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感觉器官习题

生理学感觉器官习题

第九章感觉器官【习题】一、名词解释1. 感受器2. 感觉器官3. 近点4. 瞳孔对光反射5. 视力6. 视野7. 明适应8. 暗适应9. 眼震颤 10. 听阈二、填空题1. 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2. 眼是视觉的 _____ ,其适宜刺激是波长为 _____ 的电磁波。

3. 眼的折光系统由透明的 _____ 、 _____ 、 _____ 和 _____ 组成。

4. 视觉是由 _____ 、 _____ 和 _____ 的共同活动完成的。

5. 眼的调节主要靠 __ __ 的改变、 _____ 和 _____ ,以上三者合称视近调节的三重反应。

6. 睫状肌受 _____ 纤维支配,当视近物时睫状肌 _____ 晶状体 _____ ,因而折光力。

7. 非正视眼包括 _____ 、 _____ 和 _____ 三种,可分别用 _____ 、 _____ 和矫正。

8.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 _____ 处,而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 _____ 部。

9. 明适应时间 _____ ,而暗适应时间相对 _____ 。

10. 夜盲症是由于 _____ 缺乏,而引起 _____ 减少所致。

11. 颜色辨别是由 _____ 完成的。

12. 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 _____ 。

13. 具有感受色光功能的是 _____ 系统,而只具有区别明暗功能的是 _____ 系统。

14. 远视眼时,远处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 _____ ,近处光线则聚焦于视网膜之。

15. 晶状体弹性减弱,则眼的调节能力 _____ ,近点变 _____ 。

16. 只在白昼活动的动物,其视网膜中的感觉细胞主要是 _____ ;只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则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主要是 _____ 。

17. 听觉器官由 _____ 、 _____ 和 _____ 三部分所组成。

18. 听骨链硬化可导致 _____ 性耳聋,耳蜗病变将导致 _____ 性耳聋。

19. 球囊和椭圆囊的适宜刺激是 _____ 运动,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 _____ 运动。

