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模具管理规定
一、为加强公司对工装、模具各环节的管理,保证工装、模具的正
常使用,确保生产顺利有序进行,防止工模具等乱投、随便处置及遗失等引起的资金浪费,特制订本办法。
二、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压力管道投制、使用的工装、模具管理。
三、职责
1、安装工艺责任师:负责开发压力管道的成套工装、模具或派生
产品所需的零星散件的投制与验收。
2、设备管理责任师:负责所有工装、模具的使用、标识、保管、
台账登记及盘存工作(包括外单位投制的本公司使用的工装、模具)
3、质量检验责任师:负责所有工装、模具加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和
验收。
4、焊接责任师:负责按照图纸要求制作工装、模具及零部件的具
体实施,未经设计者允许不得随意更改图纸。
5、财务科负责本单位投制的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工装、模具建
立台账帐薄进行管理,对外单位投制的所有工模夹具检具建立帐薄进行管理。
四、管理程序
(一)建立台账
1、设备管理责任师分别对所有工装、模具建立台账,台账具体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代号、价值、数量、设计人、公用标识、投入使
用日期、损坏报废日期、使用期限,对制作的工装、模具应及时上账,并将更新台账在公司内部网上告知相关人员,便于各部门查阅及了解。
2、财务科根据设备管理责任师完善的工装、模具台账,建立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工装、模具的初始台账帐薄。
新增工装、模具根据焊接责任师出具的“移交清单”上账。
(二)工装、模具的标识
设备管理责任师负责对所有工装、模具进行挂牌标识,标志牌上注明产品名称、代号、投入使用日期。
(三)工装、模具的投制
1、安装工艺责任师根据设备管理责任师网上发布的台账信息,综合考虑现有工装、模具的代用性,负责投制全新开发的成套工装、模具或派生产品所需的零星散件,全新开发的工模具等的投制须经总经理签批。
2、焊接责任师负责正常生产过程中更换的零星散件及成套的工装、模具(备份或损坏等原因需新投)的投制。
焊接责任师投制时安装工艺责任师根据现有工模具进行综合平衡,签批后方可投制。
(四)工装、模具的移交及验收
1、工装、模具制作完毕后,由焊接责任师出具移交清单,一式三联,其中一联交设备管理责任师做台账登记的依据,一联交财务科作台账登记依据,另一联自存留底。
清单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代号、数量、金额、完工日期、技术
状态确认。
2、新作模具的验证:原则上由安装工艺师、质量检验责任师和相关人员现场验证,焊接责任师必提供其监测数据合格单。
3、新制作的工模具等务必确保使用部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性能和数量。
(五)工装、模具的使用保管
1、设备管理责任师负责对工装、模具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检修。
2、质量责任师参与使用工装、模具的定期检测和校验。
3、对于长时间不用的工装、模具标识应清楚,并分类保存在专门的场所,定期清理维护。
(六)工装、模具的账务核对、盘存及报废处理
1、每季度设备管理责任师与财务科进行一次账务核对。
2、每年进行一次工装、模具盘点,安装工艺师牵头,焊接责任师、设备管理责任师参加,财务科监盘,要求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若出现帐帐不符,账物不符,按公司资产管理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3、工装、模具的报废(价值在1000元以上),由设备管理责任师提出申请,经安装工艺责任师确认,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报废,财务科并据此下账。
4、财务科负责编制工装具使用寿命表,根据台账记载,每年编制一次工模具使用情况分析表,分析使用周期、使用寿命、每件产品
摊销额,报经营管理责任师存查,用于产品的报价及成本控制和分析。
(七)、工装、模具使用寿命分析
质量检验责任师、设备管理责任师负责编制工装、模具使用寿命分析表。
根据台账记载及盘存结果,每年编制一次工模具使用情况分析表,分析使用周期、使用寿命、每件产品摊销额,经财务科审核后经营管理责任师存查,用于产品的报价及成本控制和分析。
五、本办法从2020年7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