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师范大学以学院教授委员会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南京师范大学以学院教授委员会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以学院教授委员会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缪建东
南京师范大学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把建立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和完善学院治理结构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突破口,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引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及其他各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把教授治学摆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位置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教授治学。

一是以教授委员会制度推进学校领导体制的完善。

建立学院教授委员会,健全学院党政管理、教授治学、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机制,为探索推进学校层面的教授治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以教授委员会制度推进教授治学的落实。

赋予教授在学科建设、学术管理等治学事项方面的决策权,吸引教授参与到“治学”中来,形成学科学术方面教授“说了算”的制度氛围,推动教授治学落到实处。

二、积极组织推行学院教授委员会试点工作
我校被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校以来,进一步加大在学院开展教授委员会试点的力度。

一是明确教授委员会的组织设置。

二是明确教授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三是完善教授委员会的议事规则。

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力图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通过选举产生教授委员会,解决了学术机构产生的程序合法性;二是真正赋予教授委员会决策职责,解决了学术机构实体上的合法性;三是完善教授委员会议事规则,解决了学术机构议事制度的合法性。

三、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11年10月学校出台《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全面推进学院教授委员会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全校推广学院教授委员会试点经验,目前已初见成效。

一是试点学院的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学院逐步形成教授委员会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二是教授治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各学院学术氛围焕然一新,地科院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学科建成国家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院主持了包括国家“973”、“863”在内的一批高级别科研项目,取得了既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又服务地方经济的“顶天立地”成果,学院先后获得了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国家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等几乎所有的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彰显了“教授抱团”激发出的巨大能量。

三是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科学发展。

学院教授委员会先后在学院制订“十二五”事业发展计划、一级学科学位点申报、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两年,学校获得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教学和科研成果在质和量上都得到较大提升,教学与科研创新团队、科研平台日益增多,层次与水平也越来越高。

2012年1月1日起,我国《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第31号令)正式施行,我校紧紧抓住制定章程的契机,将最能体现大学学术组织特性的“教授治学”作为核心中的核心,在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同时通过规范学校一级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的组织设置、职责权限、议事规则等,进一步推进教授治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步伐。

相关主题