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概念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 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 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
在致残致死的心血管疾病中,75%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以冠 心病和卒中为主)。
Contents
1
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现状
——2004年全球52个国家参与的interheart研究
高血压 1.6亿
吸烟 3.5亿
被动吸烟 血脂异常 糖尿病
肥胖
5.4亿 1.6亿 4000万 6000万
超重 2亿
——2002《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
Contents
1
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现状
2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
3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
300mg/d,食用油<25g/d。 ❖ 饮水量至少1200ml/d。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
❖ 戒烟是避免心血管病死亡最经济、最有效的干预措施。 ❖ 无戒烟干预的吸烟者每年戒烟率平均只有3%,应用戒烟药物可使戒
烟成功率提高2 ~4倍。 ❖ 医生的行为干预对戒烟有明确作用:3min以内的戒烟咨询使戒烟成
功率增加1.3倍;3 ~10min增加1.6倍; > 10min增加2.3倍。 ❖ WHO推荐的一类戒烟药物包括:尼古丁替代治疗、盐酸安非他酮和
伐尼克兰(畅沛)。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规律运动
❖ 体育锻炼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和 体重以及改善心血管功能实现。
❖ 建议BMI维持在18.5 ~ 23.9kg/ ㎡,腰围控制在男 ≤ 90cm、女≤ 85cm。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平衡
❖ 我国“初发心肌梗死研究”显示心理压力水平和6个月内负性生活事 件对AMI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36.03%和14.83%。
2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
3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
4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特殊人群
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现状
❖ 美国一级预防获益——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0 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50%,其中危险因素控制 的贡献率最大:
项目 胆固醇水平
收缩压 吸烟量
下降程度 0.34mml/L 5.1mmHg
❖ 推荐每周至少5天、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 有氧运动(包括快步走、慢跑、游泳、爬山、各种球 类运动等),即相当于快走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
❖ 研究发现BMI在22.5 ~25.0kg/ ㎡病死率最低, BMI >25.0 kg/ ㎡后,每增加5kg/ ㎡,总病死率增 加30%。
❖ C-IMT为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独立预测指标。 C-IMT 每增加0.1mm,MI的危险性增加11%。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PWV
❖ PWV:反应动脉僵硬度的早期敏感指标,是动脉硬化性 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多采用测定颈动脉-股动脉PWV(cf PWV )和肱-踝 动脉PWV(ba PWV )。
建议:
❖ 40岁以上个体应至少每5年进行1次危险评估。 ❖ 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年龄(男性大于45岁、
女性大于55岁)、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胆固醇 或低HDL-C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 的个体,应每年进行1次危险评估。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ABI
❖ ABI——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 比值,小于0.90为异常。其阳性预测值为90%,总准确 率为98%,目前被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危人群的常 规筛查项目之一。
11.7%
对死亡率下降的贡献(%) 24 20 12
vs.二级预防和康复的贡献率——11%;三级预防——9%;血运重建——5%。
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现状
❖ 目前我国新发卒中200万人/年,死亡100多万 人/年;现患卒中700万人
❖ 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年,现患心肌梗死200万 人 ——《2007年中国心血管病年报》
ABI值 意义
≤0.4
0.4~0.9 0.9~1.3
>1.3
血流严重减 血流减少 少
正常
下肢动脉僵 硬度增加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C-IMT
❖ C-IMT:采用高频B型超声探头测定的颈动脉腔-内膜界 面与中膜-外膜界面之间的距离。
❖ 取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远侧壁1.0~1.5cm无斑块处测 量。
❖ 以C-IMT≥0.9mm确定为内中膜增厚(2003年欧洲高血 压治疗指南)。
4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特殊人群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
一个工具
心血管发病风险评估模型 三个指标
ABI
C-IMT
PWV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评估表
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 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评估表
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 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评估表
项目
颈动脉-股动脉 PWV(cf PWV )
肱-踝动脉PWV (ba PWV )
正常值 <900mm/s
<1400mm/s
增大的意义 主动脉硬度增高
大动脉和外周动脉的 硬度增加
Contents
1
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现状
2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
3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特殊人群
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现状
——我国不同地区14组人群(共17 330人)进行的平均随访6.4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现状
8种已知的可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预测个体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危
险的把握度为90%,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 肥胖体型、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和精神紧张。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平衡膳食 合理饮食的目标
❖ 低盐:减少钠盐摄入(<5g/d)、增加钾盐摄入(≥4.7g/d)。 ❖ 富含水果和蔬菜:摄入蔬菜300~500g/d,水果200 ~400g/d
,谷类250 ~400g/d。 ❖ 低脂: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低于总热量的7%,胆固醇摄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