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 焦虑和应对策略
三、新弗洛伊德理论家有关焦虑的观点
• 许多新精神分析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吸收和修改 了弗洛伊德关于焦虑的观点。(例如,霍妮所描述的神
经症的应对方法据说是从尽力去减轻和免于焦虑发展而来。沙利文 视焦虑为其理论的基础。)
• 这些理论家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一些焦虑体验源 于无意识冲动的观念,但他们比弗洛伊德更加强 调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作用和文化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它是在觉察到真实世界的危险时作出的 反应。如被一个陌生人跟踪或从事故中死里逃生就会体 验到这种焦虑。在这种焦虑的例子中,我们能意识到使 我们产生焦虑的情感反应的情境。
• 神经质焦虑(neurotic anxiety)
• 道德焦虑(moral anxiety)
• 由于弗洛伊德对有意识的思维不是特别感 兴趣,他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神经质焦虑 和道德焦虑上。 •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为什么而 焦虑 • 当不受欢迎的本我冲动快要侵入意识的时 候,我们体验到神经质焦虑。它是导致自 我运用防御机制的那种焦虑。当本我违背 了超我的严格道德规范时,超我对这种情 况的反应是产生到的焦虑(内疚感)。
另一些研究者对应对策略的分类依据是这 个人努力应对的是问题本身,还是对问题 的情绪反应。 • 问题中心策略:直接关注问题,由此克服 焦虑。 • 情绪中心策略:通过减轻伴随问题带来的 情绪压力来缓解焦虑。
六、应对策略的效果
• 几乎所有的研究中,积极应对策略都要比回避策 略在帮助人们处理压力方面更有效。 (Suls&Flecher,1985) • 回避策略有可能在短时期内有效果,但这种策略 最多只是延缓了处理这些问题。研究表明不管回 避策略有多大的优势,但它可能局限于相对适度 的压力,或至少个体局部能控制的压力。 (Terry&Hynes,1988)
• 当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使用问题 中心策略优于情绪中心策略。(Solomon,
Aviteur&Mikulincer,1989)
• 当面临手足无措的情境,关注内心的情绪 中心策略则是比较有效的(Murray&Terry,
1999) • 不同类型的应对策略在不同的情境中起作用,应 对焦虑的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哪种策略, 这称为应对的灵活性。
谢谢!
焦虑和应对策略
一、焦虑的定义
• 焦虑的定义多种多样,并没有统一的和公 认的定义,但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它首 先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当你体验到 焦虑时,会感到担心、惊慌、害怕和恐惧。
二、弗洛伊德三种焦虑类型的划分
• 现实焦虑或客观焦虑(reality anxiety or objective anxiety)
4、关于焦虑症的最新研究。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 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 (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 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 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 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 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 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 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 所引起, 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 称。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与常人相比更多的采用消 极的应对方式, 极的应对方式,因此对焦虑症患者进行积极应 对方式指导可能有利于其症状缓解。 对方式指导可能有利于其症状缓解。 文献 5.pdf
(例如,沙利文认为,人和人可以通过同他人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来克服 焦虑,他称之为人际安全感。霍妮赞同无意识冲动经常引发焦虑,但大部 分还是因为无意识冲动及文化标准发生了冲突)
四、应对策略
• 心理学家把面临可察觉的威胁时处理焦虑 努力 称为应对策略。 • 人们面对一个危险情境时运用的策略的数量几乎 是无穷。 • 不是每个人都运用相同的应对策略去减轻焦虑。 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危险情境以后,我们每个人都 形成了一些自认为有用的应对策略。(应对风 格—一个人处理压力的一般方法。)
七、关于焦虑理论的最新研究
• 尽管大部分新弗洛伊德理论继续强调焦虑 的无意识源头的重要性,但近来的研究更 多的把重点放在人么为了降低或消除焦虑 而做得有意识的努力上。
1、子女特质焦虑和父母教养关系的研究 父母对子女过干涉、过保护、以及惩罚拒 绝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特质焦虑水平呈正相 关;而家庭的情感化,民主化趋势,情感 温暖、理解的因子与子女特质焦虑水平呈 负相关。 文献1.pdf 文献2.pd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应对策略的类型
• 1987年Holahan和Moos的研究,把不同的 应对策略分为积极地和消极的两类。 • 积极的应对策略包括个体采取行动来改善 情境的某些方面;涉及到对情境的积极思 考并努力的把事情做得更好。 • 回避应对策略的参与者是通过把引发焦虑 的情境排除在意识之外来处理他们的焦虑 的。
2、演讲焦虑的相关研究 演讲焦虑是指个体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时 产生的一系列焦虑现象。演讲焦虑在大学 生中表现较普遍。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演讲焦虑与惧怕否定 性评价显著相关,大学生惧怕否定性评价 心理较为普遍。 文献 3.pdf
3、社交焦虑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 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社交 焦虑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 总分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总分呈显著相关。 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的耐受性症状、戒断 症状、强迫上网症状、时间管理问题和人 际健康问题五个维度呈显著相关。 文献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