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味品生产技术之03酱品生产技术概述

调味品生产技术之03酱品生产技术概述

• 1.拌合。 • 拌合是为蒸料做准备。 • 2.蒸料。
《调味品生产技术》
• (二)制曲
• 1.制曲的目的 • 2.制曲的方法
• (三)发酵
• 1. 传统酿制法 • 这是过去较多采用的方法,即高盐发酵的方式。 • 2. 速酿法 • 速酿法即保温发酵法,根据加盐水的方式不同又分为: • (1)一次加足盐水发酵法。 • (2)分次添加盐水发酵法。
果胶,加糖浓缩而制得的酱品。 • 2.蔬菜酱 • 蔬菜酱一般是以果菜类和根菜类为原料制作的酱品。 • 3.芝麻酱、花生酱 • 芝麻酱、花生酱是以花生、芝麻为主料制备的酱品。 • 4.肉酱、水产酱 • 肉酱是以各种畜禽肉为主要原料、水产酱是以水产鱼、虾等为主要原
料制备的酱品。
《调味品生产技术》
• (二)发酵酱
态颗粒状的产品。 • (4)酱的再制品 • 也称花色酱,是指在豆酱或面酱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的辅料后,形成的
众多花色品种。
《调味品生产技术》
• 2.按采用的曲分类。 • (1)曲法制酱 • 即传统制酱法,它的特点是把原料全部先制曲,然后再经发酵,直至
成熟而制得各种酱。 • (2)酶法制酱 • 是先用少量原料为培养基,纯粹培养特定的微生物,利用这些微生物
《调味品生产技术》
第二节 面酱生产技术
• 一、 曲法面酱的制作
• (一)工艺流程

曲精(或种曲 )
食盐 → 配制 → 澄清 → 加热



面粉 → 拌和 → 蒸熟 → 冷却 → 接种 → 培养 → 面糕曲 → 入发酵容器 → 酱醪 → 保温发酵
→ 成熟酱醪 → 磨细过筛 → 灭菌 → 成品
• (二)原料处理
《调味品生产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 一、酱品的起源与发展
• 酱品是我国及东南亚各国特有的调味品,主要包括以粮食 为主要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各种调味酱,以及以调味酱 为主体基质添加各种配料(如蔬菜、肉类、禽类)加工而 成的半固态酱类产品,主要包括甜面酱、豆酱、豆瓣酱等 ,还包括不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和没有经过发酵工艺酿制 而成的如辣椒酱、花生酱、芝麻酱等产品。
《调味品生产技术》
• (三)原料及其处理 • 1. 原料配比 • 2. 蒸料 • 3. 保温发酵 • (1)配料入缸 • (2)保温发酵 • (3)出酱 • 三、面酱成品质量(行业标准 SB/T10296—2009) • 1.感官特性(见教材表3-1) • 2.理化指标(见教材表3-2) • 3.卫生指标(见教材表3-3)
所分泌的酶来制酱。 • 3.按酱品发酵的方式类。 • (1)自然发酵法 • 发酵多采用天然晒露的方式,周期较长(多为半年以上),占地面积
较大,是我国传统的制酱方式,目前很多名优酱品仍然采用此法生产 。 • (2)速酿保温发酵法 • 采用人工保温措施控制在一定温度进行发酵,周期短(一般1个多月 ),占地面积小,不受季节限制,可长年生产。
• 二、原料处理
• (一)蚕豆选择 • (二)蚕豆去皮 • 1. 湿法去皮。 • 2. 干法去皮。 • 3. 干法去皮与湿法去皮的比较。
《调味品生产技术》
• 三、制曲
• 1.传统制曲 • 民间酿制豆瓣酱制豆瓣曲和豆瓣传统老法制豆瓣曲,采用
《调味品生产技术》
• (四)成品的后处理
• 1. 磨细及过筛
• 2. 灭菌防腐
• 3.包装
• 二、酶法面酱的制作
• (一)工艺流程
面粉→加水拌合→蒸料 →冷却→冷却面糕

制酱醅→保温发酵→磨酱→灭菌 →成品
AS3.951米曲霉麸曲

AS3.324甘薯曲霉麸曲→浸泡→压滤→粗酶液
• (二)粗酶液的提取 • 1. 菌种的选择 • 2. 粗酶液的提取
• 据考证,最初出现的酱是在殷商时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 肉类酱,以兽肉为原料制作的一般称为肉酱或肉醢;用鱼 肉制作的,称为鱼酱或鱼醢。
《调味品生产技术》
• 二、酱品的分类
• 酱品分为发酵酱和非发酵酱两大类。
• (一)非发酵酱
• 非发酵酱主要是以非粮食原料为主料、没有经过发酵工艺酿制的酱。 • 1.果酱 • 果酱是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去核、去皮等处理,煮软打酱,调整果酸
《调味品生产技术》
• (二)制曲 • 1. 种曲选择。 • 2. 接种。 • 3. 制曲培养。 • (三)发酵 • 操作方法如下: • 1. 入发酵容器、自然升温。 • 2. 第一次加盐水。 • 3. 酱醅保温发酵。 • 4. 第二次加盐水。 • 5. 发酵容器。
《调味品生产技术》
• 二、酶法大豆酱的制作
《调味品生产技术》
第三节 大豆酱生产技术
• 一、曲法大豆酱的制作
• (一)工艺流程
种曲、面粉 ↓
大豆 → 浸泡 → 蒸熟 → 冷却 → 混合接种 → 培养大曲 → 入发酵容器 → 自然升温 → 第一 次加盐水 → 酱醅保温发酵 → 加第二次盐水 → 翻酱 → 成品
• (二)原料与原料处理 • 1. 原料配比 • 2. 原料处理 • (1)洗豆、浸豆。 • (2)蒸豆。可用常压蒸豆,也可用加压蒸豆。
• 发酵酱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调味酱,以及以调味酱 为主体基质添加各种配料加工而成的酱类产品。
• 1.按制酱原料和制酱方法的不同分类。 • (1) 面酱 • 也称甜酱,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酱类。 • (2)豆酱 • 是以豆类为主要原料所做的酱。 • (3)豆豉 • 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制曲、发酵酿制而成的呈干态或半干
• (一)工艺流程
大豆 → 压扁 → 润水 → 蒸熟 → 冷却 → 熟豆片 → 拌合(加熟面粉、盐水、酒醪、 酶制剂)→ 混合制酱醅 → 保温发酵 → 成品
• 1. 原料配比。 • 2. 蒸料。 • 3. 酒醪制备。 • 4. 酶制剂制备。
• (二)制酱
• 1. 拌料入池。 • 2. 保温发酵。
• 三、大豆酱质量标准(GB/T24399—2009)
• 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卫生指标(见教材表3-4、3-5、3-6)。
《调味品生产技术》
第四节 豆瓣酱生产技术
• 一、工艺流程

面粉 种曲或曲精



蚕豆 → 去皮 → 豆瓣 → 浸泡 → 蒸熟 → 冷却 → 混合 → 接种 → 制曲 → 入池发酵
→ 自然升温 → 加第一次盐水 → 保温发酵 → 加第二次盐水 → 翻酱 → 蚕豆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