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理与价值 课堂教案

真理与价值 课堂教案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课堂教案
一、人类实践活动所遵循的真理原则
1:真理的定义及特点
2:人类活动的真理原则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人类实践活动所遵循的价值原则
1:价值的定义及特点
2:合理的价值评价
3:人类活动的价值原则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引入真理和价值的概念,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人类进行的实践活动都要遵循这两个原则。

1:真理的定义及其特点
通过休谟,贝克莱,康德,柏拉图,黑格尔,等哲学家们所说的话去了解真理的定义,再通过哲学史上人们对于真理探讨的过程,从圣人之言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进行讲解并让同学们领悟到真理探讨过程的艰难。

真理的定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通俗的说,真理就是人们对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规则的认知成果。

2:真理的特点: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这一点体现出真理的客观性。

但是因为真理是人们大脑思维的产物,所以形式上是主观的。

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

承认客观的既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

”---------列宁
“对自然界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恩格斯
通过哲学家的话去领悟加理解真理的绝对性。

再具体的、通俗点解释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性的。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既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又是辩证统一的。

通过中医和西医的研究方法这个例子,去帮助同学们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再采用图形去展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关系,利用图形的优势,让同学们加深印象及其理解(详细图形见PPtT10-11张)
一、真理与谬误
既然有真理就一定会有谬误,与真理相对的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反映
二者的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区别:二者泾渭分明,相互对立
联系:
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任何真理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

二、真理检验的标准
首先通过历史上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的过程进行了解,人权、权威、有用,到最后的实践。

并通过“三人为虎”示例引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认识是否符合,因而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主观认识的领域中去寻找,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认识的对象,也不能直接回答认识是否与其符合。

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是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实践。

再以图标的形式让同学们真正的理解这一问题(详见PPT第17张)。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拿到实践面前,并通过实践检验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不确定是指: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

四、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认识实践包括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

学习过真理之后,再对价值进行学习与探讨
价值及其特性: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们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应关系
通过图解示例解释价值这一概念不同于经济学上的价值
特性:主体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1:客观性: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2:主体性: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
3: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举例说明:梵高去世一年前写信给他的弟弟除了感谢弟弟又借钱给自己外,还大胆预言:“我敢对天发誓,我的那副画《向日葵》值500法郎。

1987年,日本按天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3390万美元在佳士得拍下了此画。

20多年过去了,一副几英尺的油画换一架波音747一点都不稀奇
4: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面性和全面性。

举例子去帮助大家理解多维性,例如“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这曾经是成功人士的象征,而今,人们再也不想背着一堆电子产品出门了,拥有一部能够玩转于掌间而且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新的选择。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的含义:人们的价值评价活动,就是主体从自身需求出发,揭示客观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把握客体的价值的一种认识活动
特点: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联系
第三: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举三鹿奶粉事件这一例子反映的价值评价特点,便于理解。

价值评价的功能、价值观、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均以图解和具体事例或者故事进行课堂讲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带动同学们的兴趣,多与同学们互动,讨论。

达到让同学们能够真正理解有关概念的目的,并且能够将生活中的常见事例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进行解释。

--------商英本一班常乐小组教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