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系统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系统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系统组长:龚宇辉组员:张逸茂王崇宇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国际手机支付发展较早,以日韩和欧美两大阵营为主。

日韩主要为运营商主导模式,商用规模最大。

欧洲和北美起步早,发展缓慢。

国内各参与方对手机支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主的移动运营商。

以中国银联为代表的银行业。

以捷银、快钱、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摘要:银联作为国内唯一的卡组织,有责任推动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基于银行卡账户,联合各商业银行。

依托手机、互联网、电话等非面对面交易渠道设计并创造出多种支付模式。

本文介绍了银联移动支付的背景和中国银联移动支付的一些优势,详述了中国银联移动支付的标准(13.56M)和安全性。

中国银联也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手付通。

最后对中国银联移动支付发展的目标和前景做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字:银联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标准;SIMpass®; 13.56M频率;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手付通一、银联移动支付背景中国银联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推出核心产品银联手机支付,不仅能够与移动电子商务业务过程很好地衔接,还具备便捷、安全、经济的优势。

手机支付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主要的结算方式。

目前中国银联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它具有政策合规,技术一流、业务安全的基本支付能力。

银联在产业中的特殊枢纽地位注定了其可以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坚实保障。

”二、中国银联移动支付四大优势(一)是远程支付功能更加强大。

银行卡网上银行所具备的所有支付功能,如转账、消费、查询等都能实现。

(二)是支付服务更加全面。

在商户使用时,银联手机支付等同于一般的刷卡消费,不仅支持小额支付,而且支持大额支付。

(三)是商户受理环境不断完善。

为全面加快手机支付的发展,中国银联与相关各方正大力推进银联卡商户POS终端支持非接触支付业务的改造。

(四)是技术支持安全可靠。

银联手机支付以金融安全标准为基础,交易信息传输采用国际最先进、最安全的加密技术,如手机遗失,只需妥善保护交易密码,并及时挂失,可确保个人银行账户安全。

三、中国银联移动支付系统标准2010年6月8日,中国国际智能卡与RFID博览会现场,中国银联在其展台上展出了先进的手机支付方案,该方案使用了握奇数据提供的SIMpass®技术。

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首任组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胡启立工业及信息化部相关领导参观银联展台并亲身体验了握奇SIMpass®手机支付应用的便捷。

S IMpass®基于13.56M频率,已被中国电信列为手机支付统一标准,并分别被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用于北京一卡通和杭州市民卡手机支付项目,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成熟、可商用的手机支付方案。

13.56M通讯频率是目前世界上非接触支付应用最广泛的频率,支持该频率的卡片发行多达20亿张。

中国的二代身份证和很多城市的公交、城市一卡通都是使用这种频率实现非接触刷卡。

同时,这个频率也是金融机构唯一认可的可进行非接触金融支付的频率。

其他微波频段从通讯距离、通信安全性等方面,目前尚未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

此次中国银联展出SIMpass®,体现了其坚持13.56M频率的决心。

至此,手机支付产业链中关键的参与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银联均已采用13.56M 标准。

中国移动并未完全放弃其长期坚持的2.4G,但是据中国移动研究院高级项目主管黄更生在2010移动支付论坛上表示,“我们用2.4G并没有排斥13.56,我们POS机现在是双卡POS都可以使用……中国移动也有望在不久转向13.56M。

13.56M通讯频率是目前世界上非接触支付应用最广泛的频率,支持该频率的卡片发行多达20亿张。

中国的二代身份证和很多城市的公交、城市一卡通都是使用这种频率实现非接触刷卡。

同时,这个频率也是金融机构唯一认可的可进行非接触金融支付的频率。

其他微波频段从通讯距离、通信安全性等方面,目前尚未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

再从产业链各方的支持力度来说,13.56M兼容性强,在多行业应用融合上颇具优势,因为无需对现有终端做大的改动所以被业界普遍看好,有望成为中国统一的手机支付标准。

手机支付产业链条涉及到电信、金融、交通等多个利益方,涉及到手机厂家、智能卡及安全芯片厂商、受理终端厂商、系统集成商、科研院所等各方,要促成合作,首要的前提便是统一支付标准。

2010年5月18日,中国银联宣布联合18家商业银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两家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这也成为手机支付等移动金融支付领域第一个“巨无霸”团体。

移动支付产业联盟的目标是要“打通支付、通信、芯片、智能卡、电子等不同行业间的壁垒,共建一个平台”。

联盟各方将联合推广基于金融账户、采用ISO有关非接触通信的国际标准(13.56M)的智能卡手机支付业务。

13.56M作为手机支付标准被正式提上日程。

中国银联本身也开始联合三大运营商试水基于13.56M的手机支付项目。

比如2009年10月,中国银联与鄞州银行、宁波移动、握奇合作推出银联手机支付业务,通过将手机SIM卡与金融IC卡进行集成,使手机具备金融支付功能。

使用时,市民只需将手机放在商户POS机上,然后输入银行卡密码即可完成支付(1000元以下的小额消费交易根据市民设置,可无需输入密码)。

SIMpass®双界面SIM卡外形就是一张普通的手机卡,只是在卡上焊接了一根薄片状的感应天线。

将手机卡插入卡槽内之后,放入电池板,将感应天线翻折到电池上面,盖上后盖,就可以用手机刷卡消费了。

它基于SIM卡,需要电信运营商参与和寻求运营商的支持。

中国银联高调展示SIMpass®方案,也体现出银联并非打算“闭门造车”开运营商,而是希望积极寻求与电信运营商合作,避免有任何的行业垄断。

四、中国银联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在使消费者实现支付便利的同时,在安全性方面,银联手机支付业务使用了目前国际最先进、最安全的加密技术,与传统的银行卡相比更难破译,因而更加安全。

