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物代谢
第一部分概述
药物代谢定义:指在酶的作用下将药物(通常是非极性分子)转变为极性分子,再通过人体的正常系统排除体外。
药物的生物转化(Drug Biotransformation)
转化在体内酶的作用下进行
代谢的意义:能把外源性的物质(Xenobiolic),进行化学处理
—包括药物和毒物
—失活,并使排出体外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机体发展出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避免机体受到毒物的伤害
代谢反应的分类:官能团化反应—第Ⅰ相反应(Phase Ⅰ)
结合反应—第Ⅱ相反应(Phase Ⅱ)
官能团化反应:是体内的酶对药物分子进行氧化、还原、水解等化学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使药物分子暴露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和巯基等,使代谢产
物的极性增大,利于结合反应
结合反应:将第一相中药物产生的极性基团,在酶的作用下,与体内的内源性的小分子成分(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盐、某些氨基酸等)结合,(以酯、酰胺或苷的方式)生成
极性大,易溶于水和易排出体外的结合物,可通过肾脏经尿排出体外
药物代谢:有较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的包括: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毒性;给药剂量,给药方式,药物作用的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第二部分:药物代谢的酶
一、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s)
主要的药物代谢酶系,其催化的总反应是:
代谢的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及其它肝脏外组织的内质网中;主要是通过活化分子氧,是其中一个氧原子和有机物分子结合,同时将另一个氧原子还原成水,从而在有机药物的分子中引入氧;CYP-450属于体内的氧化还原酶系,除了催化上述氧化反应外,还能将含重氮和硝基的药物还原成芳香伯胺;CYP-450是一组酶的总称,由许多同工酶和亚型酶组成。
二、还原酶系
主要是催化药物在体内进行还原反应(包括得到电子,加氢反应,脱氧反应)的酶系,通常是使药物结构中的羰基转变为羟基,将含氮化合物还原成胺类,便于进入第Ⅱ相的结合反应而排出体外;另一个重要的酶系是醛酮还原酶:一方面催化醛、酮还原成醇,另一方面也会使醇脱氢生成醛、酮。
三、过氧化物酶和其它单加氧酶
以过氧化物作为氧的来源,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电子转移,通常是对杂原子进行氧化和1.4-二氢吡啶的芳构化;其他的过氧化酶还有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过氧化氢酶及水过氧物酶。
四、水解酶
主要参与羧酸酯和酰胺类药物的代谢,这些非特定的水解酶大多数存在于血浆、肝、肾和肠中,因此大部分酯和酰胺类药物在这些部位发生水解;包括酯酶,胆碱酯酶及许多丝氨酸内肽酯酶;通常酰胺类化合物比脂类化合物稳定而难水解,水解速度较慢,因此大部分
酰胺类药物是以原型从尿中排除。
第三部分第Ⅰ相的生物转化
是官能团化反应,是在体内多种酶系的催化下,对药物分子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原有的官能团的过程。
一、氧化反应
包括失去电子、氧化反应、脱氢反应等;碳原子上形成羟基或羧基;氮、氧、硫原子上脱烃基或生成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药物代谢中最常见的反应—大多数药物都可能被氧化。
(一)芳环及碳-碳不饱和键的氧化
1.含芳环药物的代谢
主要是在CYP-450酶系催化下进行;引入羟基,得相应的酚类,发生在芳环的对位。
芳环氧化的历程
芳环取代基的影响:○1有吸电子取代基,羟基化反应就不易发生(芳环的电子云密度减小,
如含羧基的丙磺舒的苯环不被氧化);○2两个芳环存在,反应多发生在电子云密度较大的芳环上(地西泮的氧化代谢发生在5位的苯环上,得4-OH-地西泮,不发生在含氯取代的并合的苯环上)
○1○2
环氧化物与毒性:亲电反应性活泼的代谢中间体;可与DNA、RNA的亲核基团以共价键结合;对机体产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