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安全生产
浸出器内更换刮板作业。这时在浸 出器里面还存有20多吨的混合油 ,分别由大豆油、溶剂等组成。由 于里面储存有易燃易爆的混合油, 不能通电,两人也没有带照明设备 ,借着外面光线,他们顺利地更换 其中3片有故障的刮板。大约在上 午10时30分,当他们要更换第4片 刮板时,爆炸突然发生,浸出器内 的氢汽油和易燃易爆溶剂,猛烈燃
豆粕打包房车间。正在进行豆粕打
包作业的车间人员使用不是防爆开 关的脚踏开关时产生明火,火灾瞬 间蔓延到浸出车间直至浸出器,造 成浸出器爆炸。 总结:根据自身 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强化生产与 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执 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对于发现的 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 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 整改,尽快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
鉴于国内法兰阀门质量问题,建议 左、右联接管线切断,或加 度过高时,人戴防毒面具,要 废水排放口、粕出口、 成品油出口、尾气出口, 选用法兰阀门压力规格要大一号, 封盲板隔离,不得带油、带 采取强制通风。
自动化要设计合理,自动化元件等 压作业,不得使检修部位的 4.浸出车间消溶严格消溶程序,如超标,要查清并处理。 自控装置要选择可靠质量。 火源(转热)与其它部位连 蒸汽吹扫要彻底,吹扫后要仔 7.石蜡回收系统的尾气
烧,瞬间淹没了整个车间。
物料和溶剂,进行分隔,对 件需要动火时,应移到安全地 5.浸出车间禁止带电检 处理清理段、棉籽剥壳段,检查集 其检测含溶量在低于爆炸极 方动火。动火完毕,彻底检查 修,更换电气和线路,在 灰和空气含灰量;在停机时清理地 限时,由专职安全员开出动 火情隐患并等一段时间后人方 断电处挂上“禁止合闸” 1.例行定时巡视输送设备通道、预 面和风管集灰,疏通除尘网路内灰 火令,动火时,安全员和保 可撒出现场。如电焊、风焊、 的警示牌。在溶剂浓度 尘如风管、刹克龙、除尘器、关风 安要带灭火器在场待命。 电炉、吸烟、照明,临时电源,大于0.5%的情况下, 器、排灰绞龙等。
设备安全
动火原则是:与溶剂、油品 在禁区使用电钻和机动车均属 禁止打开防爆电气设备。 2.浸出车间所有压力容器如浸出器、接触的设备、容器、管线、 于安全用火的管理范围。进入 6.经常巡检溶剂气释放 排水系统清理干净,把需要 地下溶剂库或平转浸出器内检 源如泵、管件、阀门、 塔等要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管理规定。明火检修设备部位与上、下、 修,应外面有人监护,溶剂浓 法兰的密封、进料口、 DTDC、蒸发器、热交换器、汽提
处理,入库的粕温应不大于
环境温度10℃,粕含水在 12%~13%。汽车进入厂区和 粕库需带阻火罩,厂区禁止 吸烟和夹带火种。 13.安装锅炉、水系统、蒸汽 管道必须由具有资质证书的 承包商做,锅炉安装调试完 毕经当地质检部门验收后使 用。锅炉在正常操作时要保 证进水质量,水处理的效果
动报警装置、溶剂检测仪,定
溶剂设备需要局部动火时,先排空 内可拆下的设备、部件和管
进无溶剂气的新鲜空气。
设备安全
8.设备运行中经常检查下列情况: 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进出料是否正 12.浸出粕的残溶量经引爆实 验合格后进粕库,否则特殊
有未引爆的雷管。
14.安全员和保安主管定期对 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检查 消防器材如软水带、喷嘴、自
■棉酚
棉籽中含有约 1%棉酚, 榨油时部分转入棉籽毛油中, 常用棉酚含量超标的棉籽油会得 “烧热病”, 感到疲倦, 乏力, 四肢无劲, 丧失劳动力, 并经常头痛, 男性丧失生育能力。 我国规定棉籽油中游 离棉酚含量不得超过 0.02%。
■黄曲霉毒素
油料特别是花生、 棉籽等在生长、 收获、 储运过程中易霉变, 造成黄曲霉毒素污染。 霉花生制油时, 10%~20%的黄曲霉毒素会进入毛油中 。 霉变花生毛油中的黄曲霉毒素甚至高达 800μ g / kg, 为国 家标准 (20μ g / kg)的40多倍。
禁启动或关闭开关,以免出现
电弧而引起爆炸,先用蒸汽冲 洗设备、地面和低凹处或死角, 通汽时间要充足,蒸汽压力应 在0.4MPa, 排出的溶剂蒸汽应回收;如果 局部发生火花或高温、燃烧时 要用灭火器并切断主电源,使 用灭火器。
料;在突然停水时关闭蒸汽总阀门
同时排空所有设备内部蒸汽,停止 向浸出车间送料,停止所有循环泵,
器、汽提塔泵,混合油留在
设备内部,待来水后开机。 3.突然停汽。供热蒸汽不稳定 或降压低于0.6MPa时要停止 浸出车间进料;用残余热量脱 出DTDC粕中的溶剂慢慢排空 <关停新鲜溶剂泵;关停混合 油出口泵;把第"蒸发器内的混 合油全部泵入汽提塔循环, 油合格后泵出;关闭整个蒸 汽喷射泵的真空阀门和各泵
的进出口阀门,力求设备保
持负压状态。
产品安全
不安 全因 素
1
2 3
油料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1.转基因油料 2.棉酚 3.黄曲霉毒素
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溶剂残留 2.加工助剂 3.反式脂肪酸 4.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和氯丙醇脂肪酸酯
油料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转基因油料
