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5(场面调度)
二、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出自法语,原意是“摆在适当的位 置”,或“放在场景中”,开始是戏剧中的专用名词。 电影中的场面调度意指导演对画面的控制能力。 场面调度包括: 人物调度(画面内部的运动调度) 镜头调度(焦距、机位、镜头光轴变化等。)
场面调度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事实上包括了四 个不同的形式元素:
景框的比例: 普通银幕(早期电影):1.375:1 标准银幕(北美常用的比例,欧洲宽银幕的比 例是1.66:1):1.85:1 宽银幕(变形宽银幕):2.35:1 IMAX:1.44:1 数码IMAX:1.78:1
电影原画面
16:9电视画面
4:3电视画面
《赏金杀手》2.35:1宽银幕画面
4:3电视画面
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 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若再配以 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 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的对比,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 富多采。
二、场面调度
(一)景框
所谓景框(也称为画框),指分割银幕边缘和 电影院中黑暗部分的线,形成影片上的单元格画面。 境况内的空间,即是电影的世界,景框将电影与黑 暗影院中的真是世界区隔。
(8)利用虚实的对比突出主体,以小景深使主体清晰,使客体和背景模糊。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9)通过明暗影调的对比来突出主体。布光时以主体为主,用较强光线照明主 体,让环境较暗。
2、运用前景突出主体
(1)选择具有季节特征、地域特征的景物做前景,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前景来渲 染某种气氛或特征
2、运用前景突出主体
(2)选择框架式前景
2、运用前景突出主体
(3)选择具有对比、比喻和比拟效果的景物做前景。
2、运用前景突出主体
(4)不同的场合,前景的作用亦不相同。
3、运用背景突出主体
(1)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主体。
3、运用背景突出主体
(2)加大背景与主体在影调上的对比。
3、运用背景突出主体
(3)用有特定内涵的背景突出主体。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4)利用色彩的对比来突出主体,比如红与绿、紫与黄、橙与青。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5)主体必须较完整,有动势,利用动与静的对比来吸引观众的视线。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6)客体的视线集中在主体上,就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7)利用逆光效果突出主体。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远、全、中、近、特 摄影机离对象越远,感情投入就越中立。
人物之间距离 亲密距离:50cm以内——特写或大特写 个人距离:50cm到一臂——中近景 社会距离:1.2~3.6m——中景或全景
公众距离:3.6m以外——远景或大远景
亲密距离:这种距离有人与人之间身体的爱、安慰 和温柔的关系。这种距离若被陌生人侵入,则会引起 怀疑或者敌意的反应。
景框的作用1
景框不同区域的不同象征意义:
A、中央——注意的焦点,最重要的部位 B、上部——象征权力、权威、精神信仰
B A
B
C、下部——象征服从、软弱、无力
D 、边缘 —— 不重要的、被忽视的、未知 的、可怕的意象 E 、景框外部 —— 常与黑暗、死亡、神秘 相连
D
C C
D
中央是景框的中心和重心
上方通常与权力、威望及具有上帝般品质的人相关
以镜头角度分,有平拍、仰拍、俯拍、升降拍及旋 转拍等形式。
场面调度的手法
1、纵深调度
即在多层次的空间中,充分运用演员调度的多种形 式,使演员的运动在透视关系上具有或近或远的动态感, 或在多层次的空间中配合富于变化的演员调度,充分运 用摄影机调度的多种运动形式,使镜头位置作纵深方向 (推或拉)的运动。这种调度可以利用透视关系的多 样变化,使人物和景物的形态获得强烈的造型表现力, 加强电影形像的三度空间感。
《精神病患者》(《惊魂记》) 作为悬念大事希区柯克的代表作品, 其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也是极为讲究, 他总是能够用画框所表现出来的景象 来满足观众偷窥的欲望,是观众与影 片之间形成“直接交流”,从而增强 影片的悬念感。
二、场面调度
(二)空间
空间是一项重要的沟通媒介,在电影中,空间 可以告诉我们角色的心理和社会关系。主角通常拥 有较大的空间,除非电影谈的是他的失势或对社会 的无能为力。简言之,权力、权威和主控性是有电 影的脉络和上下文来决定的。
