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

乞巧
嫦娥
[生字学习]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烛 (zhú) (蜡烛)
晓 (xiǎo) (破晓)
[字词理解]
1.乞巧: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又名七夕。
2.今宵:这天晚上。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qǐBiblioteka 乞xiāo巧
林杰
xiāo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 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 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 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


xiāo

林杰
xiāo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句理解】
七夕今宵看碧霄
今夜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 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来到户外观看 碧蓝的天空。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zhú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xiǎo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 的烛影, • 银河渐渐疏落,启明 星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 了灵药,
• 眼望着碧海青天,夜 夜心情孤寂。

林杰
xiāo xiāo
看碧霄, 渡河桥。 望秋月, 几万条。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zhú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xiǎo
[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858) 唐代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称 “小李杜”。其诗风与 杜甫更为接近。
[感情朗读]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句理解】
牵牛织女渡河桥
那长长的银河间两颗特别耀 眼的星星,分明是牛郎织女在鹊 桥上相会了。
【诗句理解】
家家乞巧望秋月
家家户户都仰望着秋夜的月 亮,那么虔诚地向织女求取智慧 和巧手。
【诗句理解】
穿尽红丝几万条
不惜在针眼里穿了一条又一 条的红丝线,还是不厌其烦。


七夕 牵牛 家家 穿尽 今宵 织女 乞巧 红丝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 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 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 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 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 最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