虽然目前的植物油市场品种比较丰富, 但有相当多的大豆油、 菜籽油等是转基因油料生产的。 转基因油料 的最初目的是增加抗性 (抗虫、 抗除草剂等), 之后用于改良品质。 由于转基因生物体大多是通过基因技 术将抗虫、 抗除草剂、 抗病等基因导入而获得的, 因此, 在这些转基因植物中始终残留着不安全因素。 虽 然它的不安全因素在目前研究资料中, 还未证实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但是究竟会不会对人体产生积累 性影响尚无定论。 自 20 世纪末出现转基因产品以来, 有关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争执不休的问题 。 为此, 我国 2003年颁布的食用油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 让消费者有更多的知情权和 选择权。 由于转基因大豆的蛋白和脂肪的含量都高于非转基因大豆, 且价格低廉, 这就使大批的转基因大 豆等油料进入我国, 给植物油市场带来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
浸出油厂在生产中使用的
1
2
目录
自我安全意识 遵守安全法规
溶剂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 质。所以,浸出油厂就存 在着较大的火灾和爆炸的 危险。因此浸出油厂建筑 设计、设备和电气设计、 安装、生产操作等必须遵 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技术法规。全面贯彻“
3
设备安全
4
5
总结
产品安全
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
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油料从生长的土壤和施用的肥料中吸收铅、 汞、 镉、砷等重金属以
及其他有害物, 油料生长过程中为防治病虫害、 草害而施用的各种 农药、 除草剂, 在油料生长、储运过程中受到多氯联苯、 二恶英等 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3,4-苯并芘 (BaP) 等多环芳烃的污染。 其中多氯联苯、 二恶英、 多环芳烃及很多种农药是脂溶性物质,这 些污染物在制油时部分转入油中, 造成食用油的污染。欧盟法规 (EC) No 1881 / 2006 规定动物油脂中二恶英总量不超过 3.0pg / g, 植物油中不超过 0.75pg / g; 我国还没有相关规 定。 我国规定油脂中 BaP 的限量是 10μ g / kg,而欧盟法规 (EC) No 208 / 2005 规定的限量为 2.0μ g / kg。目前我国仅对油料 中乙酰甲胺磷等 63 种农药制定了限量标准。
能存在的问题是超量和超范围使用, 可能会有潜在
的危害, 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标准规定进 行添加。现在常用的抗氧化剂有 TBHQ 和天然维生 素 E 等。
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在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等加工油脂, 和以它们为原料制造的食品中以及在反刍动物的肉和脂肪中所含的具有反式双键特有 结构的脂肪酸的总称。 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对人不利的低密度胆固醇, 减少对人有利的高密度胆固醇。 大量摄取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 动脉硬化、 心脏疾病的危险, 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 丹麦 2003年开始禁止反式酸超过 2%的油品上市, 是最早立法的国家, 接着 加拿大、 澳大利亚、 美国和巴西等国家也相继建立法规, 并开始在食品标签中标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WHO / FAO 建议, 反式 脂肪酸的摄取量应在日均总能量的 1%以下。反式脂肪酸多存在于氢化油中, 但在脱臭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反式酸。 油脂加工过程中脱
通,经防爆实验合格后用火。 细测定残溶,如阀门、管道弯 出口管位置要与电气控 报警器,在溶剂泄露时不得使用非 停电或消防器材不到位、报 头、阀件、浸出器的死角、铁 制室的进新鲜空气管口 的位置分开,进空气管要 防爆工具。在浸出车间、粕库等含 警系统不好不得动火;禁区 锈和残积料。 3.浸出车间配移动式溶剂蒸汽检测
剂油 (主要成 分为正己烷) 作为油脂浸出溶剂。 正己烷影 响中枢神经系统及运动神经细胞作用, 属有害 物, 故浸出毛油须经脱溶、脱臭等工序处理, 严格控制其含量。 精炼油通过脱臭处理, 一
加工助剂
油脂精炼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和脱蜡等工 艺步骤,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要加入加工助剂如脱胶 剂、强碱、酸性白土、助滤剂和抗氧化剂等。由于 油脂加工中使用了加工助剂, 它可能带来食用油脂 的安全问题。加工助剂的主要危害是重金属。 油脂 精炼中要使用磷酸或柠檬酸、 氢氧化钠、 活性白 土及助滤剂硅藻土等,这些助剂中通常存在微量重 金属如铅、镉、汞和砷等,但在精炼食用油中残留 量极微。另外一个方面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 有一 些厂商使用非食品级的加工助剂来进行油脂加工, 存在着相当的安全隐患。允许使用的抗氧化剂都有 允许添加量, 在允许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 但可
常?工艺指示控制仪表和电气仪表
是否正常?出品是否合格. 9.脱溶锅真空循环水池。如果浸出 毛油含溶过高,则循环水池上层全 是溶剂,要设法回收进行分水。 10.废白土如果太干燥,在温度高 时因含油多容易自燃,可送入浸出 器随物料浸出其残油,或送出厂另 行处理。 11.北方地区的浸出厂在停产期, 要把车间设备内溶剂和水全部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