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学设计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学设计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古代冶炼、纺织、陶瓷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通过梳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分析公私手工业的消长,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手工业的发展演变进程;通过具体史实引导学生归纳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中华民族高超的手工业技艺,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古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冶金技术、制瓷业、丝织业的基本史实;古代手工业产生与发展概况及主要经营形态;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音乐(《青花瓷》),并阅读这段文字:
材料:青花瓷,色泽清新,纹饰优美,意境深远。

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一件件瓷器,就是一个个故事。

它浸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也走出了国门,影响了世界。

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让国人自豪,让世界尊敬。

猜一猜这是在形容什么器物呢?
【引出青花瓷,并展示图片】
青花瓷能够在中国古代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正是因为我国古代手工业技艺高超,那么我国古代手工业是怎么发展的,有哪些成就,又有那些特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教学过程】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就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手工业?
【利用课文题目解释】
手工业离不开手,也就是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现在,让我们来参观博物馆,认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首先,我们参观第一个展馆:金属冶炼馆。

1.冶金业
①青铜
我们知道,原始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接着就进入青铜时代,那青铜时代起源于什么时候呢?
青铜时代从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一直延续了将近15个世纪。

人们主要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比如这些盛酒器。

【展示四幅商代盛酒器图片】
还有制作成武器兵器比如
【展示四幅斧剑戈刀兵器图】
再来看这件西周的周宜壶,这也是一件盛酒器。

你们看它纹饰精美多样,上面还有凤的纹饰,大家猜一猜这件文物现在值多少钱呢?其实周宜壶本来是一对的,现在一件在壹北故宫博物馆,另
一件辗转收藏于民间,要是两件能够凑齐肯定价值连城。

由此从前面的展品可见青铜冶炼在商周已相当成熟。

②钢铁
人类的智慧不会停留在青铜上,春秋时期开始了冶铁炼钢。

人们是用含碳量来对钢铁进行分类,比如你们课本方框里的块炼铁和生铁,块炼铁含碳量低太软;生铁含碳量高,比较硬但是脆,所以用块炼铁多次接触炭火提高含碳量成为块炼钢,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利用生铁融化灌入熟铁制成刚,这种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展示四幅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大家看第四件展品“铁双镰范”,这是一件农具,所以铁制品的广泛运用特别是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冶铁炼钢离不开燃料的使用,如图中煤在哪个朝代开始作为燃料的?汉代开始用来冶铁,北宋普及。

而在煤之前春秋开始用木炭做燃料,在煤之后南宋末年用什么冶铁?焦炭,而且在明朝流行开来。

焦炭的发明和使用去到欧洲,対冶铁业乃至工业革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示五幅冶铁和煤的相关图片】
③燃料
2.纺织业
①丝织
参观完金属冶炼馆我们将来到下一个展馆。

衣食住行排在最前面的是“衣”衣服的制成就离不开纺织,我国纺织业最开始是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展示嫘祖图片和材料】
材料:《史记》记载: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

丝织技术的出现追溯到源头就一定要提到一个人物,就是上古时期的嫘祖。

嫘祖是皇帝的妃子,当其他女人无意中发现产卵却不知道是什么时,嫘祖发现产卵上缠着一根根白色的丝线,说你们立大功了,经过昼夜研究,嫘祖带领她们开始养蚕缫丝。

商代就有花纹如此丰富的丝织品,像右边这件展品,羊图案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而且造型形象生动。

【展示两幅商代布品】
丝织工艺到西周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甚至发展到汉代我国被称为“丝国”,因为丝绸能够远销到欧洲。

这件西汉的“素纱襌衣”就非常有名,被形容为“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外国人看到西汉人身上穿着这种衣服会感叹这件衣服这么薄,其实她已经穿着好几件了,可见技术之精湛超前。

而像汉代的文锦也相当出彩,因为花纹丰富而且很有规律,做工精美颜色绚丽。

【展示三幅汉代织品】
而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丝织技术叫“缂丝”,那什么是缂丝技术呢?其实缂丝技术就是纵线是单色丝,纬线是彩色丝,在需要彩色的地方就穿插彩色纬线,这是“通经断纬”的织法,所以就能织出这般好看的山水鸟兽画了。

【展示四幅“缂丝”织品和材料】
材料:缂丝也称“刻丝”。

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织造时单色经线贯穿始终,各种彩丝制成纬线,沿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使图案一块块盘织出来,纬线不贯穿全幅的织品。

②棉纺织
除了丝织业,课本提到宋末元初,棉纺织业兴起,那为什么棉纺织业不是和丝织业一起发展起来的而是到宋末元初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棉花才迅速传播到内地,也就是以前大家对棉花并不熟悉就更别说利用起来织布,只有棉花得到广泛种植和研究才有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而棉纺织技术的改进离不开一个人,就是黄道婆。

她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能同时纺三根纱,大大提高了效率。

而先进技术的推广又使得苏州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展示图片和材料】
材料:宋末元初,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黄道婆将她从海南黎族那里学来的纺织技术加以革新,推广了“捍、弹、纺、织之具”,使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

思考:明代棉布取代麻、丝成为人们主要衣料的原因是什么?
答:棉花种植面积广;棉布质优价廉、柔软舒适;制棉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推广……
3.陶瓷业
①陶器
陶器发明于新石器时代,黑陶又黑又薄,白陶熠熠生辉,彩陶颜色繁多。

【展示五幅陶器图片】
东汉出现青瓷,南北朝技术得到突破,发明了白瓷,白瓷颜色非常干净,几乎没有杂质。

【展示青瓷、白瓷图片】
唐朝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普通百姓家里瓷器是很常见的。

【展示唐朝瓷器图片】
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发展出了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展示名窑瓷器图片】
元朝开始进入“彩瓷时代”,比较出名的就是青花瓷和釉里红
【展示青花瓷、釉里红瓷器图片】
明代比较出名的是五彩瓷和斗彩
【展示明代瓷器图片】
清代有色泽非常艳丽的珐琅彩和粉彩
【展示清代瓷器图片】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特点发展状况影响评价
官营手工业官服统一管
理;从征役
制到雇募制
皇家私用,
官家专用,
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

西周至明代
前期,一直
居主导地位
1.优势:
2.不足:
专业私营手工业唐以前是家
庭小作坊
明中后期出
现雇佣劳动
关系
产品进入市
场,生产规模
日益扩大
春秋战国出
现,
明代中叶以
后占据主导
地位。

促进商品经济的
发展,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
家庭手工业个体农户的
副业
自己消费
交纳赋税
少进入市场
春秋出现;
一直存在与
社会经济生
活中
稳定小农经济,
但技术落后、生
产分散,妨碍市
场发育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材料四则】
材料一:
1.是农业的补充,受农业限制,但与农业相互促进。

材料二:古代中国的“世界名片”
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着中国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的时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

使用中国丝绸,成了一种时尚……
直到15世纪,瓷器(china)在欧洲还是稀世珍宝,17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洲,价格高于黄金。

2.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

材料三:
3.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并存。

材料四:明朝中后期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

4.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补充:
5.手工业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6.规模大、分工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课堂小结】知识框架整理
【课堂练习】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代表部门的成就
1.冶炼业
①青铜
②钢铁
2.纺织业
①丝织
②棉纺织
3.陶瓷业
①陶器
②瓷器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形态
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完成《导学同步》第4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