20. 耳蜗 _____ 部主要感受高频声波,耳蜗 _____ 部则主要感受低频声波。

21. 声波刺激引起耳蜗产生 _____ 电位,再由它引起听神经兴奋。

22. 感音性耳聋的 _____ 导与 _____ 导同样受损。

三、判断题1. 远视眼的近点较远。

( )2. 视近物时瞳孔缩小,此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

( )3. 晶状体形状的改变是一种神经反射。

( )4. 当悬韧带放松时可使晶状体曲度增大。

( )5. 暗适应实际上是眼对光敏感性逐渐提高的过程,主要与视锥细胞中感光色素的合成增加有关。

( )6. 阿托品可使瞳孔扩大。

( )7. 缺乏维生素 A 将引起色盲。

( )8. 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

( )9. 散光眼是指平行光线不能同时聚焦于视网膜的非正视眼。

( )10.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正常人的视野一般鼻侧较大,颞侧较小。

( )11. 耳蜗微音器电位的频率与波形和刺激音的频率与波形完全相同。

( )12. 把震动着的音叉置于颅骨中线处,患耳感觉声音更响,说明是传音性耳聋。

( )13. 人体在匀速旋转过程中,半规管受刺激,引起机体产生反应。

( )四、各项选择题( 一 ) 单项选择1. 当感受器受刺激时,刺激虽在持续,但其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 ( )A. 抑制B. 疲劳C. 适应D. 衰减传导2. 视近物时,眼的调节不会出现 ( )A. 晶状体变凸B. 瞳孔缩小C. 双眼会聚D. 眼轴变短3. 使近处物体发出的辐散光线能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的功能,称为 ( )A. 角膜反射B. 视轴会聚反射C. 瞳孔对光反射D. 眼的调节4. 当睫状肌收缩时可使 ( )A. 角膜曲度增大B. 瞳孔缩小C. 晶状体曲度减小D. 晶状体曲度增大5. 眼处于静息状态时能够形成清晰视觉的眼前物体最远之点为 ( )A. 焦点B. 远点C. 主点D. 节点6. 对近视眼的错误叙述有 ( )A. 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所致B. 近点较正常眼近C. 因折光系统的折光力超过正常所致D. 远点移远7. 对远视眼的错误叙述有 ( )A. 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所致B. 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C. 看远物时需要调节D. 近点移远8. 凸透镜适用于 ( )A. 近视眼视远物B. 远视眼视近物C. 散光眼D. 青光眼9. 圆柱镜适用于 ( )A. 近视眼B. 老花眼C. 远视眼D. 散光眼10. 缺乏某种视锥细胞时,可能导致 ( )A. 夜盲症B. 色盲C. 色弱D. 青光眼11. 对暗光敏感的视杆细胞位于 ( )A. 视神经乳头B. 黄斑C. 视网膜周边部D. 视网膜中央凹12. 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 ( )A. 瞳孔近反射B. 瞳孔对光反射C. 角膜反射D. 幅辏反射13. 对三种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颜色是 ( )A. 红、蓝、紫B. 红、黄、黑C. 红、绿、蓝D. 红、黄、蓝14. 颜色视野范围最小的是 ( )A. 绿色B. 黄色C. 红色D. 蓝色15. 与暗适应无关的过程是 ( )A. 从亮处进入暗处B. 视网膜对光的敏感性逐渐升高C.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D. 视紫红质的浓度逐渐降低16. 听觉的感受器是 ( )A. 耳蜗螺旋器B. 内淋巴与蜗管C. 外淋巴与卵圆窗D. 鼓膜与听骨链17. 耳廓和外耳道的主要作用在于 ( )A. 传音作用和增压作用B. 集音作用和共鸣作用C. 感音换能作用D. 对声音信息只有整合作用18. 与声波传导无关的结构是 ( )A. 鼓膜B. 听小骨与卵圆窗C. 内耳淋巴D. 膜半规管19. 听骨链的主要功能是 ( )A. 集音作用B. 共鸣作用C. 增压效应D. 减压效应20. 听阈是指刚能引起听觉的 ( )A. 某一频率的最大振动强度B. 任何频率的最大振动强度C. 某一频率的最小振动强度D. 某一频率的中等振动强度21. 正常人耳所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是 ( )A.16 ~ 2 000HzB.16 ~ 20 000HzC.0 ~ 16HzD.3 000 ~ 6 000Hz22. 连接中耳和咽部的管道是 ( )A. 蜗管B. 咽鼓管C. 前庭阶D. 鼓阶23. 鼓膜穿孔将引起 ( )A. 感音性耳聋B. 传音性耳聋C. 神经性耳聋D. 骨传导减弱24. 前庭器官传入冲动所引起的效应中,错误的有 ( )A. 位置觉与运动觉B. 听觉C. 眼震D. 植物性反应25. 关于微音器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其波形、频率与声波相同B. 其幅度随音强加强而加大C. 它是由毛细胞产生的D. 在听神经变性时它即消失26. 声音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 ( )A. 外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B. 外耳→鼓膜→听小骨→圆窗→内耳C. 外耳→鼓室空气→圆窗→内耳D. 颅骨→内耳27. 关于眼的折光异常,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近视眼在无调节时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B. 近视眼视近物时可不戴眼镜C. 远视眼视远物时不需眼的调节D. 散光眼不同平面的光线焦距不同28. 有关感觉细胞中的感光物质,下述错误的是 ( )A. 视紫红质在光照时分解B. 视黄醛是维生素 A 的衍生物C.11- 顺型视黄醛在暗处转变为全反型视黄醛D. 视锥细胞所含感光色素分三种29. 关于耳蜗对声音的初步分析,下述错误的是 ( )A. 引起基底膜的振动,在传向耳蜗顶部的过程中振幅加大B. 声音越强,基底膜振动传向顶部越远C. 声音越强,被兴奋的听神经纤维数越多D. 声音越强,听神经动作电位的频率越大30. 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 ( )A. 角加速运动B. 角减速运动C. 角匀速运动D. 直线变速运动( 二 ) 多项选择1. 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前者的 ( )A. 近点变远B. 近点变近C. 远点变近D. 远点变远E. 远点不变2. 关于视近物时晶状体的调节过程,错误的有 ( )A. 睫状肌收缩B. 睫状小带被拉紧C. 晶状体曲率减少D. 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增强E. 将近处辐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3. 视杆细胞的特点是 ( )A. 感受弱光B. 对物体的分辨力强C. 不能感受色光D. 与色盲的发生有关E. 密集于视网膜中央凹4. 双眼视觉的特点是 ( )A. 扩大视野B. 扩大生理盲点C. 形成立体视觉D. 增强明适应E. 不利于判断物体的距离5. 颜色视野的特点是 ( )A. 红色最大B. 红色最小C. 白色最大D. 绿色最小E. 蓝色最小6. 临床上较多见的色盲是 ( )A. 红色盲B. 黄色盲C. 绿色盲D. 蓝色盲E. 全色盲7. 传音性耳聋是 ( )A. 多由外耳道或中耳病变引起B. 多由耳蜗病变引起C. 气导大于骨导D. 骨导大于气导E. 气导与骨导均受损8. 瞳孔近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 )A. 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B. 增加进入眼内的光线量C. 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D. 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E. 使视网膜上形成更清晰的像9. 眼的视近调节过程包括 ( )A. 瞳孔缩小B. 瞳孔扩大C. 晶状体变凸D. 视轴会聚E. 眼裂增大10. 老花眼 ( )A. 视远物不清B. 视近物不清C. 看远物和正常眼无异D. 主要为眼球前后径改变E. 晶状体弹性降低五、简述题1. 简述眼的视近调节。

