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2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根据凯夫斯的分类,这些静态优势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知识资产优势
(1) 技术优势。
(2) 资金优势。
(3) 组织管理优势。
(4) 原材料优势。
2.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理论贡献
1.理论贡献
(1)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 (2)提出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区别。 (3)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4)把资本国际流动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为其
(4)垄断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物质生产部门跨国投资的地理布局。
(二)内部化理论
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论文中提出了内部化 理论的雏形,后称为“科斯定理”,主要研究了交易 成本,他将市场成本分为四类:
➢ 寻找和确定合适的贸易价格的活动成本; ➢ 确定合同签约人责任的成本; ➢ 接受这种合同有关的风险成本; ➢ 对从事市场贸易所支付的交易成本。
1.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国际直接投资。
市场不完全竞争表现为四个方面: (1) 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2)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3) 规模经济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4) 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2.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垄断优势理论的优势要素分析
纳克斯的理论
基本观点 – 资本跨国流动最直接的动机是利润,而且是产业资本 的利润 – 引起跨国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产业资本
局限性 – 只解释为通过借贷而进行跨国资本流动 – 没有把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区分开来
在纳克斯之后,麦克道格尔和肯普采用几何图,根据资本 收益率差别引起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来解释国际直接投 资的发生及其福利效果,是资本流动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 论。
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 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 济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 ,是这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而跨国企业 的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1)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经 营目标不变;
(2)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促使厂商对外投资建立企业 间的内部市场,以替代外部市场;
(3)企业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就形成了跨国公司。
市场内部化的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实现条件
1.市场内部化的动因。
(1)防止技术优势的流失。 (2)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 (3)对规模经济的追求。 (4)利用内部转移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规避外汇管制、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国际间接投资理论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早期国际投资理论 西方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进展
一、早期国际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理论研究,是纳克斯发表于1933年的 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的论文。纳克斯认为,资本 的国际流动主要是由国家之间利息率差别引起的,而资本利 息率的差别又主要是由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资本总是由利息率低的国家流向利息率高的国家,从而打破 各国原有的资本供求关系,导致利息率的逆向变动,引起资 本的往复运动,最终达到资本供求的国际平衡。
理论或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是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Stephan Hymer)于1960年在他的博
士论文中首先提出的。
这一理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
进行有效的竞争,并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海默认为,一个企业之 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 ,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国际 生产体系逐步形成。西方的经济学家不满足于海默、 维农的特殊投资模型。他们从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 交换机制的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市场“内部化”理
论(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Theory) 。
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雷丁大学 的经济学家巴克雷和卡森首先于1960年在《跨国公司
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理论贡献
2.理论局限性
(1)缺乏动态分析。
(2)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 接投资,而不是通过出口或技术许可证的转让来获取利益。
(3)该理沦虽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发达国家 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作了很好的理论阐述,但它无法解释自20世 纪60年代后期以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的许多并无垄断优势的 中小企业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和在怎样 的情况下,到国外投资是一种比出口产品和转让许可 证更为有利的经营方式。后来,经济学家罗格曼、吉
狄、杨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由来及其含义
所谓市场内部化,是指由于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为 了其自身利益,以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以及由于 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 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本来应在外 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 形成一个内部市场。也就是说,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 投资和一体化经营,采用行政管理方式将外部市场内部 化。
麦克道格尔和肯普的理论
局限性 – 仍然没有区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 没有阐明资本流动的方式; – 没有谈及投资者 – 没有提及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二、西方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
(一)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又称所有权优势
逃税等目的。
2.市场内部化条件。
从内部化的成本来看,它主要包括: (1)通讯成本 (2)管理成本 (3)国际风险成本 (4)规模经济损失成本
市场内部化的动因和实现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