同时,手机如果遗失,也可像银行卡一样进行挂失以保证账户资金的安全,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作为中国银联手机支付业务的战略合作伙伴,成都中联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其领先的行业技术,将银联手机支付集成在手机客户端上。

以后通过手机,消费者就可轻松实现银行卡账户余额查询等金融类业务,实现水、电、煤气、移动、联通、电信等行业的缴费,实现主流游戏点卡等数字产品的购买、电影院线订票订座以及机票酒店的预定和支付,并可实现网上商城电子账单等的支付业务。

五、中国银联移动支付产品中银联新一代移动支付产品“手付通”开始着手加大产品渠道的铺设速度。

与以往不同,此次计划对合作伙伴的选择更为广泛,在要求实力和覆盖地区人口数的同时,为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加优惠、清晰的渠道政策。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市场试水,凭借强大的金融服务功能和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功能,“手付通”已迅速崛起成为国内移动支付行业中的领头羊。

其专业版的核心部件—“魔盾”,被称为“手机上的U盾”,不仅具备极高的安全级别,并且一块“魔盾”可以绑定多达十张不同银行的银行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在使用手机进行信用卡还款、卡卡转账、余额查询等金融服务时的需求。

配备魔盾的手付通专业版用户,其支付过程是直接与银行发生关联,因而无论是金融支付还是电子商务消费,其授信额度与所持银行卡完全一致。

这种纯信用化、高度自由的移动支付方式在国内为“手付通”所独有,并且有别于消费和支付受限的中间账户转付方式,因此受到了城市白领、企业主、媒体人、大户股民等消费旺盛人群的欢迎。

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支付运营商,“手付通”秉承专业公司的运营方针:注重研发和市场,销售环节则更多采取与渠道商合作的方式。

目前在迪信通、深发展、光大银行等网点,均设有与“手付通”合作的受理点,用户可现场办理魔盾的注册与开通手续。

随着市场持续升温,潜在用户急速扩容,中银联将着力于手机支付产品的推广,“手付通”希望有更多优质的代理公司加盟,共同分享新一代移动支付技术结出的市场硕果。

据“手付通”业务负责人介绍,由于后台与中国银联的网络对接,开通机具也由中国银联提供,因此加盟“手付通”存在一定的门槛。

公司信誉良好,员工品质优秀,自身略具IT和电子商务领域的技术水平,有一定数量的实体门店等,都是手付通考察合作伙伴时的重要因素。

“渠道商必须保证“手付通”的品质,安全性、优质化、方便性等领先优势不能随着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而有任何衰减。

” 这位负责人表示,“与公司招募精英人才一样,“手付通”将给予合作伙伴高额的回报,并且在技术培训,产品供货,销售结算等诸多方面,提供超出市场普遍水平的帮助。

我们期待共赢市场的局面和效果。

”六、中国银联移动支付发展的目标和前景银联移动支付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满足客户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对于先进支付结算方式的需求,并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内涵、便捷安全的支付手段。

中国银联把这一目标分解为三个更为具体的目标。

第一,客户能够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

通过一部支付手机,不仅可以在快餐、交通、高速公路等场合快速完成支付过程,还可以随时享受公共事业缴费、还款、转账、商旅等便民服务,涵盖了从手机互联网到现场应用领域的各种服务功能。

第二,为人民群众带来更便利的生活体验。

手机支付随时、随地的特性可以将传统的支付结算服务无限延伸,城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自助缴费从而免除了在营业厅排队办理业务的烦恼,农村及边远地区用户更不用担心各类营业网点不足的问题,并享受与城市用户同样的便捷服务。

第三,为移动电子商务产业提供更加安全的支付保障。

通过内置芯片的计算能力和先进的加密安全体系,能够有效防范各类潜在的攻击侵害,使用户无论在何种场所完成支付,都得到更加安全的支付保障。

中国银联为了实现在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目标,围绕现场和远程支付服务进行了相应的规划。

第一是将建立全国统一的运营平台。

目前银联总公司基本确定采用中联信通的平台形成银联手机远程支付服务的统一门户,不仅将现有各方独立发展手机支付的门户进行集约化管理,统一了产品品牌和服务质量,更能够以不同的交互界面(数据短信菜单、WAP网站、客户端软件)服务各层次的客户群,并有效开展应用和用户的管理,此项功能的实现将保持银联手机支付的远程应用门户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主流门户之一。

第二是丰富银联移动电子商务商圈,不仅要整合各地便民、金融理财、网上商城等资源,还要有效进行商户管理、商品快速上架等功能。

第三是进一步完善政策监管,加强产业指引。

银联将配合人民银行协调工信部,在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方面出台工作指引和相关指导意见,对下阶段移动支付产业乃至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有据可依,实现规范性、统一性发展。

从产业的角度对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做出清晰的界定,对涉及行业准入和金融安全的移动支付领域有效利用现有金融体系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