2. 简述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分布与功能。

3. 何谓听觉的行波学说 ?4. 何谓微音器电位 ? 有何特点 ?5. 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指分布在体表、内脏和组织结构中,能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

2.有一些感受器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有利于感受的附属装置,通常将这些感受器及其附属装置称为感觉器官。

3.人眼作充分调节时,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近点。

4.随照射视网膜光线的强弱而出现瞳孔大小的改变,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5.又称视敏度,指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

一般以眼能分辨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衡量标准。

6.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7.从黑暗处初到强光下时,起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后才恢复视觉,这一过程称为明适应。

8.当人从亮处进入黑暗的环境,最初任何物体都看不清楚,经过一段时间后,能逐渐看清暗处物体,这一过程为暗适应。

9.旋转刺激除引起机体各部肌紧张变化、植物性反应外,还会出现眼球运动。

眼球发生不随意的颤动称为眼震颤。

10.指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音强度。

用以衡量听力的好坏。

二、填空题1.视杆细胞视锥细胞2.外部感受器官 370~740 nm3.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4.眼视神经视觉中枢5.晶状体曲率半径瞳孔缩小双眼视轴会聚6.动眼神经副交感收缩变凸增强7.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凹透镜凸透镜圆柱透镜8.中央凹周边9.较短较长10.维生素A 视紫红质11.视锥细胞12.中脑顶盖前区13.视锥视杆14.上后15.减弱远16.视锥细胞视杆细胞17.外耳中耳内耳18.传音感音19.直线变速旋转变速20.底顶21.微音器22.气骨三、判断题1.√2.Χ3.√4.√5.Χ6.√7.Χ8.√9.√ 10.Χ 11.√ 12.√ 13.Χ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C2.D3.D4.D5.B6.D7.B8.B9.D 10.B 11.C 12.B 13.C 14.A 15.D 16.A 17.B 18.D 19.C 20.C 21.B22.B 23.B 24.B 25.D 26.A 27.C 28.C 29.B 30.D(二)多项选择1.BC2.BC3.AC4.AC5.CD6.AC7.AD8.ACE9.ACD 10.BCE五、简述题1.眼的视近调节包括以下三方面:①晶状体调节:视近物时,通过反射使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放松,晶状体变凸,从而使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增加,将近处的辐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