间不平等的问题C.阶级斗争问题D.社会稳定问题42、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初期阶段,一般来说,民族问题更多地侧重在()A.宗教信仰权利方面B.经济发展权利方面C.文化发展权利方面D.民族平等的政治权利方面4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 )A.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问题B.发展繁荣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来逐步实现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问题C.民族之间的隔阂、歧视、冲突和斗争等不平等不团结的问题D.反对民族压迫剥削,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问题44、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向,关于这两个趋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
B.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
C.一个趋向是在帝国主义压迫和殖民地剥削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力求在政治上摆脱帝国主义束缚而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D.另一个趋向是因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它力求使各民族在经济上彼此接近45、在认识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上,应注意( )A.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指在政治上、法律上获得平等权利以后,落后民族在实际上不能充分享受这种平等权利的现象(是受自身发展程度的限制)。
B.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是剥削制度社会长期历史遗留下来的,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
C.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民族差别所造成的。
D.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将会永远存在。
46、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的内容。
A.社会性B.经济性C.政治性D.民族性47、在不同民族个别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涉及到对对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歧视、侮辱问题,那么,这种联系就构成()问题。
A.民族关系B.经济关系C.政治关系D.以上都不正确48、关于民族关系的内涵正确的是 ( )A.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B.涉及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C.涉及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力和利益D.涉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49、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民族干部的配备的具体要求是()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B.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中,要合理配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50、截止目前,实行自治的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A.64% 75%B.75% 64%C、60% 75%D、75% 60%四、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关于()和()发展规律的论述。
2、民族理论不回答()民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问题,只回答()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问题。
3、民族同化有两种情形,一是( ) ,二是( ) 。
4、从()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
5、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 )。
6、平等是团结的( ) ,团结是平等的( ) 。
7、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表现是( ) 和( ) 。
8、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
9、我国世居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