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支付与结算》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主要阐述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发展、各种类型电子货币的特点,网上支付的方式、手段、性能特点及业务流程,网上支付工具的使用、网上支付涉及的相关协议和法律法规等。
同时介绍了网上金融机构、网上金融业务、网上银行模式、网上银行的形式、工作方式、服务内容及发展趋势等问题,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其重点应放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上支付的原理和业务流程、网络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项,了解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发展的最新动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以后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学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适应信息时代对电子商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的起源、掌握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基本模型;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对现代社会在文化、生产、生活及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电子支付工具等方面的基本业务与技术的特性、功能和流程,理解这些网上电子支付与结算的技术标准及其安全协议与管理特点;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与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理解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作用,网上电子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和相关的法律问题。
三、内容纲要项目一走进网上支付与结算1、参考学时10学时。
2、学习目标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的兴起和现状,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的条件。
掌握网上支付的概念、特征、种类、基本流程和基本模式。
掌握网上支付与传统支付优缺点的比较。
掌握网上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功能。
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理解电子货币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功能,了解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了解电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银行电子化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电子银行的系统构成,掌握银行电子化系统分类和系统特点。
掌握银行电子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了解银行电子化发展的现状、趋势和意义。
3、工作任务列举日常生活中传统支付的种类、网上支付与结算的例子。
分组讨论网上支付与传统支付优缺点。
图示网上支付的基本流程。
电子货币的概念、分类、功能和特点的理解。
银行电子化系统分类和系统特点的掌握。
分组讨论传统货币和电子货币的区别。
项目二体验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系统1、参考学时20学时。
2、学习目标了解网上银行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理解网上银行的概念、特点、分类和优势。
掌握网上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网上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了解网上银行的系统结构,理解网上银行的风险与管理。
理解静态密码的概念、特点和安全性,掌握静态密码的申请程序和安全使用。
理解电子口令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电子口令卡的作用,掌握电子口令卡的申请程序、使用和日常的安全保管。
理解U盾的概念和特点,掌握U盾的作用和安全机制,掌握U盾的申请程序、安全使用和日常的维护和更新。
掌握静态密码、电子银行口令卡、U盾三者在适用客户、特点、安全机制及价格等方面的比较。
熟练掌握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的业务申办条件、申办程序和相关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的功能、交易规则和各项业务操作流程。
掌握客户数字证书的安装与使用。
了解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的功能差别。
3、工作任务分组讨论上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区别和联系。
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静态密码的申请使用。
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的申办、电子口令卡或U盾的申请。
静态密码、电子口令卡和U盾的正确安全使用。
安装个人网上银行安全控件,登录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查看个人网上银行的各项功能,并进行相关功能的实际操作。
登录工商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的演示版,查看企业网上银行的各项功能,并进行相关功能的实际操作。
对比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的功能差别。
项目三电子支付工具1、参考学时12学时。
2、学习目标了解银行卡的产生、发展和应用领域,掌握银行卡的分类。
掌握借记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概念,掌握这三者的区别。
掌握借记卡和信用卡的物理结构,理解信用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理解电子信用卡的分类和运作流程。
了解IC卡的起源和发展,掌握IC卡的分类,理解IC卡的使用模式。
理解智能卡的定义和应用特点,理解智能卡的网上支付模式。
理解电子现金的定义、属性、种类和特点,了解电子现金制作过程。
了解电子现金的网上支付模式,掌握电子现金的网上支付流程。
了解电子支票的产生,理解电子支票的定义、属性、优点和电子支票的安全解决手段。
掌握电子支票网上支付的两种模式,理解电子支票网上支付的特点。
理解电子钱包的定义和组成体系,掌握电子钱包网上支付的特点。
了解电子钱包的网上支付模式,掌握电子钱包的网上支付流程。
3、工作任务说明银行卡的分类方式及每种分类的类型。
描述借记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区别和联系。
说明信用卡物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以CyberCash为例,图示电子信用卡的运作流程。
智能卡网上支付模式的理解。
描述并图示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的网上支付流程。
项目四电子支付系统1、参考学时16学时。
2、学习目标掌握电子支付系统的一般模型、支付模式、分类,理解电子支付系统的功能目标和设计原则。
掌握ATM系统和POS系统的概念、网络结构、交易处理流程和安全保密措施。
理解电子汇兑系统的概念、特点和类型,掌握电子汇兑系统的运作模式。
理解SWIFT、CHIPS、FedWire、CNFN和CNAPS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掌握第三方支付的概念、特点、模式和支付流程。
了解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领域,理解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的功能,掌握这三者的注册步骤、各种功能的具体操作流程。
了解贝宝、网银在线、首信易支付、环讯、云网支付、银联电子支付平台、汇付天下等国内第三方支付网关的功能和特点。
掌握国外支付网关PayPal的功能和操作流程,了解Google Checkout的功能和特点。
3、工作任务使用ATM系统和POS系统,熟练掌握它们的交易处理流程。
列举现实生活中第三方支付的例子,描述并图示第三方支付的基本支付流程。
注册支付宝、财付通、快钱账户,熟悉其功能并能熟练操作各种业务处理流程。
注册PayPal账户,熟悉其功能并能熟练操作各种业务处理流程。
模块二: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发展现状项目五网上支付安全与法律问题1、参考学时26学时。
2、学习目标理解网上支付的安全需求和面临的安全问题。
掌握网上支付的安全策略的主要内容和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理解防火墙的概念,掌握防火墙的功能、组成、类型和优缺点。
理解私有/公有密钥加密技术的定义、应用原理和优缺点,掌握私有/公有密钥加密技术应用过程,掌握私有密钥加密技术和公有密钥加密技术的比较。
理解数字信封、数字摘要和数字签名的概念、应用原理、特点和应用过程。
理解SET/SSL协议的概念和提供的安全服务,掌握SET/SSL协议的运行步骤和体系结构,理解SET/SSL协议的安全措施,掌握SET协议和SSL协议的比较。
理解PKI协议的概念、功能和特征,掌握PKI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解PKI加密/签名原理。
理解数字证书的概念、工作原理、内容和有效性,了解数字证书的申请流程。
掌握CA 的概念和功能,理解CA的证书策略,掌握国内CA的分类和CA建设中的问题。
理解CFCA的目标、体系结构和证书种类,掌握CFCA证书功能和CFCA证书的申请审批下载流程。
了解国内和国际网上支付立法现状;理解网上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了解电子货币的法律问题;理解消费者权益和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理解网上支付纠纷解决的管辖权问题和法律适用。
3、工作任务讨论网上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法。
防火墙的安装、设置、使用。
凯撒密码的应用。
分析讨论私有密钥加密技术和公有密钥加密技术的优缺点。
图示SET协议的应用框架示意图。
SET协议和SSL协议的比较。
MyCA数字证书的注册、下载安装、查找、吊销。
案例分析:消费者权益和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案例分析:电子货币会带来哪些法律问题?八、实施建议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案例的选取要科学,具有可操作性。
教材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教学方法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要注意创设教育情景,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须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
开发相关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网络资源,特别要注重建立有关电子商务的实验室。
九、说明该课程标准中的全部项目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拓展性知识用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可不做考核要求。
本课程标准所列的总学时及项目学时为建议学时,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