方法: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2、运用前景突出主体 3、运用背景突出主体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1)利用主体的位置和客体、环境的指引突出主体。(列如:井字分割)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2)根据光学原理,靠近镜头的一方形象较大,利用大与小得对比来突出主体。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3)利用线条透视的汇聚作用,把主体放在消失点上,也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
距离的意义:
(1)安全的需要 (2)权利和等级的标识
(3)人物关系的象征
人物之间的距离可以告诉我们他们之间的关系
《美国丽人》的这幕场景告诉我们,这 个家庭一定出了问题,因为家庭成员彼此的 距离都不够亲密。
《钢的琴》里桂林和他的前妻,本是同 林鸟,已成分飞燕
个人距离:个人彼此间触碰得到,适合朋友与相识 之人,却不似爱人或家人般亲密。这种距离保持了各自 的隐私权,却不像亲密距离那样排斥别人。
社会距离:通常是非私人间的公事距离,或是社 会场合的距离,正式而友善,多半是三人以上的场合。 如果两个人的场合保持这种距离就很不礼貌,这种行 为也便是关系很冷淡。
前景: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景物。
中景:是画面的中心,一般是主体所处的位置。
背景:主体后面的景物。
前景或背景对中景有一个说明或限制的作用
窗棂、斜网可暗示主人公内心的激动或内心的分裂,也可能会有某 种限制、阻挠的意味
《破碎之花》
在心理上占主导性的人,占用的空间就要大
突出主体
主体的位置关系到画面的结构,并决定与客体和 环境的关系。主体在画面中是景物的结构中心,应占 据显著位置吸引观众的视线。因此要精简客体和背景, 使之烘托主体。
《让子弹飞》中用景框 让观众注意到黄四郎的金牙, 也让观众猜测到,此时的黄 四郎已经不是真正的黄四郎, 而是替身。
景框的作用3
景框能转换成许多隐喻
有些导演将之视为偷窥意向,如希区柯克。在他的众多影片中, 景框被当做“窗户”,方便观众偷窥角色的私人生活,如《精神病患 者》《后窗》都已这种偷窥母题为主。
1、 动作的安排 2、 布景与道具 3、 构图方式 4、 景框中事物被拍摄的方式
场面调度的主要内容
1、演员调度
横向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的左方或右方作横向运动。 正向或背向调度:演员正向或背向镜头运动。 斜向调度:演员向镜头的斜角方向作正向或背向运动。 向上或向下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上方或下方作反方向运
动。 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演员在镜头画面中向斜角方向作上 升或下降运动。 环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环形运动或围绕镜头位置作 环形运动。 无定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自由运动。
横向调度
正向或背向调度
斜向调度
环形调度
场面调度的主要内容
2、摄影机调度 以运动形式分,有推、拉、摇、跟、移、升、降; 以镜头位置分,有正拍、反拍、侧拍等形式;
二、场面调度
(三)距离
距离关系是场面调度中角色之间的距离关系, 以及摄影机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在固定空间内的有 机关系,可以因外在环境如天气、噪音及光线而改 变人的空间关系。
人类学家爱德华 · 霍尔将人类使用的距离关系 分为四种:亲密的、个人的、公众的、社会的。
距离的种类
(1)人物之间距离
பைடு நூலகம்
(2)摄影机与人物距离——景别
有种景框外的空间,是导演有意设置的情景。这种景框外的空间,会 有一种神秘感,对于这部恐怖片来说,会增加观众的心理压力
景框的作用2
从美学上来说,景框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景框亦有 负担选择的功能:
感性的导演会同时重视景框内外的事物。基本上,景框是 从众多混乱的现实中选择部分给观众看,所以它是一种“孤立 凸显”的技法,能使导演引导观众注意可能被忽略的事物。
场面调度的手法
2、重复调度
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重复出现。虽然 镜头调度有些变动,但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重复出现。 在一部影片中,这种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 的重复出现,会引发观众的联想,使他们在比较之中, 领会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涵义,从而增强剧情的感人力 量。
场面调度的手法
3、对比调度
主体 、陪体 、环境
主体:画面内容和结构的中心,以主体为中心 来安排、配置画面的其他部分。 陪体:画面中与主体构成一定关系的对象,起 修饰和映衬主体的作用。也可以在画面中不出现, 而是存在于画面外的空间中。 环境:主体、陪体的活动空间。一般后景、前 景多为环境,中景多为主体和陪体
前景、中景、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